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登岘(xiàn)¹,凭高²(tiào)(xiāng)³
译文:登临岘山顶,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
注释:¹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²凭高:登临高处。³襄中:指襄阳城一带。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¹
译文: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
注释:¹“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而又动望的,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弄珠见游女¹,醉酒怀山公²
译文: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西晋时的征南将军山简。
注释:¹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²山公:即山简。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感叹发秋兴¹,长松鸣夜风。
译文: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注释:¹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临岘山顶,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

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

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西晋时的征南将军山简。

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注释

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

凭高:登临高处。

襄中:指襄阳城一带。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

“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而又动望的,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

山公:即山简。

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1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染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迥眺。
冻水¹消痕²,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³淑景,烟和露润,偏染长堤(dī)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jiǒng)(tiào)
译文:冰雪融化得无影无踪,晨风让人感觉暖意无比,东郊道路两旁满眼春光。阳光温暖,景色宜人,调和滋润的云露,尽郊长长堤岸上那无边的芳草。失群的孤雁忧戚的往回飞去,江水和天边连成一线,杳杳幽远。远山已改变了原有的颜色,用尽目力远望千里之外的山峰,犹如淡扫娥眉。静静的凭靠着高楼的栏杆,我独自远眺。
注释:¹冻水:冰水。²消痕:这里是融化的意思。³迟迟:舒和的样子。⁴淑景:日影,此指春天的阳光。景,通“影”。⁵断鸿:失群的孤雁。⁶杳杳:悠远。⁷危樯:高耸的桅杆。⁸迥眺:远望。
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榭,烂漫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sháo)¹偏早。想帝里²看看,名园芳榭(xiè),烂漫³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nèn)、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译文:春天的到来引动了我多少忧伤、苦闷的心怀。想一想何处明媚的春光来得最早,那帝都的著名园林、高台香榭,想来已渐渐是草木茂盛、莺啼花开的春日好景色了。追忆往日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有过多少次的连日饮酒听歌,千金买笑啊。离别之后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辜负了多少美好岁月啊!
注释:¹韶阳:春光。²帝里:帝京,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³烂漫:色彩鲜丽。⁴继日恁:天天如此。⁵量金:用量器计量黄金,喻不惜重价。⁶买笑:指狎妓。

  这是一首羁旅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极写春日的阳和之景。以“冻水消痕”、“晓风生暖“的四字骈偶句开始,写出早春典型景物:冰雪融消,晨风送暖。骈偶句的运用显现出铺排的效果,再接“春满东郊道”一个单句托住,由水而风而郊野长道,水陆上下遍布浓浓香气。三句中,一“消”、一“生”、一“满”,三个动词显现了变化中的动态。“迟迟淑景”和“烟和露润”又是两个四字短句,却不用对偶,与开篇同中有异,概写春阳的和暖,烟岚的和润,渲染了早春的气氛,再以“偏绕长堤芳草”一句实景作为承接, 长堤一线,芳草染绿,“偏绕”二字表现长堤春草正承受着春阳与烟露的恩泽,万物与造物者融洽为一体。“断鸿”二句,场景从远远的长堤提升至广袤的天空。鸿雁北归又是一个典型的早春之景,天边时隐时现的一点归飞鸿雁的身影,更衬出江天的悠远无尽。“遥山”三句,白远天而至远山,以拟人笔法写早春刚刚染上新绿的远山如美女“淡扫”的“妆眉”,极尽闲雅秀逸之态。结句之“目极”二句说以上所绘早春阳和之景并非词人春游所历,而是他“闲倚危楼”、“目极千里”、“迥眺”之所见。

  春景如此秀美诱人,词人却无意来游,此中必有缘故。景中所绘“断鸿”这一意象隐隐透露了一点信息。北归的大雁总是排成整齐的雁阵,而词人却偏偏选择一只失群的孤雁,这孤雁为下片所抒情感埋设了一个伏线。

  过片换头“动几许、伤春怀抱”一语,由“动”字领起,承上启下,上片春景所引动的却是游子的“伤春怀抱”。这一语是全词情感气氛陡然大变的关键词。这关键词与上片的“断鸿”意象幽隐地暗暗相连,“断鸿”正是词人自身形象的喻托。此语中“伤春怀抱”四字亦可作为此词的“词眼”,全词所抒正是词人的“伤春怀抱”。

  于是以下由“念”、“想”、“追思”引领出自己“伤春怀抱”,逐层铺叙。词人所“念”者乃“何处、留阳偏早”。所谓“何处”,即词人现今所在之处,词人偏说“何处”,化实为虚,正是游子他乡情感的流溢。“韶阳”本是美好的艳阳春色,人所共爱,词人却怪它偏偏来得这样早,正是游子伤春之情使然。词人所“想”者乃“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帝都的春日胜景用墨虽不多,但绚丽多姿,繁华热烈,对比眼前的素雅春色,自是别有一番诱人的风光,它强烈地吸引着沉迷市井生活的柳永。词人所“追思”者乃是“往昔年少”的放浪生活。他由帝都的繁华而追思起年少时的欢乐,那时是日以继日地“把酒”、“听歌”、“买笑”,挥金如土,对比今日的“断雁”情状,自然“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又是两个四字骈偶句,与开篇的一组骈偶句遥相照应,依旧显现着铺排的效果。这种生活尽管不足取法,但对柳永来说,却是他对仕途失意的一种抗衡。而直到他作下此词的时候,仕途仍是蹭蹬,岁月依旧题跎, 却连这种抗衡带来的些许心灵慰藉也不可得了。经过“想”、“念”、“追思”这三层铺叙之后,终于逼出了煞拍之“别后暗负,光阴多少”,嗟叹岁月的流逝,为辜负了青春年华而暗暗心伤。此时此刻,词人内心的失落,痛楚早已盖过了眼前的一片春色。

  柳永的词惯写羁旅愁情,但多各具面目,并不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此词以美景引愁情,以往昔的热烈反村眼前的冷寂,在抒情上又以上片深幽的蕴蓄与下片痛快的倾吐形成鲜明比照。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204-206
流落经年别,平安只信通。
流落经年¹别,平安只信通。
译文:在外地漂泊已经许多年了,平安的消息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
注释:¹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宦情元自薄,春色为谁浓。
(huàn)¹元自薄,春色为谁浓。
译文:我做官的志趣本就淡泊,眼前的春色是为了谁而一片浓艳呢?
注释:¹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抚字愁眉上,青红醉眼中。
抚字愁眉上,青红醉眼中。
译文:是为了抚平我愁眉上紧锁的川字吧,这片红绿交映的春光映入眼中,让人心神陶醉。
著诗无好语,还往负筠筒。
著诗无好语,还往负筠(yún)筒。
译文:我想写一首诗,来怀念这段时光,却想不出好的句子,写成的诗句,只好丢到了竹筒中。

guānkuàng--chóu

liúluòjīngniánbiépíngānzhǐxìntōng

huànqíngyuánbáochūnwèishuínóng

chóuméishàngqīnghóngzuìyǎnzhōng

zheshīhǎoháiwǎngyúntǒng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¹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绕筇枝数鹳巢。
注释:¹行药:服药后,散步以宣导药力。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¹。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注释:¹寮:小屋。
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¹高寅²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注释:¹乾:西北方。²寅:东北方。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放船¹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³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注释:¹放船:让船在水上漂行。这里是乘船在水面上划行的意思。²开:一本作“闲”。³奇寒:严寒,特别寒冷。 ⁴ 凝:这里指结冰。⁵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⁶珠玉碎:这里形容竹篙触到水面上的冰凌发出的响声,好像敲击碎珠玉的声音。⁷不知:殊不知。这里含有“这才知道”的意味。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拨雪挑来踏地菘¹,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注释:¹菘:俗称白菜。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榾柮¹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注释:¹榾柮(gǔduò):截断的木块、劈柴。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¹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注释:¹廛居:住在城市。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村巷冬年见俗情¹,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注释:¹俗情:乡里交情。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初晴,在湖面上乘船漂行时看到的景象。诗的大意说: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到了晚间,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已凝结成一个寒冷的冰块儿。船舱外面传来撑船的竹篙碰碎湖面上的冰凌声,宛如敲碎了珠玉一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才知道,湖面上都已结冰了。

  这首诗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湖山雪景图。画中有人物,有风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描写,把冬季严寒的意境刻画了出来,是描绘冬景诗中的妙品。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山光¹忽西落,池月²渐东上³
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注释:¹山光:傍山的日影。²池月:池边的月色。³东上:从东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散发乘夕凉,开轩¹卧闲敞(chǎng)²
译文: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注释:¹开轩:开窗。²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译文: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欲取鸣琴弹,恨¹无知音赏。
译文: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注释:¹恨:遗憾。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 一作:终)
感此¹怀故人,中宵²³梦想。(中 一作:终)
译文: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注释:¹感此:有感于此。²中宵:整夜。³劳:苦于。⁴梦想:想念。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光:山上的日光。池月:即池边月色。开篇两句是说,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他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对此表现出一种纳凉时的满足的心理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轩:窗。三、四句是说,披头散发今晚正在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享受着清凉的感觉。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荷花发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两句是说,清风徐徐发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发”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一时叹为清绝”(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这两句是说,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在如此悦耳清心的夏夜,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了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是一种古雅平和的乐器,适宜在恬淡闲适的心情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状态,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因鸣琴而牵惹起一阵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由境界的清幽绝俗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来,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对友人的怀念上来。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两句是说,想到这里不免怀念起故友,只能在半夜里梦想异常。

  此诗,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许多惆怅。这种怀念故人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在梦中会见了自己的好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的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层递自然,由景及意达到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7-78页 .

xiànántínghuái怀xīn

mènghàorán tángdài 

shānguāng西luò chíyuèjiàndōngshàng 
sànchéngliáng kāixuānxiánchǎng 
fēngsòngxiāng zhúqīngxiǎng 
míngqíntán hènzhīyīnshǎng 
gǎnhuái怀rén zhōngxiāoláomèngxiǎng  (zhōngzuò zhōng )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扫除茅舍涤(dí)尘嚣(xiāo),一炷清香拜九霄。
译文:(旧岁将尽,新岁伊始)打扫屋舍,洗去往日的尘埃,燃一柱清香,祭拜天地。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万物迎春送残腊¹,一年结局在今宵。
译文:世间万物都在告别残冬,迎接新春的到来。过了今晚,一年就结束了。
注释:¹残腊:残冬。古时农历十二月为腊月。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jiāo)¹
译文: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声音。
注释:¹颂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译文:农夫已经预先知道明年是个丰收年了,因为冬天的瑞雪还没有融化完。

chú

dài sòngdài 

sǎochúmáoshèchénxiāo zhùqīngxiāngbàijiǔxiāo 
wànyíngchūnsòngcán niánjiézàijīnxiāo 
shēngpénhuǒlièhōngmíngzhú shǒusuìtíngkāitīngsòngjiāo 
zhīnóngshìhǎo sāndōngruìxuěwèiquánxi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