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陶公有逸(yì)¹,不与常人俱²
译文: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
注释:¹逸兴:超逸豪迈的意兴。²俱:同。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筑台像半月,回向¹高城隅(yú)²
译文: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
注释:¹回向:远对。²城隅:城角。
置酒望白云,商飙(biāo)¹起寒梧²
译文: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像边喝酒,岂不痛快?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
注释:¹商飙:秋风。²梧:树名,树叶可口养蚕。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秋山入远海,桑柘(zhè)罗平芜¹
译文: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
注释:¹平芜:杂草丰茂的原野。
水色渌(lù)¹且明,令人思镜湖²
译文: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
注释:¹渌:清澈。²镜湖:即鉴湖。其水清,澄明如镜,故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终当过江去¹,爱此暂踟(chí)(chú)²
译文:总是要过长江到江南去,到镜湖看看。但我十分爱恋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
注释:¹过江去:指过长江到江南去。²踟蹰:徘徊不进的样子。

  此诗明显是李白赐金还山回到山东单父(现单县)所作,当时杜甫高适与他一同来到这里,当然是李白请客,唐玄宗刚刚给了他不少黄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馈赠,除掉给济州道士们的钱,估计还有不少赢余,后来在这里造酒楼,以及在龟阴买的地大约也是用这笔钱.

  当时三人一定很爽,难怪杜甫到死都没有忘记李白,吃了别人的嘴软哈!那高适就有点不够哥们了,帮助李白出狱是宋若思干的,他在旁边看热闹,其实,当时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儿的,恩,不哥们!

  单县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较有名,李白当初也在这水边喝过酒,就把这些照片一起发给大家玩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

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

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像边喝酒,岂不痛快?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

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

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

总是要过长江到江南去,到镜湖看看。但我十分爱恋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

注释

逸兴:超逸豪迈的意兴。

俱:同。

回向:远对。

城隅:城角。

商飙:秋风。

梧:树名,树叶可口养蚕。

平芜:杂草丰茂的原野。

渌:清澈。

镜湖:即鉴湖。其水清,澄明如镜,故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过江去:指过长江到江南去。

踟蹰:徘徊不进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明显是李白赐金还山回到山东单父(现单县)所作,当时杜甫高适与他一同来到这里,当然是李白请客,唐玄宗刚刚给了他不少黄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馈赠,除掉给济州道士们的钱,估计还有不少赢余,后来在这里造酒楼,以及在龟阴买的地大约也是用这笔钱.

  当时三人一定很爽,难怪杜甫到死都没有忘记李白,吃了别人的嘴软哈!那高适就有点不够哥们了,帮助李白出狱是宋若思干的,他在旁边看热闹,其实,当时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儿的,恩,不哥们!

  单县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较有名,李白当初也在这水边喝过酒,就把这些照片一起发给大家玩玩.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1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雨急云飞,惊散暮(mù)¹,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²,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gū)(pú)³零乱秋声咽(yè)。梦断酒醒时,倚危樯(qiáng)清绝。
译文:一场秋风急雨,惊散了傍晚的乌鸦,雨过之后,天气豁然开朗,一会儿一轮月月高悬夜空,发出了清冷的月光。 秋柳枝条稀疏,在暮色中模糊不清,几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忽月忽灭的亮光,乘舟扬帆,满湖水气上升,在月色下朦胧苍茫看不分月,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摇曳零乱,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酒醒梦断时,倚着桅杆心中更加悲伤凄切了。
注释:吴兴:今浙江湖州。¹惊散暮鸦:傍晚的乌鸦被惊散。²低迷:模糊的样子。³菰蒲:菰草和蒲草。⁴秋声咽:西风声音凄切。⁵危樯:船上高耸(sǒng)的桅杆。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心折¹。长庚(gēng)²光怒,群盗³纵横,逆胡猖(chāng)(jué)。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sāi)(yuán)(zhī)隔长江,唾(tuò)(hú)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¹⁰
译文:悲伤到心中摧折,连金星都发怒了,国难当头之时出现叛乱,金兵入侵嚣张到了极点。想要引来天河之水,洗掉中原被敌人屠杀的同胞血肉。徽、钦二帝现在又在何处?目前南宋和金的边境只有一江之隔,形势更是十分危急。而自己再有壮志也不过与南朝时的王处仲一样,白白击碎唾壶,空有决心而无所可为,甚至还不如王处仲,连悲歌也是欲唱不能。自己在万里之外的吴兴漂泊避乱,还时刻不忘被金兵掳走的二主,时时为国事多艰,君主多难而痛哭流涕。
注释:¹心折:心中摧折,伤心之极。²长庚:金星。据《史记·天官书》载,金星主兵戈之事。³群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济南知府刘豫叛宋降金。三年,苗傅、刘正彦作乱,逼迫高宗传位太子,兵败被杀。⁴猖獗:亦作“ 猖蹶 ”,任意横行。⁵两宫:指徽(huī)、钦(qīn)二帝。⁶塞垣:南宋与金国,夹岸陈兵,只隔长江一水。塞,边境。⁷唾壶:借喻词人自己不能亲自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⁸龙沙:沙漠边远之地,指徽、钦二帝幽囚之所。⁹孤臣:词人自指。¹⁰吴越:古代的吴国、赵国,今江浙一带,为南宋政府所在地。

  该词上片写景,开头便写了“雨急云飞”的自然景象,这是词人对当时政治形势危急险恶的形象暗示。 “暮天凉月”点明时令与具体时间——在秋季的某一天暴雨过后,从傍晚到晚上。接着由景及人,写词人泛舟湖上所见的两岸景色:秋柳枝条稀疏,萤火虫发出忽明忽灭的光。词人在这里抹上一层阴暗、凄凉的色彩,表达了词人凄切、悲怆之情。接着由远及近,看见满湖水气上升,听到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这里词人既写了景色,又写到了声音,二者交织在一起,使词中所刻画的意境更显得清冷寂寥。在一片凄惋的秋景中,词人心中充满无比深沉的悲愁,只好借酒浇愁,以醉解千愁了。

  下片是抒情, “心折,长庚光怒”,由情及景,把词人郁积在心的满腔悲愤,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心折”两字比喻伤心到了极点。词人在这里用“心折”是承上启下的,既说明悲伤的程度,又展示了下文由景及情联想到了的国难国耻:金人气焰猖狂,几年前掳走徽钦二帝,现在又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长江竟成了国家的边界。自己和抗战派人士则受到压抑,只能悲歌哭泣,无力挽救天下,洗雪国耻。“群盗猖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指卖国求荣甘当金人走狗的汉奸与投降派,如黄潜善、刘豫之流;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是反语,指被投降派诬蔑为“盗”的风起云涌的抗金义兵。两种解释都认为“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是对当时形势的高度概括。“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则是全词的主旋律,集中体现了抗战派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收复中原,洗雪国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词最后两句,将“爱国”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亦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使然。

  该词在写法上主要应用的是情景交融,上片所写的凄凉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词人悲凉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动荡危亡的政治局面;下片提到的“长庚”、“天河”,也是词人抬头所见的空中星宿。词人从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和抒情,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书敏.中华爱国诗词散文鉴赏大辞典:重庆出版社,1997年:160-161页

shízhōumàn ·yǒuqiūxīngzhōuzhōngzuò

zhāngyuángān sòngdài 

yúnfēi jīngsàn wēinòngliángyuè shuíjiāshūliǔ diǎnliúyíngmíngmiè fānfēngshǐ mǎnyānshuǐcāngmáng língluànqiūshēng mèngduànjiǔxǐngshí wēiqiángqīngjué 
xīnshé chánggēngguāng qúndàozònghéng chāngjué wǎntiān zhōngyuángāoxuè liǎnggōngchù sàiyuánzhīchángjiāng tuòkōngbēiquē wànxiǎnglóngshā chényuè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bì)¹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lán)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译文: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小红楼上。传来的箫声让我把往事回想。寒霜冷透栏杆,天空像河水一样清凉,想起扬州,那薄情的声名总是让我愁伤。
注释:¹璧月:形容月的皎洁明亮如同圆形玉璧。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尘暗鹔(sù)(shuāng)¹(qiú)。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译文:灰尘蒙盖了雁羽做的衣裳,缝制它曾让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过去犹如大梦一场,风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对梅花叹息,眼下我已白发苍苍!
注释:¹鹔鸘:水鸟名,雁的一种,长颈,其羽毛可制裘。

  词的上片主要是回忆旧游。首二句“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以两件事为起因,逗引对往事的回忆。璧月,谓月圆如璧。一轮玉璧似的圆月照耀着小楼,远处传来了阵阵箫声。同时那如泣如诉的洞箫更易令人感怀。“忆旧游”正是以这二者为触媒而引发出来的。“旧游”二字个中当包含词人后半生漂泊异乡、优游江浙、傲世睨俗的无限感慨。接着“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二句写词人凭栏眺望的感觉,并交待其时所在的地点扬州。楼外天凉似水,栏干上挂满秋霜。这一切无不使词人感到透心的清冷和孤寂。正因环境所致,同时加之地点又在扬州,所以词人不禁想起那“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霜”的浪荡才子杜牧来。上片尾句“薄幸声霜总是愁”正是借这一典故而抒写自己一生疏放、不拘小节,终而赢得薄情冤家的声霜,今天想来这一切总是令人徒增愁怨。

  下片主要是思念妻子。词人用“尘暗鹔鹴裘”换头过片,承上启下。“尘暗”二字承上,总结自己一生四海浪迹,风尘仆仆。这里用以引起下文,表达对妻子的怀念:“针线曾劳玉指柔。”原来这领鹔鹴大氅是妻子亲手辛勤缝制的。一个“劳”字表现了词人对妻子无限感激与思念之情。然而,此刻词人已步入晚年,如今是“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即言待得词人感觉到妻子一片恩爱之情,仿佛如一梦醒来,为时已在三十年之后。罢了,罢了,这一切已如东流之水,一去不返了。无限愧悔之情,全包融在“休休”二字的一声长叹之中。绾束“空为梅花白了头”一句更见真情。梅花,这里词人言自己为了追求隐逸而浪迹江湖,白白地虚度一生。而这里流露的只是有负爱妻一片真情的懊悔之意。这一句正是对上片结尾“薄幸声霜总是愁”的回应。

  全词情感如自肺腑流出,真挚感人。这也是本词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此外,这首词用语不假雕饰,朴素洗炼。加之词人对发妻怀思之情低回哀惋,情绵意切,所以世称其词“婉媚多姿,聪俊自然”,实乃中肯之评。

参考资料:
1、 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 第19卷 宋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01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江水西头隔烟树¹。望不见、江东路²。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lán)³
译文:站在西岸向东岸眺望,视线被如烟似雾的树林隔断,看不到江东路上走来的情人。我想只有在梦中往来相会,才不东被江水阻拦。
注释:¹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林。²江东路:指爱人所在的地方。³阑住:即“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灯前写了书¹无数。算²没个、人传与。直饶(ráo)³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mù)
译文:灯下写了无数封情书,但想来想去找不到传递的人。即使想托付鸿雁传信,可是已是秋末了,时间太晚了。
注释:¹书:信。²算:估量,这里是想来想去的意思。³直饶:当时的口语,犹尽管、即使之意思。⁴分付:交付。⁵秋将暮:临近秋末。

  这首词寄托了深刻的离愁和相思,表现了梦幻与现实的矛盾。全词以一种相思者的口气说来,由不能相会说起,至遥望,至梦忆,至对灯秉笔,终至传书无由。通过一段连贯的类似独白的叙述,用“望”、“梦”、“写书”等几个发人想象的细节,把一个陷入情网者的复杂心理和痴顽情态表现得曲折尽致。

  词的上片,写相思者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只好梦中相会的情景。首句开门见山,交代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在一片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她极目瞭望,茫无所见:“江水”、“烟树”、“江东路”等客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望不见江东路”是这种惆怅情思的继续。接着,作者把特定的强烈感情深化,把满腔的幽怨化为深沉的情思:“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东、江阑住。”梦,是遂愿的手段,现实生活中无从获得的东西,就企望在梦中得到。“思量”,是主人公遥望中沉思获得了顿悟:“只有梦来去”,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雾霭迷蒙的客观美的衬托下,这种仿佛、模糊的潜意识,渴望离别重逢,只有梦中才能自由地来去:“更不东江阑住”,从“江水西头隔烟树”到“不东江阑住”是一个回合,似乎可以冲破时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实现自己的愿望,飞到思念中的亲人身边。但这个“梦”还没有做,只是“思量”,即打算做。

  下片通过灯前写信的细节,进一步细腻精微地表达主人公感情的发展。梦中相会终是空虚的,她要谋求实的交流与联系。“灯前写了书无数”,以倾诉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深情,但“算没个、人传与”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渊。“直饶寻得雁分付”,词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写的信无人传递,一转念间,鸿雁传书又燃烧起她的希望;然而又一想,纵然“寻得”传书的飞雁,“又还是秋将暮”,雁要南飞了,因此连托雁传书的愿望也难达到。由此可知,她写的信是要传送到北方去。灯下写信这一感情细腻的刻画,把女主人公的直觉、情绪、思想、梦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动,“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那回环曲折的描摹过程中庸“算”、“直绕、还是”等表现心声的口语化语言,把一个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画得细致感人,魅力无穷。

  此词以纯真朴实的笔调书写相思之情,全词明朗率真、情真意切,确乎具有民间词的意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全词淡雅中见清新,朴素中见真情,通过多种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离情。

参考资料:
1、 王禹偁,雅瑟.《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wàngjiāngdōng··jiāngshuǐ西tóuyānshù--huángtíngjiān

jiāngshuǐ西tóuyānshùwàngjiànjiāngdōngliàngzhǐyǒumèngláigèngjiānglánzhù

dēngqiánxiěleshūshùsuànméirénchuánzhíráoxúnyànfēnyòuháishìqiūjiāng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木叶¹亭皋(gāo)²下,重阳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bìn),谩簪(zān)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liǎo)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¹⁰,人倚(yǐ)西楼。
译文:树叶纷纷飘落到水边平地上,重阳节近了,又到了捣寒衣的秋天。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生于两鬓,即便随意地将菊花插在头上,花也应该感到被羞辱了吧。天色已晚,(我极目远望)直望到白苹烟尽之处,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芳草脉脉含情,夕阳寂寂无语,大雁横在南浦上,人则斜倚西楼。
注释:¹木叶:即树叶。后世常以此写秋景,兼写乡思。²亭皋:水边平地。³重阳:即阴历九月九日;古时风俗,人们常在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有亲友在外,届时不免互相思念。⁴捣衣:古代妇女于秋季渐寒时,在砧石上捶打寒衣以备寄送远方的亲人过冬。⁵庾肠:即庾信的愁肠,喻思乡的愁肠。后人常以“庾愁”代指思乡之心。⁶潘鬓:即潘岳的斑鬓。这里词人以“潘鬓”自喻身心渐衰之貌。⁷楚天:南方的天空。⁸白苹:水中浮草名。⁹红蓼:生于水中者名泽蓼或水蓼,开浅红色小花,叶味辛香。¹⁰南浦:指分别的地方。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玉容知安否?香笺(jiān)¹共锦字²,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³沉浮。向风前懊(ào)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译文:不知你是否安好?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只能空白怨恨那时聚时散的白云,青鸟在其中隐现。你在风中懊恼不已,一片芳心,两叶柳眉,怎能禁得起闲愁呢?情到不能言说之处,只能付与那东流水。
注释:¹“香笺”,即美好的书札。²锦字:织锦上的字,指女子给丈夫的书信。³青鸟:传说西王母饲养的鸟,能传递信息,后世常以此指传信的使者。据《汉武故事》,西王母曾令青鸟传书。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羁旅的愁思和对妻子的思念。上阙首尾写景,中间穿插议论。秋景自然引发乡愁,‘‘庾肠”、“皤髻”等连续用典,悲叹年华已逝。下阙写妻子思夫,想像对方思念之苦。结尾“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更是悲苦之极。

  上片落笔写景,首先点明季节。“木叶亭皋下”三句,写时近重阳,树叶纷纷飘落到平荡的水边地上,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这种“捣衣”之声,最易引起闺中少妇对远方征人的痛苦思念。而远行之人也容易因此想到妻子在家为自己捣衣的情景,既感到痛苦又温暖。这里“木叶”“捣衣”连用,不仅写出了深秋特有的景色,为全词烘托出萧瑟凄清的背景,而且为下面的词意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这数句又紧承起句,意思说,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现于鬓角,再轻慢地把黄菊插在头发上,那菊花也该感到羞辱吧。词人由于忧伤,鬓衰将不胜簪,故云:“谩簪黄菊,花也应羞。”以此反衬出暮感的深沉、乡愁的浓烈。

  “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在写景中寓离别相思之意。心中既然充满乡愁暮感,所以不仅遥望楚天的晚空,一直望到水气缭绕的白苹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白苹”,水中浮草,因其随波漂流,容易引起游子产生离家漂泊的伤感。

  词人是淮阳人,所以,遥望楚天,思乡之念便在不言中了;再加两点染,则把他乡愁之深烘托出来了。这里虽纯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数句紧承“白苹”“红蓼”两句而来,含着情意的芳草,默默无语的夕阳,横渡南面水滨的大雁,是词人所望到的,但却没有望到故乡,在这种望而不得的情况下,他只好倚着西楼心往神驰了。这几句写景,将词人遥望故乡而不得的执着深情又推进了一层,词意含蓄,画面完整,真所谓“物以情观,情以物见”了。“人倚西楼”点出游子登眺之处,交代了“楚天晚”至“雁横南浦”六句都是极目之所见;由所见而引起所感,因而所见之景物都似有了人的感情。

  下片换头“玉容知安否?”点明所思之人,揭示了词旨所在,使上片所写种种情景明朗化。这句“玉容”,极言容貌之美如花似玉,这儿即指倚楼遥思的对象。“知安否?”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切和挂念,由此而引起下面相思的倾诉、深情的抒发。

  “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意谓书信和题诗,由于两地渺远而无法见寄,徒然地怨那晴云分离,使者隐没。“碧云”这里借以写对于闺中人的怀思。由于香笺锦字,两处悠悠,碧云已合而佳人未来,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词人于此以铺叙写法表达两地分居、不见来信的怅怨,愈加显出“知安否”所包含的深沉挂念的分量。

  “向风前懊恼”四句,转以想象之笔,设想妻子思念自己时的痛苦情状。他想象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止不住那百无聊赖的愁思。写对方思念自己,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妻子深挚的爱情与痛苦的思念。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用质语绾合全篇。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倒不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毛滂《惜分飞》曾云:“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构思、手法与此相同。

  这首词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用典极丰,而又不露痕迹,毫无堆砌罗列之感,显得贴切自然、浑然天成;另外全词六副对偶,也令人叫绝。

参考资料:
1、 杨宗义 .宋词三百首详注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42-143 .

fēngliú ·tínggāoxià

zhānglěi sòngdài 

tínggāoxià chóngyángjìn yòushìdǎoqiū nàichóucháng lǎoqīnpānbìn mánzānhuáng huāyīngxiū chǔtiānwǎn báipíngyānjìnchù hóngliǎoshuǐbiāntóu fāngcǎoyǒuqíng yáng yànhéngnán rén西lóu 
róngzhīānfǒu xiāngjiāngòngjǐn liǎngchùyōuyōu kōnghènyún qīngniǎochén xiàngfēngqiánàonǎo fāngxīndiǎn cùnméiliǎng jīnshènxiánchóu qíngdàokānyánchù fēndōngliú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严陵(líng)¹不从万乘²游,归卧空山钓碧流³
译文:严子陵不愿意追随汉光武帝,于是回到富春江,醉卧空山,闲钓碧流。
注释: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作有《赠李十二》诗赠李白。¹严陵:即严子陵,名光,东汉人。少曾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严光变更姓名隐遁。刘秀遣人觅访,征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富春山。²万乘:指帝王。³碧流:指富春江。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自是客星¹辞帝座,元非²太白³醉扬州
译文:我也像严子陵一般客星辞帝座,归隐江湖,不是太白酒星醉游扬州。
注释:¹客星:指严子陵。严子陵与光武帝共卧,足加与帝腹。²元非:原非。³太白:指太白金星。⁴扬州:扬州与金陵相近,三国孙吴置扬州于建业,及隋平陈,始移扬州于江北之江都。

  本诗第一句运用严子陵的典故,理解诗歌主旨的关键在这个“游”字,李白虽然颇受唐玄宗所赏识,供奉翰林,但唐玄宗只是把他看成一个文学侍从,这就是李白表示自己羡慕退隐江湖生活的重要原因。

  诗的三四句中,“太白”与上句“客星”对举,又与李白字“太白”相同,一词两指,并运用对偶手法,表现出作者的隐居其实也包含着一种无奈的心情。”元非太白醉扬州”答崔诗“金陵捉得酒仙人”,前后进行照应。

  此诗清浅可爱,如出山泉水,虽一望透底,却并非一览无余,清澈的诗句里隐藏着无穷的诗意。李白不知后世对他的仙化,但他对当时谪仙的称呼欣然认同并引以为自豪。在这里,李白把自己醉饮江南之事,与太白酒星醉游人间相比,其戏谑疏狂姿态可掬。

  作者用豁达的语句表达出了自己无奈隐居的忧愁,语言朴实平淡,好似在和友人叙说家常,更加显示出了其内心的惆怅苦闷。

参考资料:
1、 乐云.《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第144页

chóucuīshìběnxiàyǒuchéngèr--bái

yánlíngcóngwànchéngyóuguīkōngshāndiàoliú

shìxīngzuòyuánfēitàibáizuìyángzh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