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新诗已去年,蔡州遥寄荷相怜。
元日新诗已去年,蔡州遥寄荷相怜。
今朝纵有谁人领,自是三峰不敢眠。
今朝纵有谁人领,自是三峰不敢眠。

yuánchóucàizhōushíèrshàngshūniáncàizhōuyuánjiànzhīshí

hán tángdài 

yuánxīnshīniàn càizhōuyáoxiānglián 
jīnzhāozòngyǒushuírénlǐng shìsānfēnggǎnmián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雪洗¹(lǔ)尘静,风约楚云留²。何人为写悲壮³,吹角古城楼。湖人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xī),骇(hài)浪与天浮。
译文:白雪洗刷了金人掀起的战尘,大江已很平静,寒风阻住了楚天的白云,自己却在后方羁留。什么人来替这次胜利战绩谱写凯歌的悲壮,吹响进军的号角在古老的城楼?放眼河山自己平生怀着豪迈的抗金志气,面对关河要塞的战云未靖的风景,禁不住剪亮烛光,看一看锋利的吴钩。更加令人高兴的是采石矶之处,掀起的惊涛骇浪连天涌浮。
注释:庞佑父:一作佑甫,名谦孺(1117—1167)生平事迹不详,他与张孝祥、韩元吉等皆有交游酬唱。¹雪洗:洗刷。这里用“雪”字,疑与冬天用兵有关。²风约楚云留:说自己为风云所阻,羁留后方,这时作者知抚州(今江西市名,旧属楚国),未能参加前方工作,故云楚云。³悲壮:指悲壮的胜利战绩。⁴吹角:奏军乐,这里象征胜利的凯歌。⁵风景:用《世说新语》载周“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语意,指宋南渡。⁶燃犀处:晋温峤平乱还镇至采石矶,传云其下多怪物,燃犀照之,见水族奇形怪状。怪物指金兵。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náng)¹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jī)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miǎo)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²,击楫(jí)誓中流。
译文:回忆历史上的那年,正是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小谢,年轻力壮谱写春秋。小乔刚刚出嫁,紫罗香囊犹未焚解,不朽的功业已经建立,的确从容优游,赤壁的巉岩上落日映照,肥水处的桥边一派衰草,悠远缥缈地唤起人们的烦愁。我一定要乘长风破万里浪而去,效祖逖击楫发誓在渡江的中流。
注释:¹香囊:《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兰香囊,(谢)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地,遂止。”²乘风去:《南史·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胸怀大志,曾对叔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绍兴三十一年冬,虞允文击溃金主完颜亮的部队于采石矶,这是一次关系到南宋朝廷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朝野振奋,国人欢呼,张孝祥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本词。

  上片叙事。起首“雪洗虏尘静”充满胜利的痛快与喜悦,为全篇的情绪定调。采石之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洗雪“靖康之耻”,释解宋人痛失家国之恨,所以词人笔调轻快而充满了豪情,同时他为自己因受风云之阻未能奔赴前线而十分遣憾。“何人”二句,写他兴高采烈地命人吹奏军乐,欢庆胜利,然后用一系列的典故抒写怀抱。“湖人”三句,说明自己平生具有豪情壮志,对中原沦丧感到痛心,渴望恢复中原,目睹山河之异,亟欲一展平生抱负。夜间燃烛抚摸宝剑,心潮难平,想到曾在采石矶战胜金军,就如当年温峤燃烛照妖一样使金兵现出原形,心中就十分高兴。

  下片抒情。开头巧妙地举出两大战役的名将,破曹的周瑜和击溃苻坚的谢玄以喻虞允文。虞和他们一样年丰力强而战功卓著,都是从容不迫地建立了功业。而现在物换斗移,时过境迁,他们的功业,已成历史陈迹,空余古战场供人凭吊。

  当前江淮失地尚待收复,词人希望自己能奔赴战场,借宗悫乘风破浪和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回应上片“风约楚云留”,以激昂奋发的情绪振起全篇,使全词结束在慷慨悲壮的激情之中。

  全词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融入词中,自然贴切,舒卷自如。词人壮怀激烈,忧国情深,是一首洋溢着胜利喜悦抒发爱国激情的壮词。

shuǐdiàotóu ·wéncǎishízhànshèng

zhāngxiàoxiáng sòngdài 

xuěchénjìng fēngyuēchǔyúnliú rénwèixiěbēizhuàng chuījiǎochénglóu hǎipíngshēngháo guānsàijīnfēngjǐng jiǎnzhúkàngōu shèngránchù hàilàngtiān 
dāngnián zhōuxiè chūnqiū xiǎoqiáochūjià xiāngnángwèijiě xūnyōuyóu chìtóuluòzhào féishuǐqiáobiānshuāicǎo miǎomiǎohuànrénchóu chéngfēng shìzhōngliú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似东风老大¹,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²,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³。扇底相逢,钗(chāi)头微缀(zhu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zhē)亭障驿(yì),不隔江水。
译文:暮春时仿佛东风已经衰老,哪还有当初风华正茂的意气。杨花有情却谁也不收,江山辽阔,身世飘零如寄。飘荡荡不知时变世易,只记得临近通衢大道,短暂流连不得久居,便离家远行千里。痴心地盼望叫一阵旋风吹坠大地,相逢在美人的扇底,在美人钗头轻轻缀系。他家垂柳万条千缕,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却不能隔断江水奔溢。
注释:¹老大:衰老。²官道:指公家修筑的大道。³回风坠:旋风吹坠。⁴钗头微缀:钗的首端轻轻点缀。⁵他:指柳花。⁶解遮亭障驿: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瓜洲曾舣(yǐ)¹,等行人²岁岁。日下长秋³,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yīn)愔雨、春心如腻(nì)。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tuán)作,雪绵松润,为君裛(yì)¹⁰¹¹
译文:曾经在瓜州渡口依舟着岸,年年等待着行人返归。斜日从故宫西坠,城头乌鸦在夜间惊飞。在帐庐上安然春睡,又一齐飞到湖面上流离,芳草天涯遍青绿,无地存身去哪里?静悄悄地下着绵绵细雨、湿粘不飞的柳絮似一片春心柔腻。杨花将要消亡化去,无法赴丰乐楼前的饯别宴席,无法去青门外邵平种瓜的园地。何人怜念,它流落无依,生命无几,一点点抟成了如雪似绵的松润圆球,为君浸透了伤心泪。
注释:¹反洲曾舣:王安石有《泊船瓜洲》诗。舣:即泊船,让船靠岸。²行人:指折柳送别的离人。³长秋:长秋宫,汉宫殿名,在长安城长乐宫西。汉高祖刘邦在这居住,后太后在此长居住。借此泛指南宋都城临安故居。⁴城乌:城头乌鸦。⁵愔:宁静。⁶腻:柔腻。⁷化:迁化。指消亡。⁸青门:古长安城门名。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寓居青门外种瓜,其瓜甚佳,以东陵瓜或青门瓜名闻遐迩。⁹抟:揉捏成圆团。¹⁰裛:沾湿。此处有揩拭的意思。¹¹泪:拭泪。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移情杨花,赋予它人性,借花之飘零写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哀。

  上阕写自己飘零四海,无处寄身的亡国之叹,“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起笔写东风无力,失去当时活力,哀情流露。“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杨花此时本是柔情万种的,然而作者眼中看到却终须飘零。对比的反差反映了作者眼中皆悲色,反映出心境的悲凉。“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词人借杨花之口回忆起当年“临官道”的无忧生活。然而这种都城之内的逸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家就灭亡了,触景生情,以欢喜之物衬托出内心的无限悲伤。又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无根的蓬团,然而依然盼望“扇底相逢,钗头微缀”,对偶的修辞突出了作者它希望能重回都城,重温那轻歌曼舞的快乐时光,此时作者又笔锋一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这几句写杨柳万千枝条能够遮蔽亭台驿站,却不能隔断滔滔江水。表达了词人的思归之情正似这滔滔江水,不可遏止。

  下阕写词人浪迹萍踪、前途灰暗的感叹。“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词人巧妙的利用借杨花之口说明自己曾在扬州客居,“等行人岁岁”则用叠字突出了作者寄居时间之长和内心忧伤,盼望着春风将它带回京城。“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作者将细雨、柳絮、杨花三种意向结合在一起,衬托内心的失望和对故土的想念,“点点抟作、雪绵松润”,将生命比作雪球,将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词人的哀怨和悲痛。整句词写得十分悲哀,词人将亡国之痛、羁旅之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对前途的绝望,借杨花的遭遇娓娓道出,哀怨缠绵,十分感伤。

  该词深婉含蓄,运用象征手法,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387—388

liùchǒu ·yánghuā

péngyuánxùn sòngdài 

dōngfēnglǎo yǒu dāngshífēng yǒuqíngshōu jiāngshānshènshì hàodàngshì dànlínguāndào zànláizhù biàn便chūménqiān chīxīnzhǐwànghuífēngzhuì shànxiāngféng chāitóuwēizhuì jiāwàntiáoqiān jiězhētíngzhàng驿 jiāngshuǐ 
guāzhōucéng děngxíngrénsuìsuì xiàchángqiū chéng zhànghǎozàichūnshuì gòngfēiguīshàng cǎoqīng yīnyīn chūnxīn dàihuà fēnglóuqián qīngméndōufèi rénniàn liúluò diǎndiǎntuánzuò xuěmiánsōngrùn wèijūnlèi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乳燕¹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译文: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又到了春耕时节,田野上是谁家的两个姑娘在播种新谷。
注释:¹乳燕:新生的小燕。一说哺育期的母燕。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无人¹无牛不及犁²,持刀斫(zhuó)³地翻作泥
译文:大概是她们家既无男人,也没有耕牛,那块地还没有犁过,姊妹俩正在持刀砍地,把土翻松。
注释:¹无人:指无男劳力。²不及犁:来不及犁。³斫:砍。⁴泥:慢、滞。《论语·子张》中有“致远恐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译文:姊妹俩说家境贫寒,母亲已经年衰体弱,哥哥从军去了,还没有娶嫂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去年灾疫(yì)牛囤(dùn)¹²,截绢³买刀都市中。
译文:去年灾疫流行,耕牛病死了,无法耕地,只好截下一段绢去集市上卖,得以买刀翻地。
注释:¹牛囤:牛栏。²空:指牛已因灾疫死去。³截绢:割下一段绢。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唐代市井交易,绢可以“与钱兼用”。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头巾掩面畏人识¹,以刀代牛谁与同²
译文:怕被人耻笑,姊妹俩只好用头巾把脸遮起来,干着牛一样的重活,不知还有谁与她们一样蒙羞劳作。
注释:¹畏人识:古代男耕女织,未嫁女子耕田被认为是可耻的事,故以头巾掩面,怕人认出。²谁与同:指无人分担她们的艰苦。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姊妹相携¹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²
译文:她们互相提携帮助,专心低头弯腰翻地,看不见地旁的路人,只看见前面的黄土。
注释:¹相携:相依赖。²不见路人只见土:是说她们不敢看人,只埋头翻地。
疏通畦垄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疏通畦(qí)¹垄²防乱苗,整顿沟塍(chéng)³待时雨。
译文:她们整好田畦、田垄,以防杂草侵苗;疏通田沟,修好田埂,等待下雨。
注释:¹畦:田间划分的小区。²垄:田间高地。³沟塍:田沟、田埂。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日正南冈下饷归¹,可怜²(zhāo)(zhì)³扰惊飞。
译文:正午时分,二女收工回家吃午饭,此时正好有野雉从田间惊起,啼叫着飞走了。
注释:¹下饷归:休息回家吃饭。²可怜:可爱。³朝雉:指正在求偶的野鸡。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东邻西舍花发尽¹,共惜²余芳³泪满衣。
译文:姊妹俩看到东邻西舍的花都已经开尽,不禁惋惜青春虚度,泪流满衣。
注释:¹花发尽:指姑娘们都出嫁了。²惜:痛惜。³余芳:剩余的花、残花。指姊妹俩。

  这首诗通过二女耕田的典型事例,塑造了动乱时代中乡村少女的勤苦形象,揭示了安史之乱给农村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反映了战乱时代中农村民生困苦凋敝的现实。

  全诗分四大段。

  从开头至“持刀斫地翻作泥”四句是第一段,以路人的眼光,描绘所见二女在田野刀耕的情景。诗的开头很巧妙,先用“乳燕入巢笋成竹”一句起兴,接着用一个反问句“谁家二女种新谷”入题,往下两句便概括地交待出耕种的情景。这是一个独特的景象:在田垅上,既看不见男人,也看不到耕牛,只看见两个女子在持刀翻土。接下去诗人把笔锋一转,用女子的自叙回答了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反常现象的问题。

  “自言家贫母年老”至“以刀代牛谁与同”六句是第二段,记叙二女对路人的答话,用弱女自叙的口吻回答了两女刀耕的原因:一是母亲年老,二是未娶嫂的哥哥从军去了,三是因灾疫耕牛死光,四是弱女无奈只能截绢买刀,以刀代耕。这几句交待了弱女面临的困境,深刻揭露了战乱和灾疫给农家带来的苦难。“未娶嫂”表明长兄从军已久;“牛囤空”道出灾疫严重;“截绢买刀”足见家境清贫;“头巾掩面”可知弱女内心之苦。这段描叙简练、凝重,层层深入,深切感人。

  “姊妹相携心正苦”至“整顿沟塍待时雨”四句是第三段,描叙姊妹二人辛勤劳作之苦。“姊妹相携”是姊妹同心协力,“惟见土”是躬身低头操作的专注辛苦。因为时已晚春,没有耕牛,又没男劳力,仅靠姊妹俩手中的刀耕,是不可能及时种上庄稼的。所以要赶紧疏通畦垅,整顿沟塍,以“待时雨”。一个“待”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眼前的耕作仍处在干旱之中,由此更见其劳作的艰辛。二是表现出弱女在贫苦的挣扎中怀抱的一点希望,即盼春雨能及时到来,争取有个好收成稍微改变一下眼前的困境。但诗点到为止,没有回答这点希望能不能实现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日正南下冈下饷归”至最后四句是第四段,以无所不知的叙述人语气,描写弱女青春将逝而不得出嫁的苦恼。姊妹二人,劳作了一上午,日正南冈,双双回家吃午饭。归途上,路旁草丛中求偶的雉鸡受到惊扰而双双起飞。客观之景,引起贫女的内心之思:年纪渐大,青春将逝,而今不得出嫁。想到这儿,她们不由泪湿衣襟。正是因为战乱、灾疫,给她们造成了这些痛苦和不幸。所以这个结尾与前面的内容紧密配合,又从另一个方面深化了诗的主题。

  《女耕田行》是一首叙事诗,但诗人在叙事上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起兴,变换叙事角度,借景言情等多种笔法,即使情节完整紧凑,又使诗情丰富饱满,给人以生动、真挚、深切之感。像诗的开头,以乳燕有巢,幼笋成竹的眼前景起兴,则有力地反衬了弱女孤苦劳作、青春将逝而仍无归宿的境遇。这样的开头既省略笔墨,又使叙述委婉有味,诗情浓郁。诗的第二段,改客观描叙的笔法于自叙,显得亲切感人,同时也避免了单纯客观描绘的呆板乏味。诗的最后两段,既有客观的描写,又有人物心迹的自我表述,两者相得益彰,既推动情节的发展,又层层加深诗意,尤其是“朝雉惊飞”“邻舍花尽”的描述,既是客观景,又是弱女的心头事。这种景与情合,情因景生的描述方法,确实使一首叙事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收到了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81-382
纣为昏乱,虐残忠正。
(zhòu)¹为昏乱,虐残忠正。
译文:纣王十分昏庸无道,残害忠良。
注释:¹纣:指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
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周室何隆,一门三圣¹
译文:周家多么兴隆,一家中出了三位圣人。
注释:¹三圣: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位周朝创始人、统治者。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牧野¹致功,天亦革命²
译文:出生草莽而功在天下,天下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隆。
注释:¹牧野:牧野之战。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²革命:更替朝代,谓之革命。
汉祚之兴,阶秦之衰。
汉祚(zuò)之兴,阶秦之衰。
译文:汉朝的突然兴起,同时意味着秦朝的灭亡。
虽有南面,王道陵夷。
虽有南面,王道陵(líng)(yí)¹
译文:虽然天子有南面统治全国之名,王道却已日渐衰微。
注释:¹陵夷:指衰败,走下坡路。
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译文:然而灼热的光再幽深悠长,终将灭亡得一丝不剩。

dānxiáxíng--cáozhí

zhòuwèihūnluànnüècánzhōngzhèng

zhōushìlóngménsānshèng

zhìgōngtiānmìng

hànzuòzhīxìngjiēqínzhīshuāi

suīyǒunánmiànwángdàolíng

yánguāngzàiyōutiǎnmiè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辽东¹九月芦叶断²,辽东小儿采芦管。
译文:辽东一带九月时节芦叶将断,辽东地方小孩儿们采制芦管。
注释:¹辽东:辽水之东。今辽宁南部辽河以东地区。²芦叶断:芦叶垂条,长势正旺,已到了可摘芦管之时。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可怜¹新管清且悲,一采风飘海头²满。
译文:新制芦管声音清悲多么动听,一支曲于随着风儿飘满海边。
注释:¹可怜:可爱。²海头:辽东近海,故有此称。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海树¹萧索²天雨³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译文:海边一带树木凋零天已下霜,吹起芦管声音嘹亮月色苍苍;
注释:¹海树:海边树木。²萧索:萧条。³雨:动词,降下。⁴苍苍:指月色苍茫。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白狼¹河北堪愁恨,玄兔²城南皆断肠。
译文:白狠河北戍边士卒更添愁恨,玄兔城南离乡人儿都要断肠。
注释:¹白狼:白狼河,今辽宁大凌河。²玄兔:又玄菟,东汉有玄菟郡,在今沈阳市东。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辽东将军¹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译文:辽东将军长安宅中宾客云集,让那美女手持芦管吹起乐曲,
注释:¹辽东将军:指裴将军。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弄调¹(jiū)(sōu)²胜洞箫³,发声窈窕横笛。
译文:欢奏芦管调儿啾飕胜过洞箫,曲子声卢多么幽远赛过横笛。
注释:¹弄调:调拨、演奏。²啾飕:象声词,指芦管之声。³洞箫:即排箫,又名参差,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编排而成。⁴窈窕:本指女子姿态之美,此处用以形容芦管之声优美动听。⁵欺:压,胜。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译文:半夜时分大堂之上宾客来说,只将芦管声声吹起把酒相劝,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巧能陌上惊杨柳¹,复向园中误落梅。
译文:声音精巧惊动路旁丝丝杨柳,又似梅花朵朵飘下落向后园。
注释:¹杨柳、落梅:这里均含双关义,既指现实的杨柳、梅花,又指《折杨柳》《落梅花》这两文古乐采。《乐府诗集》横吹采辞中有《折杨柳》《落梅花》,皆笛中采子,常用以抒写伤春悲离之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¹列红烛。
译文:座上客人爱听管瞥不愿离去,高卷珠帘遍插红烛再整酒席;
注释:¹珠帘:嵌有珠子的帘子。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采。
译文:辽东将军乘醉起舞不肯罢休,吩咐美女捧起芦管再吹一曲。

  诗的开头四句写芦管的产地及其声音特色。前两句在点明芦管来历的同时,勾划出九月深秋、芦叶遍地、辽东小儿采芦管的风俗画;后两句则写芦管声的清悲,并以“风飘海头满”来加以渲染;芦管的清悲,透露出边地的凄清和悲凉,以苍凉气氛引起全诗。诗的次四句承开头继续写芦管声音的凄清悲凉。前两句用萧索的海树、下霜的天空和苍苍的月色构成凄凉的边地景象来衬托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后两句则又以远离乡土、久戍边地的士卒们的心情来陪衬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以上八句通过边地景物的烘托,人物心情的陪衬来写芦管声调“清且悲”的特色。

  以下十二句写裴将军宅中酒宴之间吹奏芦管。前四句先点出“辽东将军长安宅”这一地点及高堂美女、佳宾满座的环境,然后以“啾飕”、“窈窕”形容芦管声调之美妙,井与洞箫、横笛比较来突出其美妙。宴中之人只觉其动听,而不觉其清悲,与上文比较,已另是一副笔调。次四句接上文仍以时间为线索,进一步描绘芦管声调之巧:不仅使《折杨柳》、《落梅花》等名曲为之逊色,而且使陌上杨柳、园中梅花为之惊动,诗人巧妙地运用双关手法,把对曲调的描写与对景物的想象结合起来,既构成优美的意境,又突出了芦管曲调的无与伦比。诗的最后四句仍以时间为线索,写更阑人静,而宾主都没满足,在人们的这种反映中进一步突出芦管音调之动人。芦管在无休无止地吹下去,诗歌也就在这种无休无止的芦管声调中结束。

  这首诗写芦管,分两方面来写。前幅八句与的是海树萧条、严霜满天、月色苍苍那样一个边地环境中的芦管声,其声凄清悲凉,传达的是戍边战士的忧愁;后幅十二句写的是珠帘高卷、红烛罗列、佳宾满座那样一个将军宅地中的芦管声,其声美妙精巧,传达的是将军高官们的欢娱。辽东戍边是无止无休的,宅中酒宴也是无止无体的,二者通过“芦管”贯穿起来而又在客观上形成鲜明对照。辽东将军而于长安宅中作乐,洞箫、横笛听得腻了,边地的芦管便成了他们最为新巧别致的助酒之物,讽刺之意是富于笔端的。这首诗前半写芦管声,而以边地景物来烘托,以言其“清且悲”;后半写芦管声,而以“会佳客”、“客未回”、“听未足”为线索,以芦管与箫、笛之类乐器,与《折杨柳》、《落梅花》之类乐曲比较并以对景物的想象来渲染,以言其“窈窕”精巧,手法是很高明的。全诗深宏阔大,波澜起伏,意境深远苍凉与清幽婉秀叠用交错。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64-165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15-219

péijiāngjūnzháiguǎn--céncān

liáodōngjiǔyuèduànliáodōngxiǎoércǎiguǎn

liánxīnguǎnqīngqiěbēifēngpiāohǎitóumǎn

hǎishùxiāosuǒtiānshuāngguǎnshēngliáoliàngyuècāngcāng

báilángběikānchóuhènxuánchéngnánjiēduàncháng

liáodōngjiāngjūnzhǎngānzháiměirénguǎnhuìjiā

nòngdiàojiūsōushèngdòngxiāoshēngyǎotiǎohéng

bàngāotángwèihuízhījiāngguǎnsòngjūnbēi

qiǎonéngshàngjīngyángliǔxiàngyuánzhōngluòméi

zhūàizhītīngwèigāojuǎnzhūliánlièhóngzhú

jiāngjūnzuìkěnxiūgèng使shǐměirénch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