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¹曰:“学而时习²之,不亦说(yuè)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注释:¹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²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³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⁴愠:生气,发怒。⁵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曰:“吾¹²三省(xǐng)³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注释:¹吾:人称代词,我。²日:每天。³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⁴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⁵忠:竭尽自己的心力。⁶信:诚信。⁷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¹而志于学,三十而立²,四十而不惑³,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注释:¹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²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³惑:迷惑,疑惑。⁴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⁵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⁶从心所欲:顺从意愿。⁷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¹,思而不学则殆(dài)²。”《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注释:¹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²殆: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¹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²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注释:¹箪:古代用来盛饭食的圆形竹器。²堪:能忍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知之¹者不如好(hào)之者²,好³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注释:¹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仁德。²者:代词,……的人。³好:喜好,爱好。⁴乐:以……为快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¹,曲肱(gōng)²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³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注释:¹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²肱:这里指胳膊。³于:介词,对,对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¹。择其善者²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注释:¹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²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在川上¹曰:“逝²者如斯³(fú),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注释:¹川上:河边。²逝:往,离去。³斯:代词,这,指河水。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子曰:“三军¹可夺²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注释:¹三军:指军队。²夺:改变。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¹,切问而近思²,仁³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¹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²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³仁:仁德。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有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有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有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有不有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有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lúnshíèrzhāng

kǒng xiānqín 

yuē  xuéérshízhī yuè yǒupéngyuǎnfānglái  rénzhīéryùn jūn   xuéér 

zēngyuē  sānxǐngshēn wèirénmóuérzhōng péngyǒujiāoérxìn chuán   xuéér 

yuē  shíyǒuérzhìxué sānshíér shíérhuò shíérzhītiānmìng liùshíérěrshùn shíércóngxīnsuǒ    wèizhèng 

yuē  wēnérzhīxīn wèishī   wèizhèng 

yuē  xuéérwǎng érxuédài   wèizhèng 

yuē  xiánzāi huí dānshí piáoyǐn zàilòuxiàng rénkānyōu huígǎi xiánzāi huí   yōng 

yuē  zhīzhīzhěhàozhīzhě hàozhīzhězhīzhě   yōng 

yuē  fànshūshí yǐnshuǐ gōngérzhěnzhī zàizhōng érqiěguì yún   shùér 

yuē  sānrénxíng yǒushīyān shànzhěércóngzhī shànzhěérgǎizhī   shùér 

zàichuānshàngyuē  shìzhě shězhòu   hǎn 

yuē  sānjūnduóshuài duózhì   hǎn 

xiàyuē  xuéérzhì qièwènérjìn rénzàizhōng   zhā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箪:古代用来盛饭食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喜好,爱好。

乐: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这里指胳膊。

于:介词,对,对于。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川上:河边。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仁:仁德。

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猜您喜欢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倡楼¹启曙扉(fēi)²,杨柳正依依³
译文:曙色中倡楼的门窗打开了,杨柳正随风摇摆,依依可爱;
注释:¹倡楼:倡优所住楼房。²曙扉:曙光之门扉。³依依:依稀貌;隐约貌。依恋不舍的样子。
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莺啼知岁隔¹,条变²识春归。
译文:黄莺儿啼叫知道又隔了一年,柳条变绿才意识到春天回归了;
注释:¹岁隔:年岁之隔开。²条变:枝条变色。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
露叶凝愁黛,风花¹乱舞衣。
译文:露珠凝聚在叶子上就如同我紧皱的眉头,风中花瓣飘舞拂动了我的衣裳;
注释:¹风花:风中的花。喻情事也。
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攀折聊将寄¹,军中音信稀。
译文:折根柳枝姑且寄出去,因为军中的来信非常稀少。
注释:¹聊将寄:聊以将此寄出。

zhéyángliǔ--zhàolín

chànglóushǔfēiyángliǔzhèngyīngzhīsuìtiáobiànshíchūnguī

níngchóudàifēnghuāluànpānzhéliáojiāngjūnzhōngyīnxìn

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
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¹
译文:我走到了溪水边,凭倚着石栏;心中的思潮难以表达,只觉得四周阵阵清寒袭人。
注释:雁荡:山名,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宝冠寺: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¹云:说。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译文:那桥下哗哗流淌的泉水,多半是山洞里的白云化成。
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
欲住逢(féng)年尽,因吟过夜分¹
译文:我多想在这里住上一阵子,可又正逢一年将尽,对着这美景留恋忘返,再三吟咏,不知不觉已过了夜半时分。
注释:¹夜分:夜半。
荡阴当绝顶,一雁未曾闻。
荡阴¹当绝顶²,一雁(yàn)未曾闻³
译文:山顶的小湖是如此地寂静,连栖息的大雁,也一声不吭。
注释:¹荡阴:阴寒之气回荡弥漫。²绝顶:最高的山顶。³一雁未曾闻:雁荡山上有雁湖岗,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秋天时鸿雁常来栖宿。这句意谓天寒,雁已离去。

  宝冠寺是雁荡山四大名刹之一。雁荡山以瀑布奇峰著名,这首诗打破常规,题目是题宝冠寺,重点不写雁荡的峰岩瀑布,甚至无一字写到寺庙,只是描绘环境的幽静,突出自己的心灵感受。

  诗开门见山,首联就把自己置身在山寺中,写环境,抒感受。诗说自己漫步在寺内,在流水边驻足,凭倚着石栏杆,只觉得有一股说不出的清寒。清寒是人对外部气候的感受,没有什么难以表达之处,诗人说“不可云”,是因为山中寒冷,又逢岁暮,自然寒气逼人,这不是诗人唯一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如此幽寂的环境,使诗人心中产生了另一种清寒的感受,这感受很复杂,是淡泊名利、陶洗心境、出世达观等种种感受的总和,因此不可名状,难以叙述概括,只能用“不可云”三字来代表。虽然“不可云”,但必要抒发,诗接着便巧妙地借景达意,说眼见桥下流来清寒的泉水,想到其源头,抬头观望,岩洞谽然,由此便推测流水的清寒,是因为它是石洞中的云朵所化。这样写,境的清寒与人的高洁全都予以表露了。这种表现方法,就是历来诗家所说的“不写之写”,“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元好问《论诗》),不明白说,让读者自己品味。也达到了司空图《诗品》含蓄的标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三、四联仍然用前两联手法,一联抒情,一联以景蕴情。环境如此岑寂,诗人的情怀如此淡泊,境与情吻合无间,诗人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留恋忘返的心情。第三联明白说出自己的情感,在表现时先抑后扬,出句说自己想在这里住段时间,可是正逢年末,非得回家去;因为不能住下的遗憾,对句便写自己在幽阒的环境中反复吟咏,不知不觉到了半夜。这样写,又回照了上文。尾联以景色来反衬心情的淡泊。雁荡山顶有湖,四季不干,是越冬大雁栖息的所在,雁荡山即以此得名。诗写听不见一声雁鸣,是实事,同时用以突出夜深时万籁俱静的场面。诗人在这样的深夜尚不回去,他的胸怀就自然可知了。

  诗的第二联“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是众口传颂的名联。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由水的寒想到高处的寒,由高处又想到云与水的关系,从而把两者相联系,表现那一特定环境与特定心情,赵师秀对云水之间常常产生通感,喜欢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场景,或硬把它们相互联系,如他在另一首名作《薛氏瓜庐》中写道:“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诗这联,元方回《瀛奎律髓》曾指出是参考了唐杜荀鹤的“只应松上鹤,便是洞中人”句,这是从构思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从赵师秀喜在云与水上做文章的角度上看,诗更接近于武陵《赠王隐人》“飞来南浦水,半是华山云”句。赵师秀以苦吟出名,他曾经对人说:“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未如之何矣。”(宋刘克庄《野谷集序》)他在写这联诗时,极有可能受到杜荀鹤、于武陵诗的启发。

  赵师秀曾经选贾岛、姚合诗为《二妙集》,他的这首诗的风格即近似贾岛、姚合,诗面不用典故,写景造境简易平淡,结构严谨,意境清瘦,琢磨锻炼得不露痕迹。“永嘉四灵”的诗讲究雕镌后的归真,即纯用白描手法,绘景写情,虽然气格有些局促,但在当时江西诗派踔厉诗坛的情况下,无疑是给沉闷中注入了新鲜空气。赵师秀在“四灵”中成就最高,这首诗又是他的代表作,从此可以窥见“四灵”诗风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王永照 朱刚注.宋诗一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36

yàndàngbǎoguān--zhàoshīxiù

xíngxiàngshílánqīnghányún

liúláiqiáoxiàshuǐbànshìdòngzhōngyún

zhùféngniánjǐnyīnyínguòfēn

dàngyīndāngjuédǐngyànwèicéngwén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fén)¹
译文: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注释:¹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心绪(xù)¹逢摇落²,秋声不可闻。
译文:心绪伤感、惆怅,又恰逢落叶飘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注释:¹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²摇落:树叶凋零。

  这首五绝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这前二句是说,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黄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前二句显然化用了《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的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同时也不难使人联想到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点破,留给读者自行理会。然而题目却点出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到震惊的。难道这是由于个人的原因遭遇而被震惊了吗?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在一生中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外放。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义是复杂的。总的说来,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后二句是说,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为了使读者体会这种心情,诗人在后二句便明确的加以说穿了。“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战国楚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用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2-63 .

fénshàngjīngqiū

tǐng tángdài 

běifēngchuībáiyún wànfén 
xīnféngyáoluò qiūshēngwén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shēn)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tāo)
译文:她肩细若削成,几乎纤丽到了难以承受数条丝带的地步。
注释:琵琶: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侁:行貌。肩如削: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胜:禁得起。绦:用丝编织的带子。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tán)(cáo)
译文:身上独特的香味依然留在琵琶的凤尾里,琵琶上架弦的格子里也还残留着她怀抱时的余温。
注释:天香:芳香的美称。凤尾:指琵琶上端安放弦柱的部位,其形如凤尾。檀槽:琵琶上架弦的格子,以檀木做成。后也用以代指琵琶。

  这是作者为悼念亡妻昭惠皇后周娥皇而作的悼亡诗。此诗写出了作者见物思人,回忆起妻子生前弹琵琶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之情。全诗巧用想象、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描写细腻,生动感人。

  首琵琶是周后的公公李璟赠给周后的,是李璟对儿媳超凡绝伦的弹奏艺术的奖赏,是周后生前的心爱之物。其次,它是周后临终前赠给丈夫李煜的绝别之物,是周后音容笑貌的化身,李煜对此珍重异常。

  看见爱妻生前喜欢的琵琶,李煜自然就想到爱妻生前演奏琵琶的模样,她肩细如削,身上的丝带索索作响,让人沉醉。“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这两句对妻子弹奏琵琶的描写十分细腻,犹如人在眼前,琵琶声声声入耳。

后两句诗尤其富有意味。“天香留凤尾”是实写,写诗人确确实实嗅到了琵琶上爱妻的余香;“余暖在檀槽”则是虚写,是诗人自己的想象。恍惚之间,李煜感到爱妻仿佛刚弹奏一曲,琵琶上还残留她的余温。檀槽上其实不可能有余温了,但李煜忽觉此情此景才刚刚发生,事实却是这水不可能重来。泪雾散去,出现在诗人眼前的只是这冰冷的琵琶,真情由此而出。

  妻子死后,人去楼空,睹物思情,寻常的小物件也能勾起往日的绵绵情思。可以想象,他独自一人拿着琵琶,轻轻抚摸,那琵琶上似乎都还遗留着妻子的芬芳和温暖。李煜用非常丰富的细节来表达无尽的哀思,无一句谈及思念,而思念已在细节间展露无遗。

参考资料:
1、 东篱子.李煜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16-117
2、 孙江南.试论李煜悼亡诗的艺术特色.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5)

shūbèi

 dài 

shēnjiānxuē nánshèngshùtāo 
tiānxiāngliúfèngwěi nuǎnzàitáncáo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瑞雪¹惊千里,同云暗九霄²
译文:千里瑞雪,白茫茫一片,令人惊艳,天上的白云也不能与之相比。
注释:¹瑞雪:应时而下的雪量适中的雪。²九霄:天之极高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译文:看到照射在地面的月光就知道是夜晚了,看到雪白如云的山峰就知道已经到了早晨。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译文:蹁跹起舞如同花的色彩一般闪动,歌唱时摇扇的风姿韵态摇曳生姿。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译文:武周时期京都的道路,就像今天海神来朝一样。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