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风花赴镜流。舞杨无力倚娇柔。黛奁脂盝自然收。
如梦风花赴镜流。舞杨无力倚娇柔。黛奁脂盝自然收。
未必真珠全赚泪,断无罗带肯瞒愁。春光谁分薄于秋。
未必真珠全赚泪,断无罗带肯瞒愁。春光谁分薄于秋。
陈洵

陈洵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2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清娥(é)¹画扇中,春树²郁金红。
译文: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
注释:¹清娥:一作“清蛾”。清,不仅写娥美,而且点出了日期是清明,时间是清晨。²春树:指桃树。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出犯¹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译文: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注释:¹出犯:出,外出;犯,踏青。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马骄偏避幰(xiǎn)¹,鸡骇(hài)乍开笼。
译文: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
注释:¹幰:帐帏。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zhè)¹何人发,黄鹂隔²故宫³
译文: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注释:¹柘弹:用弹弓发射的飞弹。²隔:庭院隔墙。³宫:庭院里的房子。在秦始皇之前,比较豪华的房子皆可称宫,一般人亦可称朕。后来“宫”成为皇宫的专用词,“朕”成为皇帝的专用词。现在“宫”的含义有所扩大,如少年宫、青年宫等。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它带有节日的氛围。清明扫墓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一般在清明前七天至清明后三天之内。由于这期间又有寒食节,故两个节日的活动就同时进行。宋吕希哲《岁时杂记》云:“清明节在寒食第二日,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除了扫墓外,还有游春、踏青、插柳、荡秋千等。温庭筠这首《清明日》就是写人们在清明那天外出踏青的喜悦心情。

  温庭筠的诗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qīngmíng

wēntíngyún tángdài 

qīngéhuàshànzhōng chūnshùjīnhóng 
chūfànfánhuā guīchuān穿ruòliǔfēng 
jiāopiānxiǎn hàizhàkāilóng 
zhèdànrén huánggōng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暗虫唧(jī)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译文:本来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暗处的秋虫还在唧唧叫个不停。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犹恐¹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译文:好像唯恐愁人能睡得安稳,一声声渐渐靠近卧床之前。
注释:¹犹恐:仍然担心。犹:相似,如同,尚且仍然,还等。恐:疑虑,恐怕。

wénchóng

bái tángdài 

ànchóngmiánmián kuàngshìqiūyīntiān 
yóukǒngchóurénzànshuì shēngshēngjìnchuángqián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¹声。
译文:成就霸业的大势已经退去,四面楚歌声中八千江东兵已散。
注释:¹楚歌: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译文:乌江不是没有船可以逃走,只是羞耻于向东吴再度发兵。

  胡曾用四句诗概括了当年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表达着对他无限的敬仰与同情,分析了项羽当时耻于过江的心理活动,展现了项羽义重如山,视名节重于生命的人格之美。他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他宁死不屈、义重如山的精神品格感动着无数的后人。

  人们在诗歌中表达着对他深深的敬仰与感动。 胡曾能以浅近之辞,表达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事,为的是颇能谐合一般民众的口味,故得以传诵不休。胡曾的咏史诗虽然不像杜牧那么别出新意,也没有李商隐的隐然寄托,但是因为通俗易懂,加上概括史事性强,所以从唐五代至明清,被作为儿童训蒙读物,影响广泛。

yǒngshǐshī ·jiāng

zēng tángdài 

zhēngwángshìqīng qiānbīngsànchǔshēng 
jiāngshìchuán chǐxiàngdōngzàibīng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qián)¹空落落²,岁月³去堂堂
译文: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注释:除夜:指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除夕。¹乾坤:指天地,即空间。²空落落:空洞无物。³岁月:时间。⁴堂堂:跨步行走的样子。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末路¹惊风雨²,穷边³饱雪霜
译文: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注释:¹末路:指己被俘囚,不望生还,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²惊风雨:指有感于当年战斗生活的疾风暴雨。³穷边:极远的边地。此就南宋的辖区而言,称燕京 为穷边。⁴雪霜:指囚居生活的艰难困苦。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译文: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无复屠(tú)苏梦¹,挑灯夜未央²
译文: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注释:¹屠苏梦:旧历新年,有合家喝“屠苏酒”的习惯。²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

  写作此诗时作者已经被关押整整三路,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禄不能软服,牢狱苦难不能屈服。他衰鬓霜染,意志弥坚。牢房冰冷潮湿,饮食艰涩难咽,妻儿宫中服役,朝廷苟且投降等惨痛的现实,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穷途的困厄艰难。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笔,蘸着热血和心泪,写就了这首悲而不屈的短诗。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路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chú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qiánkūnkōngluòluò suìyuètángtáng 
jīngfēng qióngbiānbǎoxuěshuāng 
mìngsuíniánjìn shēnshìwàng 
mèng tiǎodēngwèiyāng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风露湿¹行云,沙水²迷归艇(tǐng)³。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注释:¹湿:衣服沾湿。²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³归艇:归来的小舟。⁴明河:即银河。⁵斗:指北斗星。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万古只青天,多事¹悲人境。起舞闻鸡²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释:¹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²起舞闻鸡:晋代祖狄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晋元帝时,祖狄自请统兵北伐,渡江时击楫立誓说,不靖中原而复渡者,有如此江。这里借用来抒发作者不能实现北伐中原的爱国抱负而感到愁苦的心情。

  辽阔中原的沦陷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历史巨变,如地裂天崩一般震荡着整个赵宋王朝。然而,面对惊人笳鼓、半壁江山,以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为代表的大官僚地主贵族集团,依然流连于灯火楼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为了苟且偷安,他们不惜卖国求荣,俯首听命于金人;对内则煎迫百姓,构陷忠良。社会的急剧变化,也震撼了文坛,许多作家,目睹凄惨苍凉的景象,忧虑动荡危难的局面,为拯救国家,收复中原,献策献计,也写下了不少慷慨激昂之作。但是,“诸君尚守和戎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最后,他们都只能洒下那“爱君忧国孤臣泪”而徒怀一颗“临水登山节士心”了。

  张元干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这首《卜算子》写于他退居故里游览山水之时。

  上片写景:清柔、高远。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句意谓: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一起句,作者就用“风”“露”“云”“水”“艇”几个字,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逸的画面,显然是环绕着归艇来“布景”的。接下来就引出艇上之人了:“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小艇既已迷失航路,人也好借此机会躺上一躺,于是,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这一句所织成的意境与前句紧承,依然是悠然闲适,但却显出博大的气势。

  下片抒情,深沉、壮烈。

  宇宙的辽阔,星月的永恒,常会引出人们的千古思绪:“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句意谓: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到此句,着一“悲”字,则前面的“静”非“静”,“闲”也非“闲”了。此处作者思古抚今,大有唐代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歇拍二句是:“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句意谓: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张元干在《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中也有“谁伴我,醉中舞”之句,与此同一机杼。“起舞闻鸡”,据说晋代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这里作者借用典故,既回映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全词就在这一腔愁苦难遣之情中使抒情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但那韵外之味却袅袅绵延不绝。

  这首词在形式上,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上下片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景色清丽寓幽怀独抱;意象阔大衬悲壮情怀。景为情设,情由景生,又一次展示了张元干“长于悲愤”的词风。

suàn ·fēngshī湿xíngyún

zhāngyuángān sòngdài 

fēngshī湿xíngyún shāshuǐguītǐng kànmíngyuèmǎnkōng dǒuguàcāngshāndǐng 
wànzhǐqīngtiān duōshìbēirénjìng wénjiǔwèixǐng cháoluòqiūjiānglě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