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手捏青苗¹种福田²,低头便见水中天。
译文:手捏青青秧苗将其种进田里,一低头就能看见水中倒映的天空。
注释:¹青苗:指稻秧。²福田:谓积德行善可得福报,如播种田地可得收获。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六根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²
译文:只有秧苗的根须无损才能长成稻谷,插秧的时候感觉是在后退其实是在前进。
注释:¹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此句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²后退原来是向前:此句大实话,富含哲理,乃暗喻方便修行之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手捏青青秧苗将其种进田里,一低头就能看见水中倒映的天空。

只有秧苗的根须无损才能长成稻谷,插秧的时候感觉是在后退其实是在前进。

注释

青苗:指稻秧。

福田:谓积德行善可得福报,如播种田地可得收获。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此句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

后退原来是向前:此句大实话,富含哲理,乃暗喻方便修行之法。

猜您喜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jiàn)¹露华浓²
译文:见云之灿烂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注释:¹槛:栏杆。²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非¹群玉²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注释:¹“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²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

  此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

  其次,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

qīngpíngdiào ·

bái tángdài 

yúnxiǎngchánghuāxiǎngróng chūnfēngjiànhuánóng 
ruòfēiqúnshāntóujiàn huìxiàngyáotáiyuèxiàféng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十年尘土湖州¹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xī)一点通²
译文:漫游风尘十年一觉湖州梦,仍像旧时一样久别重逢。四目相对心意相同,却空有灵犀一点通。
注释:采桑子,词牌名,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¹湖州:今浙江吴兴县。²灵犀一点通: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道贯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奇灵异之物。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ào)¹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²
译文:眼春时恨自己为什么来晚,芳艳的春事尽已成空。恼恨这无情的春风,吹得疏荫绿遍吹尽了姹紫嫣红。
注释:¹懊恼:悔恨烦恼。²绿尽疏阴落尽红:即杜牧“绿叶成荫子满枝”诗意。

  王寂,善写情词,善写他人故事。该词即隐括杜牧故事而成。

  与杜牧原诗《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相比,此词全篇含有杜牧故事,又有杜牧诗意。杜牧用绝句,句式整齐,音节浏亮,表现的意绪略显轻微,其妙于比兴,但只提供了一个大的情境。而此词则用长短句,参差交错,富有乐感,更显哀感顽艳,凄恻动人,且情感更深内容更详,“眼约心同”更为此词画龙点睛,神、情、意顿时毕现。

  上片,“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湖州梦”似仿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句。作者把“一觉”换成“尘土”更显含蓄朦胧。回首十年人生路,重返湖州,但见尘土满衣襟,难喜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后一句中化用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词意顿改。李诗言虽相隔两地,但情感相通,此则近在咫尺,却不能相亲相爱,一个“空”字表达了多少惆怅,多少怨恨。句中前日“依旧”,继言“空有”,对比转折,准确而强烈地传达了那种沉重的失落感,那种对时乖命蹇、阴差阳错的诅咒和无可奈何的情绪,好像一下子从情感的波峰跌到浪谷,从美好的梦幻跌落到无情的现实中来,一种沉重的失落感顿上心头。

  下片“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感慨命运无情,时光空度,只留下一种深深的怨愤。“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东风”、“落红”句,遗憾之气十足,意味悠远弥永。重情的人,偏有坎坷的爱情经历,情到深处,让人倍尝辛苦,十年之愁,凝铸了佳篇。作者直接化用杜牧诗句,更是表达作者对“绿尽疏阴落尽红”的无奈,只能懊恼东风的无情。

  在这首词中,作者写男女情事,不是像前代词人那样,咏离别,寄相思,而是选择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境,写由重逢带来的感伤。久别重逢,理应使人惊喜欢欣,可是这首词所写的却是一种令人痛苦难堪的重逢。经历了长期的相思之苦以后,满怀着美好的憧憬而来,却因相逢而撕碎了霓虹般的梦影。旧情虽在,人事已非,咫尺相对,只能眉目含情而已。这种情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作者引用杜牧诗事,遣词用意似有同感。字里行间既述说杜牧往事,又寄托了自身无限情感。这首词写久别(十年)重逢,不见些许欢欢,满是一种痛苦伤怀之情。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2262
2、 林力,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1819
3、 杨敬敬编著.最美古诗词全鉴 典藏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2017:145

cǎisāngzi··shíniánchénzhōumèng--wáng

shíniánchénzhōumèngjiùxiāngféngyǎnyuēxīntóngkōngyǒulíngdiǎntōng

xúnchūnhènláichūnshìchéngkōngàonǎodōngfēng绿jǐnshūyīnluòjǐnhóng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欧阳晔(yè)¹²(è)³,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其狱¹⁰,坐¹¹囚于庭中,去¹²其桎(zhì)(gù)而饮食之,食讫¹³,悉劳¹⁴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¹⁵变而惶¹⁶¹⁷。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¹⁸为不知所以¹⁹。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zhù)²⁰,而汝独²¹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译文: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食物。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欧阳晔说:“我观察到饮食的人都使用的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是谁?”这个人无言以对。
注释:¹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²治:治理,管理。³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⁴民:老百姓。⁵致:造成。⁶狱:案件。⁷决:决断。⁸自:亲自。⁹临:面对。¹⁰狱:监。¹¹坐:使.....坐。¹²去:去除。¹³讫:终了,完毕。¹⁴劳:安慰。¹⁵色:脸色。¹⁶惶:恐惧,惊慌。¹⁷顾:四周看。¹⁸佯:假装。¹⁹所以:......的原因。²⁰箸:筷子。²¹独:只。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bìn)斑。
译文:几年来一直梦中回首这令人难忘的东峰,今天重游故地却已花白了双鬓。
注释:道人:此指佛教僧人。溥公:事迹未详,当为九日山僧,朱熹故人,东峰道人当为其别号。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译文:查看梁间的燕子,它们飞去飞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新的岁月,台上所见的旧时溪山仍然像往日一样喜迎故人。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三生¹漫说终无据,万法²由来本自闲³
译文:佛家所说的“三生”毕竟是没有什么实据的,佛教所持的“万法”实则本于闲静。
注释:¹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²万法:佛教语,通称一切事物和道理。³闲:空洞、空虚,即佛家所谓寂静、寂灭。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一笑支郎¹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译文:相逢一笑之后你可能又对我的见解不满,可是,为表达重逢喜悦的诗篇恰恰不在这语言之中。
注释:¹支郎:即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三国时月支国僧。曾仕吴为博士,后隐居穹窿山。身细长黑瘦,博览经籍,莫不精究。这里代指溥公,交郎本是三国时期高僧支谦的称号,后世因尊称僧人为支郎。

  诗的开头两句:“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表明别后几年,经常思念自己的友人,回首前尘,当年聚首的云关,还频频萦现在梦寐之间,那里的东峰,正是溥公栖息之所。而这次重逢,恰好还在云峰,重逢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虽说时光流逝,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但能会见故人,也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接着申足前意:“点检梁间新岁月,招两台上旧溪山。”检点梁间的燕子,它们自去自来,已经经历了不少新的岁月,燕巢犹在,已是新筑的了。那台上所见的溪山,还像旧时一样,妩媚迎人,似乎和老友招两:“你们旧日的游踪,还存留在这儿哩!”这两句进一步写重逢的喜悦,溪山依然如画,燕语如迎敌人,岁月是消失了,却喜旧情还在。

  五六两句,转进一层,写重逢以后谈论的内容:“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尽管佛家爱说三生(前生、今生、来生),溥公也不例外,但作者看来“三生”毕竟是无据的。所谓万法归根,实皆本于寂静。佛家主张寂灭,追求不生不灭的涅粲境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而儒家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主张居敬镇独。但归根结蒂,佛家、道家的宗旨,其由来只在于一个“闲”字。闲则静,静则百念皆空,神完志适。这和儒家重视人事,主张格物致知、居仁由义,在观点上也是迥然不同的。这两句说明作者和溥公,尽管是知交,但对哲学上的观点不妨各有见解。

  结尾两句:“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作者知道上面“三生”、“万法”的说法,支郎必定不会同意,甚至还要相恼。诗句中以“又相恼”表示和溥公的解说,早有不同。又以“不落语言间”表示,之奉酬新诗的本意,只是表白自我的情志,真情所在,原是不落于语言之间的。这最后一句意思是说:新诗在语言之外,寓有深情。相逢一笑,溥公于“相恼”之外,当亦为重逢的喜悦,而欣然相谅吧。

参考资料:
1、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年:第1201页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白若白鹭鲜¹,清如清唳蝉。
译文:白鹭鲜白如雪,蝉鸣清厉如哭泣。
注释:¹白鹭鲜:白鹭之羽毛。《隋书·食货志》:“是岁翟雉尾一值十缣,白鹭鲜半之。”清唳蝉:古人认为蝉只“饮露而不食”,故曰“清”。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译文:那就是遗传决定本性,不为外界的影响变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译文:许由在箕山上饮水隐居,夷齐隐居在首阳山颠食雪。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回车避朝歌¹,掩口去盗泉。
译文:墨子回车避开朝歌之地,孔子虽渴,面临盗泉却掩口而去。
注释:¹朝歌:殷封王国都。《汉书·邹阳传》:“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淮南子》:“墨子非乐,不入朝歌。”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
译文:高洁傲岸的广成子,风流倜傥的鲁仲连,各有各的个性。岧峣:山高峻貌。此形容人的品格高远。
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
卓绝二公外¹,丹心无间然²
译文:管宁卓绝海内,无人可与比拟,忠心无间。
注释:¹外:犹言“内中”。²间然:《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正义》:“间谓间厕……言己不复能间厕其间也。”
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
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¹
译文:我往昔也曾经攀六龙而飞,如今却作百炼仙丹。
注释:¹百炼铅:王琦注:“百炼铅言其柔,铅性不能刚,经百炼则益柔矣。”
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
怀恩欲报主,投佩¹向北燕。
译文:也曾经满怀报主龙恩的愿望,独自投军北燕苦寒之地。
注释:¹投佩:谓去官。佩:指官吏衣带上的饰物。
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
弯弓绿弦开,满月¹不惮坚。
译文:开拉弯弓绿弦,圆如满月,不惧弓强。
注释:¹满月:指拉满弓。
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
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
译文:闲暇骑骏马狩猎,一箭射穿两只老虎。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
译文:身体回旋快如流光,转背一射,双鹰坠落。
胡虏三叹息,兼知五兵权。
胡虏三叹息,兼知五兵权。
译文:胡人看了也三叹不如,何况我还熟悉五兵尚书的权谋。
枪枪突云将,却掩我之妍。
枪枪¹突云将²,却掩我之妍。
译文:那些将军却妒忌得很,千方百计贬低我。
注释:¹枪枪:一作“鎗鎗”,象声词。²突云将:犹云猛将。
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
多逢剿绝儿¹,先著祖生鞭。
译文:相逢多是剿绝儿,我却闻鸡起舞,快马也早早加鞭。
注释:¹剿绝儿:安旗等注:“剿绝儿,或剿儿,即健儿。《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幽州马客吟》:‘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
据鞍空矍铄,壮志竟谁宣。
据鞍空矍铄,壮志竟谁宣¹
译文:驰骋鞍马之上,矍铄清俊一老翁,壮志对谁言?
注释:¹宣:倾诉。
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
蹉跎复来归,忧恨坐¹相煎。
译文:岁月蹉跎,又复归来,心中忧恨相煎。
注释:¹坐: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坐,甚辞,犹深也,殊也。……坐相煎,犹云殊相逼也。”
无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
无风难破浪¹,失计长江边。
译文:无风难以破浪,后来又曾经在长江边失策入了永王的幕府。
注释:¹破浪:《宋书·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危苦惜颓光,金波忽三圆。
危苦惜颓光,金波¹忽三圆。
译文:危苦时刻更珍惜老年时光,来这里已经有三个月了。
注释:¹金波:指月光。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译文:时时上敬亭山游玩,闲来就听松风而眠。
或弄宛溪月,虚舟信洄沿。
或弄宛溪月,虚舟信洄沿。
译文:或者去宛溪弄月,任小舟随着溪流飘荡。
颜公二十万,尽付酒家钱。
颜公二十万,尽付酒家钱¹
译文:我也常常收人钱财,但是如颜延之送二十万给陶渊明一样,我全部给了酒家。
注释:¹“颜公”二句:《宋书·陶潜传》:“先是,颜延之在寻阳,与陶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至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
兴发每取之,聊向醉中仙。
兴发每取之,聊向醉中仙¹
译文:高兴了就到酒店取它几罐,醉了,就是神仙。
注释:¹仙:全诗校:“一作眠。”
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
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¹
译文:除此别无一事,有时也静静谈论《秋水篇》。
注释:¹秋水篇:《庄子》篇名。
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
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
译文:你从中央机关来,刚好这水国今年是丰收年。
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
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
译文:鱼盐充盈市场,布帛多如云烟。
下马不作威,冰壶照清川。
下马¹不作威,冰壶²照清川。
译文:你下马不作威福,宛如冰壶照耀清川。
注释:¹下马:指初到任。²冰壶:《文选》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李周翰注:“玉壶冰,取其洁净也。”此处形容宇文太守为政清明。
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贤。
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贤。
译文:辖区内的白眉老翁,都赞美你这个太守贤明。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¹
译文:你时时出衙门慰问风俗,常常去看看农田。
注释:¹东田:谢朓为宣城太守,有《游东田》诗。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
竹马¹数小儿,拜迎白鹿²前。
译文:几个骑竹马的小儿,拜迎在你骑的白鹿之前。
注释:¹竹马:用郭伋事。²白鹿:《太平御览》卷九0六引谢承《后汉书》:“郑弘为临淮太守,行春,有两白鹿随车夹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鹿为吉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幡画作鹿,明府当为宰相。’后弘果为太尉。”
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译文:我含笑问使君你,这么晚了,还回家吗?
遂归池上酌,掩抑清风弦。
遂归池上酌,掩抑清风弦。
译文:要不咱们就去池塘边喝它几盅,琴声就低调一点,不干扰邻居百姓。
曾标横浮云,下抚谢脁肩。
曾标¹横浮云,下抚谢脁肩。
译文:你高洁如浮云, 可与谢脁比肩。
注释:¹曾标:萧士赘注:“曾标,言其标致之高也。”谢朓《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诗》:“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
楼高碧海出,树古青萝悬。
楼高碧海出,树古青萝悬。
译文:楼阁高出碧海,古树悬挂青萝藤。
光禄紫霞杯,伊昔忝相传。
光禄¹紫霞杯,伊昔忝相传。
译文:你以前赠送给我的光禄紫霞杯,一直认为收下它很惭愧。
注释:¹光禄:瞿蜕园、朱金城注:“颜延年官终金紫光禄大夫,后人称为颜光禄。李白以陶潜自比,而以宇文比颜,故云‘伊昔吞相传。’”
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旃。
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旃。
译文:也曾经有良图扫清沙漠,归来别梦绕旌旗。
富贵日成疏,愿言杳无缘。
富贵日成疏,愿言杳无缘。
译文:富贵的愿望已经淡薄,曾经发过的誓愿看来不容易实现。
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译文:登龙庭有直道,青云也可直上,但是总有宵小做对。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译文:曾经敢于献兴国良策,也有过李膺同郭泰一起乘船的风光。
何言一水浅?似隔九重天。
何言一水浅?似隔九重天。
译文:有时候一水之浅却似隔了九重天。
崔生何傲岸,纵酒复谈玄。
崔生何傲岸,纵酒复谈玄。
译文:崔君平生傲岸不羁,喜欢纵酒,喜欢谈玄。
身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
身为名公子¹,英才苦迍邅²
译文:身为名门贵公子,英才勃发却命运苦艰。
注释:¹名公子:指诗题中之崔侍御,即崔成甫,盖为礼部尚书崔沔之子,故称。²迍邅:遭遇坎坷。
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译文:凤凰寄托与高高的梧桐,凌风翱翔翩翩。
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
安知慕群客¹,弹剑拂秋莲。
译文:谁知道慕群之客,弹剑抚摩秋莲。
注释:¹慕群客:瞿蜕园、朱金城注:“慕群客,李白自谓,有攀援之意也。”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岂念慕群客,咨磋恋景沉。”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