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¹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注释:¹关山:历史上著名的关隘而得名,它横亘于张家川东北,绵延百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碧海魂多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zēnɡ)(zhuó)¹外,留得几行归。
注释:¹矰缴:意同“矰”。矰:系有生丝绳以射飞鸟的箭。

注释

注释

关山:历史上著名的关隘而得名,它横亘于张家川东北,绵延百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

矰缴:意同“矰”。矰:系有生丝绳以射飞鸟的箭。

李远

李远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荒郊一望欲消魂¹,泾(jīng)²(yíng)(yū)³傍远村。
译文: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注释:¹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²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³萦纡:旋绕曲折。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¹田耕(gēng)破古碑存。
译文: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注释:¹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¹绿树昏。
译文: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注释:¹残阳:夕阳。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译文: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春日秦国怀古》是晚唐诗人周朴的一首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的语文试题中。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表现手法上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景情关系的处理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chūnqínguó怀huái--zhōu

huāngjiāowàngxiāohúnjīngshuǐyíngbàngyuǎncūn

niúfàngduōchūncǎojǐnyuántiángēngbēicún

yúnxuěcāngshānwǎnyānbàncányáng绿shùhūn

shùhuángshāxíngkānhuíshǒuqínyuán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¹,惟有游丝²千丈、罥(juàn)³晴空。
译文:落花已在风中旋舞飘飞,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注释:干誉、才卿:皆叶梦得友人,生平事迹不详。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¹残红:凋残的花。²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³罥:缠绕。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yīn)¹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liǎn)(é)²,我亦多情无奈、酒阑(lán)³时。
译文: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爱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美人啊,请你不要因着伤感而双眉紧皱。当春归、酒阑、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该如何消愁。
注释:¹殷勤:情意深厚。²蛾眉: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³酒阑:酒已喝干。阑,尽。

  这首小词以健笔写柔情,以豪放衬婉约,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上片写景,景中宴情。昨夜一场风雨,落花无数。晓来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内容极为简单,写来却有层次,且有气势。从时间来看,重点清晨,也即“晓来”之际;昨夜景象是从回忆中反映出来的。意境颇类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但李词较凝炼,叶词较舒展。一般写落花,都很哀婉低沉,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均极凄婉之致。可是这里却用另一种手法,不说风雨无情,摧残落花,而以落花为主语,说它风前飞舞,把“黄昏雨”给送走了。创意甚新,格调亦雅。晓来残红满院,本易怅触愁情,然词人添上一句“唯有游雨千丈晴空”,情绪遂随物象扬起,高骞明朗,音调也就高亢起来。

  下片抒情,情真意切。前二句正面点题,写词人雨后同干誉、才卿两位友人来禽花下饮酒。“殷勤花下同携手”,写主人情意之厚,友朋感情之深,语言简练通俗而富于形象性,令人仿佛看到这位贤主人殷勤地拉着干誉、才卿入座。还“更尽杯中酒”,一方面见出主人殷勤劝饮,犹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所说的“劝君更净杯酒”;一方面也显出词情的豪放,如欧阳修《朝中措》中所写的“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结尾二句写得最为婉转深刻,曲折有味。古代达官、名士饮酒,通常有侍女或歌妓侑觞。此云“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美人”即指侍女或歌妓而言,意为美人愁眉不展,即引起我不欢。其中“酒阑时”乃此二句之规定情境。酒阑意味着人散,人散必将引起留恋、惜别的情怀,因而美人为此而敛起蛾眉,词人也因之受到感染,故而设身处地,巧语宽慰,几有同其悲欢慨。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6-157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095-1096

měirén ·hòutónggāncáiqīngzhìjiǔláiqínhuāxiàzuò

mèng sòngdài 

luòhuāzuòfēngqián yòusònghuánghūn xiǎoláitíngyuànbàncánhóng wéiyǒuyóuqiānzhàng juànqíngkōng 
yīnqínhuāxiàtóngxiéshǒu gèngjìnbēizhōngjiǔ měirényòngliǎnéméi duōqíngnài jiǔlánshí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白衣裳凭朱阑¹立,凉月²(suō)西³。点鬓(bìn)霜微,岁晏(yàn)知君归不归?
译文:身着白色华裳靠在朱红色的围栏,秋月慢慢向西落去。点染两鬓,已经发白,一年将尽,不知道君还能不能归来呢?
注释:采桑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¹朱阑:即朱栏,朱红色的围栏。²凉月:秋月。³趖西:向西落去。趖:走,移动。⁴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¹还稀。一味相思,准拟²相看似旧时。
译文:天已经很晚,还在苦苦等待传递书信的大雁,音信寥寥。仍是那份牵念,希望再见面时我们可以如同旧时那样。
注释:¹尺素:书信。²准拟:料想、希望。

  此词上片写自己在月夜凭栏远望,思念友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在思念中微蕴年华凋零的身世之感。白衣朱栏,色彩明艳,形象鲜明。细品这词,颇有意味,善于用典的纳兰,仍旧在短词之中,巧妙化用了前人的语句。词中上片的首句就是取白明代王彦泓的《寒词》十六之一,文曰:“从来国色玉光寒,昼视常疑月下看。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栏干。”

  下片借以大雁这一意象来抒发苦等书信的一味相思。大雁有典,取自《汉书·苏武传》。因而有了鸿雁传书一说,大雁这个意象也在诗歌中蔓延起来。文人写雁,用以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思。最后,末句引用宋时晏几道《采桑子》:“秋来更觉销魂苦,小字还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秋来销魂之苦,苦之深,思之切,叫人乱了心绪,坐想行思,怎也无法躲避开这纷乱的回忆,对故人的相思。怎得想看似旧时,怀念过去之人深切苦楚,可如何能回到旧时的时光,不再为这时光渐远而伤怀叹息?恐怕时光的脚步还是听不见他心底恰似痴狂的呐喊,无法让他如愿穿梭回到过去。
 
  “一味相思”是这首词主旨,全词围绕此句展开二词平语浅,文不甚深,但是行文流美深婉,刻画细腻。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家庭书架 纳兰词:南海出版公司,2013.10:第337页
2、 聂小晴编著.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1:第228页

cǎisāng ·báichángpíngzhūlán

lánxìng qīngdài 

báichángpíngzhūlán liángyuèsuō西 diǎnbìnshuāngwēi suìyànzhījūnguīguī 
cángēngduànchuánshūyàn chǐhuán wèixiāng zhǔnxiāngkànjiùshí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南山¹崔崔²,雄狐绥(suí)³。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hé)又怀止?
译文: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缓步独行。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
注释:¹南山:齐国山名,又名牛山。²崔崔:山势高峻状。³绥绥: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⁴有荡:即荡荡,平坦状。⁵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⁶由归:从这儿去出嫁。⁷止:语气词,无义。⁸曷:怎么,为什么。⁹怀:怀念。一说来。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葛屦(jù)¹五两²,冠緌(ruí)³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译文: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
注释:¹屦: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²五两:五,通“伍”,并列;两,“緉”的借省,鞋一双。³緌:帽带下垂的部分。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⁴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⁵从:相从。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yì)¹麻如之何?衡从²其亩³。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鞫(jū)止?
译文: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
注释:¹蓺:即“艺”,种植。²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³亩:田垅。⁴取:通“娶”。⁵告:一说告于祖庙。鞫:穷,放任无束。

  作者开篇描写雄狐对伴侣的渴望,用意在于影射齐襄公对文姜的觊觎之心。作者以南山和雄狐起兴,展示出一种高远深邃的画面:山高树茂,急切的雄狐四处穿梭,叫声连连。不仅把诗的背景拉得极其宏大,让人感到诗作肯定包含丰富的所指,又将齐襄公渴切的思想状态描摹殆尽,让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章末,又用反问进行了讽刺:“既然已经出嫁了,为什么还对那段私情念念不忘呢?”即是在问文姜,也是在问齐襄公,一箭双雕,意味深长。

  第二章还是诉说前事,但在表达上更进一步。作者影射齐襄公和文姜乱伦的无耻行为时,从寻常事物人手,描述鞋子、帽带都必须搭配成双,借以说明世人都各有明确的配偶,所指明确而又表达隐晦,既达到讽刺对象的效果,又显得不露端倪一后半部分与第一章相似,使情感力度得到更深一步加强。

  第三、四章转换角度,发表对鲁桓公的议论:作者成功运用“兴”的手法,以种麻前先整理田地、砍柴前要先准备刀斧这些日常劳动中的必然性,来说明娶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进一层针砭实际,说明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无法做文姜的主。放任她回娘家私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被搁浅、践踏,显得庸弱无能,文姜的无视礼法、胡作非为也跃然于纸上。

  这首诗的风格同《诗经》十五国风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一样,是一首群众创作的民歌,其特点也是每一章节除少数词语略作更换外,基本的语词句法都是相同的,特别是每章的最后二句,句法语气完全一样,只有一二个字的变化,其含义也相似或相近。这正是便于反覆咏唱,易于记忆吟诵,寓意比较单纯的民歌式作品。此外,从这首诗里,也反映了男女婚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封建礼教,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参考资料:
1、 沐言非编著,诗经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2,第160页

nánshān

míng xiānqín 

nánshāncuīcuī xiōngsuísuí dàoyǒudàng yóuguī yuēguīzhǐ yòuhuái怀zhǐ 
liǎng guānruíshuāngzhǐ dàoyǒudàng yōngzhǐ yuēyōngzhǐ yòucóngzhǐ 
zhī héngcóng zhī gào yuēgàozhǐ yòuzhǐ 
xīnzhī fěi zhī fěiméi yuēzhǐ yòuzhǐ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为之,拙亦宜然。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谅闇之际,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阅自弱冠涉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之效也。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曰:“拙于用多。”称多者,吾岂敢;言拙,则信而有徵。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其辞曰:
岳读《汲黯¹传》至司马安²四至九卿,而良史³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为之,拙亦宜然。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¹⁰其人也。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¹¹,为河阳、怀¹²令,尚书郎¹³,廷尉平¹⁴。今天子谅闇¹⁵之际,领太傅主簿¹⁶,府主¹⁷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¹⁸,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阅自弱冠¹⁹涉于知命之年²⁰,八徙官而一进阶²¹,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²²²³有遇,抑亦拙之效也。昔通人²⁴和长舆²⁵之论余也。固曰:“拙于用多。”称多者,吾岂敢;言拙,则信而有徵。方今俊乂²⁶在官,百工惟时²⁷,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²⁸在堂,有羸老²⁹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³⁰,而屑屑³¹从斗筲³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³³之分,庶浮云之志³⁴,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³⁵足以代耕。灌园鬻³⁶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³⁷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其辞曰:
译文:我曾经读《汲黯传》,看到司马安四次进入九卿中称他善于钻营为宦时,没有不放下书而感慨叹息的。说:唉!确实有人善于钻营为官,也有人拙笨不善为宦。可是我常常认为士人活在世上,不像道德高尚的人一样,不露行迹,精微灵通,而一定要建功立业,将一生为世所用,因此凭借忠诚,履行信义以增进仁德,外修文教内修诚实,以居家立业。我少年时在乡里就有声誉,得到司空右尉府的任命,所奉侍的主人,就是太尉鲁武公贾充。后来被举秀才做了郎。待到世祖武皇帝时,又被任命为河阳、怀县的县令、尚书郎、廷尉平。在天子居丧之际,任太傅主簿。府主杨骏伏诛后,被除名为民。不久又复官,任长安令,升迁为博士,因母亲病重,未来得及向皇帝谢恩就走了,而被免官。我从少年时步入仕途,到现在已经进入知命之年,其间曾八次调动官职,一次升级,两次免职,一次被除名,又有一次授职而未谢恩,三次升迁。虽能使仕途通畅并获机遇,也不过是一个不善为宦者努力争取的结果罢了。从前博学多才的和峤曾议我,坚持说我“虽不善于为官,却多有才华”。说我有才华,我岂敢接受;说我笨拙不善为官倒是确有实证。如今贤俊之士为官,众官都赶上好时候,像我这样笨拙之人,便不再企念恩宠仕宦的事情了。太夫人在堂上,年老体弱,我又怎么敢不孝顺父母,因卑微的官职而忙碌呢?因此,我恪守知止知足的本分,收敛起富贵的念头,在乡间盖房植树,过起逍遥自在的生活。池塘的鱼,足以供我垂钓,舂米为税足以使我耕田,灌园卖菜,用以供给早晚的饭食;牧羊囊乳用以供给伏腊祭祀的费用,孝顺父母,友善兄弟,这也是不善为政者之为政啊。于是我作《闲居赋》,用以歌咏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其内容为:
注释:¹汲黯:汉代大臣。字长孺,濮阳人。被汉武帝誉为社稷之臣。²司马安:汲黯姊子。《汉书·汲黯传》谓其“为人谗佞,善事上下,故四至九卿之位”。³良史:指班固。⁴巧宦:善于钻营谄媚的官吏。出自《史记》。⁵无轨:没有痕迹。⁶微妙玄通:深不可识。⁷效:致力。⁸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⁹司空、太尉:均为官名,此指贾充。¹⁰太宰鲁武公:指贾充。贾充封鲁公,死后赠太宰,谥武公。¹¹世祖武皇帝:指晋武帝司马炎。¹²河阳、怀:均为古县名。¹³尚书郎:官名。¹⁴廷尉平:为廷尉属官。¹⁵谅闇:指帝王居丧。¹⁶太傅主簿:太傅属官。¹⁷府主:指杨骏,时为太傅,委任潘岳为太傅主簿。¹⁸博士:官名,西晋时负责国子学的教学。¹⁹弱冠:指二十岁时。²⁰知命之年:指五十岁。²¹一进阶:指由怀令升为尚书郎。²²通:指处境顺利,做官显达。²³塞:指时运不济。²⁴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²⁵和长舆:和峤,字长舆,晋武帝时累迁中书令,惠帝时官太子太傅。²⁶俊乂:有才德贤能的人。²⁷百工惟时:言政无非。百工,百官。时,善。²⁸太夫人:潘岳对他母亲的尊称。²⁹羸老:老弱。³⁰色养:以愉悦的容颜,尽孝养侍奉之道。亦泛称尽孝。³¹屑屑:忙碌不定貌。³²斗筲:此指微薄的待遇。³³止足:谓知止知足,不求名利。出自《老子》。³⁴浮云之志:谓鄙视不义而富贵。出自《论语》。³⁵舂税:晋朝有势力人家霸占水利造水碓,替别人舂米取酬,称为舂税。潘岳《闲居赋序》说他住在园里卖鲜鱼、蔬菜和羊酪,并收舂税,一家人生活舒适。³⁶鬻:卖。³⁷伏腊:古代在夏天的伏日和冬天的腊日举行的两种祭祀。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道余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倍京沂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究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归,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敝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泉,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秪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枨枨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教无常师,道在则是。胡髦士投绂,名王怀玺,训若风行,应犹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道余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倍京沂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究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归,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敝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泉,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秪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枨枨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教无常师,道在则是。胡髦士投绂,名王怀玺,训若风行,应犹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译文:自豪地诵读古代的典籍,遵循圣贤的大道前进。虽说我厚颜,但还是内心有愧于宁武子和蘧伯玉。邦有道我没有出仕,邦无道我也不肯装愚,真是四智不足而笨拙有余。因此,我退官闲居在洛水之滨。寄身于逸民,名列于下士。这里靠近京城,上溯伊水,面向城郊而背靠集市。浮桥连结两岸,可以直接跨越洛水。灵台雄伟地耸立着。它观测天象的奥秘,推究人间的变化。西边有兵车和禁军的营房,黑色的帐篷和绿色的旗帜。有豁子、巨黍这样的良弓,也有用一个板机引发的连弩。炮石在雷鸣般的响声中抛起,同时射出无数的飞蛊箭。它们可以随时开赴战场,显示了皇家的威武。东边有明堂辟雍,清明庄严,宽敞安静。四周树林掩映,流水环绕。追遵孝道从孝敬父亲作起,遵奉晋文王以配祀上天。尊敬祖先和上天以阐明顺应天道,扶养三老五更以表示崇敬老人。至于冬去春来,寒冷的阴气消除,温暖的阳光遍及大地,天子则将举行柴燎,郊祀祭天敬祖以展示孝义。张设钧天之乐,准备千乘万骑。人们都穿着整齐的黑色的祭服,管笛奏起响亮的音乐。多么辉煌!多么盛大!这便是壮观的礼容和无比富丽的王家制度。国学和太学也都设在这里,两处的屋宇规模一致。右边的国学延请的是贵族子弟,左边的太学接纳的是贤良的士人。两处都生徒众多,身通儒术的人,济济一堂。有的已经有所成就,有的更进入了高深的境界。他们学无常师,以学道为是。因而使得俊杰之人弃官读书,王侯们怀揣印玺前来就学。这里的教化犹如吹过的风,被感召的人如同风中的草,即刻倾心而倒。这里便是最可居住的仁义之乡,也就是孟母三迁所要寻找的地方。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溧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耀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延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溧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耀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延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译文:于是我定居在这里,建筑了房屋,开掘了池塘。杨树的倒影映到池水里,芬芳的枳树结成篱墙。游鱼在水中出没,荷花盛开。竹木繁茂,挂满名贵的果实。有大谷的张公梨,有梁侯的乌稗柿,有周文王的弱枝枣,有房陵仙人朱仲的李子。三种桃分别是樱桃、山桃和胡桃,还有红白两色的沙果。珍贵的石槲、葡萄,果实磊落,长蔓曼延。梅、杏、郁李之类,繁茂的枝叶点缀着美丽的花朵。鲜花与果实互相映照,真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美。菜则有葱、韭菜、大蒜和芋头,青笱和紫姜。堇、荠香甜可口,辛菜香菜多么芬芳。背阴地生着囊荷,向阳处长起豆慧。绿葵沾着露水,白避带有寒霜。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疴有痊。于是席长筵,列孙子,柳垂荫,车洁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绿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退求已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疴有痊。于是席长筵,列孙子,柳垂荫,车洁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绿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退求已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译文:每当暑气消退的凉爽秋日,或是寒风过后和煦的春天,一场小掰之后,天朗气清。太夫人坐上轻车,可以在家园周游,也可以到远处去观赏京城的近郊,身体由于行走而舒适,吃的药物也因为活动丽发挥了效力。饭量确。所增加,旧病也痊愈了。摆上长长的筵露,子孙们列坐。车子停在柳阴下。采摘了园中的精美水果,打捞了池里的红色鲤鱼。有时候在树林中摆宴,有时候在水边举行禊祭。头发花自的兄弟,和年幼的孩子们,都举杯敬祝太夫人万寿。大家为老人的长寿而欢喜,也为老人的年迈而担心,举杯祝寿之后,太夫人面色和悦。于是,丝竹演奏,大家劝酒痛饮。顿足跳起舞来,高声唱歌。真是“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回过头来自己反省,的确是才识低下没有什么作为。于是,我却遵奉古人周任的名言,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做官。结果是连自身都几乎不保,还哪里谈到与古代的明哲相比。现在只好信仰道家的众妙玄虚,断绝官场的思念,闲居游乐而度过平庸的一生。

  这篇赋作者总结自己三十年的做官经历,表现了闲居的乐趣。全赋以华丽辞藻的铺排和名人典故的罗列见长,句式以四言为主,又杂以五言、六言、三言,既有骈偶句又杂有散句,参差有致,富于变化。

  作者总结自己做官经历:八次调换岗位,一次提升官阶,两次被撤职,一次被除名,一次没就任,三次被外放。潘岳投身政治,“卷入党争”泥足深陷,是由他的家世和社会关系所决定。门阀士族、婚宦关系,潘岳入仕,势所必然。投身权臣、贾充门下、贾充死后、依附杨骏。“骏败亡”,侥幸免。贾氏故吏、权过贾谧。作者从个人三十年的宦海浮沉中看到自己是个拙者。

  这篇赋开头写道:“有道余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背京沂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回想三十年的官场沉浮,便觉索然无味,而闲居的生活则充满了亲情友情。作者幻想有这样一个生活环境:“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溧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耀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延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居所有池塘,池边有杨树,池中有鱼儿出没,还有荷花荡漾,庭院中竹木郁郁葱葱,各种灵果参差不齐,各类蔬菜茂密生长。在这样的庭院里,住着四季融洽的人家:“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疴有痊。于是席长筵,列孙子,柳垂荫,车洁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绿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得上此种快乐,这样的生活谁人不向往,但是,它只能是一个梦。梦醒之后还得回到现实,所以在作了《闲居赋》之后作者继续在官场上周旋。作者对闲居生活的向往喜爱之情充满在字里行间,不能说他的这种情感是假的,做出来的。他在官场拼了几十年,累了倦了的时候,幻想有这样一种美好的生活,也是人之常情。认为他言行不一的观点,是对他心态的考虑过于简单化的一种判断。其次,这样的生活也算不上高情千古。赋中更大段地对灵果菜蔬的一一罗列,多少可以窥探到作者对世俗之物的难以忘怀。

  此赋以华丽辞藻的铺排和名人典故的罗列见长。其句式以四言为主,又杂以五言、六言、三言,既有骈偶句又杂有散句,参差有致,富于变化,表达了作者闲居的乐趣。潘岳善于描绘景物,以景托情。此篇通过绚丽而鲜美的景物描写,来表现他的乡居情趣和对闲居的向往,情韵显得轻敏、流利而清秀。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541-547
2、 巨 才.辞赋一百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84-86
3、 梁晓云.魏晋散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3-10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