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¹(wò)²尽罗衣。
译文:看着西边的一缕斜阳,刚送去一批行舟,又有归帆回返。孤城沿岸而建,无人的渡口清波回旋,月亮出来月光洒在静谧的沙堤上。我依稀记得往事,这一生如在梦中追逐烟尘一般。最终只剩下一双泪眼,任凭泪水打湿了衣衫。
注释:¹从教:听任;任凭。²涴:污染。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chàng)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nóng)¹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líng)(lù)²,任他柔橹(lǔ)³轻移。
译文:在江南暂歇几日后又要踏上旅途,可我又能与谁倾诉这满腔相思之情呢?我惆怅那夜夜花开罹霜,开遍空寂树林,也只有你知道。老天赐予我们满满的秋色,而这芬芳却只在离别时才能欣赏到。只有沉醉在美酒中,任凭这一叶小舟行到天涯。
注释:¹侬:人称代词,你。²醽醁:名酒。³柔橹:船桨,也指船桨轻划声。
此词抒写舟中感怀。上片写舟中所见所感,着意景物描写。一缕斜阳,送却归帆。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惟觉轻魂如梦,不禁泪涴罗衣。下片写所感所思,着意写人。结句“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生动地描写了人物心情。全词轻柔宛转,缠绵含蓄,辞语工丽,意境亦美。

lánhuāmàn··línguīzhōuzhōngzuò--dǒngshì

kànxiéyánggāngsòngpiànfānguīzhèngànràochénghuíyuèànxiánshìshuíxiāngdànqīnghúnmèngzhúyānfēiyíngshuāngshuānglèiyǎncóngjiàojǐnluó

jiāngnányòutiānshuíxiāngchàngshuānghuākōnglínkāibiànzhǐnóngzhīānpáishífēnqiū便biànfāngfēizǒngshìbiéshíwéiyǒuzuìjiānglíngrènróuqī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着西边的一缕斜阳,刚送去一批行舟,又有归帆回返。孤城沿岸而建,无人的渡口清波回旋,月亮出来月光洒在静谧的沙堤上。我依稀记得往事,这一生如在梦中追逐烟尘一般。最终只剩下一双泪眼,任凭泪水打湿了衣衫。

在江南暂歇几日后又要踏上旅途,可我又能与谁倾诉这满腔相思之情呢?我惆怅那夜夜花开罹霜,开遍空寂树林,也只有你知道。老天赐予我们满满的秋色,而这芬芳却只在离别时才能欣赏到。只有沉醉在美酒中,任凭这一叶小舟行到天涯。

注释

从教:听任;任凭。

涴:污染。

侬:人称代词,你。

醽醁:名酒。

柔橹:船桨,也指船桨轻划声。

简析

  此词抒写舟中感怀。上片写舟中所见所感,着意景物描写。一缕斜阳,送却归帆。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惟觉轻魂如梦,不禁泪涴罗衣。下片写所感所思,着意写人。结句“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生动地描写了人物心情。全词轻柔宛转,缠绵含蓄,辞语工丽,意境亦美。

董士锡

董士锡

董士锡(1782—1831)清文学家、“常州词派”成员。字晋卿、损甫。武进(今常州市区)人。董毅父,董达章子。嘉庆十八年(1813)副贡。十六岁从舅父张惠言游,承其指授,为古文、赋、诗、词皆精妙。壮年为生计所迫,多以客游养生,曾馆张敦仁、阮元等处。又历主南通紫琅书院、扬州广陵书院、泰州书院讲席。曾修纂《续行水金鉴》。著有《遁甲通变录》、《形气正宗》,又有《齐物论斋集》22卷。 ▶ 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催榜¹渡乌江²,神骓(zhuī)³泣向风。
译文:亭长载着骏马急忙划桨横渡乌江,神马乌骓在向着寒风悲泣。
注释:¹榜:船桨。²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项羽自刎于此。一作“江东”。³神骓:神骑的乌骓马,项羽的坐骑。骓,毛色黑白相杂的马。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君王¹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译文:王啊今天已经解剑自刎身死,我到哪里再去寻找盖世英雄!
注释:¹君王:一作“吾王”。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这两句,写的是兵败后的项羽把乌骓送与他人,而乌骓马却依恋故主,故而“泣向风。”这两句给全诗笼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自古以来,一直是骏马配英雄,但项羽此时已经是英雄末路,因而他才要将乌骓马送人。这就说明了英雄与骏马也始终不能长久相伴。“泣向风”既写出了乌骓马对故主的眷恋,也写出了对项羽英雄末路的境遇的悲怜。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这两句表达了对乌骓马今后状况的同情。是作者代替马说出辛酸的话,充满着无限悲情。英雄已逝,乌骓马失去了知己,充满无处依托的迷茫。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呢。李贺一直自诩为“唐诸王孙”,觉得自己应当担当起护国安民的重任,而且,他十分聪慧,少年得志,自负甚高,但科举和仕途却十分坎坷,得不到重用。这是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实际也是写他自己。作者有如乌骓马的才华,但却苦于没有像项羽这样的英雄来发现自己,重用自己。作者是英雄,却找不到能重用自己的明主,表达了李贺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感。

shīèrshísānshǒu ·shí

 tángdài 

cuībǎngjiāng shénzhuīxiàngfēng 
jūnwángjīnjiějiàn chùzhúyīngxióng 
太元八年,秋,七月。
太元八年,秋,七月¹
译文:太元八年秋天,七月。
注释:¹秋七月:指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秦王坚¹下诏大举入寇²,民每十丁³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yè),谢安为吏部尚书¹⁰,桓冲¹¹为侍中¹²;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¹³。”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¹⁴主簿¹⁵赵盛之为少年都统¹⁶。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cháng)及良家子劝¹⁷之。阳平公融¹⁸言于坚曰:“鲜卑、羌虏¹⁹,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²⁰,所陈策画²¹,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²²军旅,苟为谄(chǎn)(yú)之言以会²³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²⁴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译文:秦王苻坚(氐族所建前秦国的皇帝)颁布诏令大举入侵(东晋),百姓每十个年轻人中抽调一人当兵;家世清白而有一定财产的民间地主子弟,有才干而勇武的人,(朝廷)都授予他们羽林郎的职务。诏书中又说:“(胜利后)朝廷任命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任尚书左仆射,谢安任吏部尚书,桓冲任侍中;依情势看,我国出征凯旋还师,为时不远,可以事先(派定东晋皇帝和大臣归降后的官职)为他们修建府第。”民间富家子弟前来效命的有三万多人马,任命秦州主簿赵盛之担任少年都统。这时,朝廷的大臣都不希望苻坚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有慕容垂、姚苌以及民间富家子弟支持他(这样做)。阳平公苻融对苻坚说:“鲜卑(指慕容垂),羌虏(指姚苌),是我们的仇敌(此二人之国都被苻坚所灭,他们虽然臣服于秦,但心怀仇怨),总想着发生变故来实现他们复仇的志向,他们所陈述的策略,怎么可以听从呢!。良家少年都是富贵子弟,不懂军事,只是说些谄媚的话来迎合陛下的心意罢了。”如果陛下轻信并重用他们,轻率采取重大行动,我担心既不能成功,又会有后患,后悔就来不及了!”苻坚不听他的劝谏。
注释:¹秦王坚:前秦皇帝苻坚,字永固,一字文玉,少博学多才,有大 志。淝水战后,国为慕容垂、姚苌所分裂。坚为苌所执,缢死。²入寇:入侵。这是作者站在东晋的立场上说的。³丁:成年男子。⁴良家子:出身清白、从事正当职业人家的子弟。⁵已:通“以”。⁶羽林郎:羽林军的军官。羽林,禁卫军名。⁷司马昌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⁸尚书左仆射:尚书省副长官。⁹谢安:字安石。当时任中书监、录尚书事(相当于宰相)。淝水 之战时,加封征讨大都督。战后,以功拜太保。¹⁰吏部尚书:吏部正长官。¹¹桓冲:字幼之。时以车骑将军领荆州刺史。¹²侍中:相当于宰相。¹³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看形势,不久就能凯旋,可先为他们造 好宅第。¹⁴秦州:地名。在今甘肃天水一带。¹⁵主簿:官名。主管文书,为长官的僚属。¹⁶少年都统:年轻士兵(即上文的“良家子”)的总管。¹⁷劝:鼓励,鼓动。¹⁸阳平公融:苻融,苻坚之弟,封阳平公。¹⁹鲜卑、羌虏:指慕容垂、姚苌等人。垂为鲜卑人,苌为羌人。他 们的国家都是被秦灭亡的,二人都有乘乱复国的打算。²⁰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意思是常常盼望发生战乱兵变,以便 乘机实现自己的志向。逞,满足。所²¹陈策画:他们所陈述的计划谋略。²²闲:通“娴”,熟习。²³会:迎合。²⁴仍:又,而且。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八月,戊午¹,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háo)、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²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³、梁州诸军事。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dòu)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译文:八月,戊午日这天,符坚派遣阳平公符融统领张蚝、慕容垂等的二十五万步兵骑兵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担任龙骧将军,统领益州、梁州各方面的军事。符坚对姚苌说:“过去我担任龙骧将军而开创基业,从来不轻易把这个职位授给别人,你可要自勉啊!”左将军窦冲说:“君王说话都不是开玩笑,这是不祥的征兆啊!”符坚沉默不语。
注释:¹戊午:八月初二日。²兖州:地名。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³益: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⁴梁州:地名。今陕西汉中一带。⁵以龙骧建业:苻坚在龙骧将军任上杀其堂兄苻生而得帝位。⁶勉:努力。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¹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³,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谁与成之!”
译文:慕容楷、慕容绍(两人都是慕容垂的侄子)对慕容垂说:“苻坚骄傲自大太过分了,叔父建立复兴的大业,就在这次行动了!”慕容垂说:“对。要不是你们,我与谁一块成就大事呢!”
注释:¹骄矜:骄傲。²已:太,过分。³建中兴之业:指恢复鲜卑族人的前燕政权。中兴,复兴,由衰 而兴。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甲子¹,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²,凉州³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sōu)。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yǐng)
译文:八月初八日,苻坚自长安发兵,士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旗 帜战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苻坚到达项城,凉州的军队刚到达咸 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而下,幽、冀的军队到达彭城,东西万里,水陆 并进,运粮船上万艘。阳平公苻融等军队三十万,先到达颍口。
注释:¹甲子:八月初八日。²项城:地名。今河南项城一带。³凉州:地名。今甘肃武威一带。⁴蜀、汉:今四川、湖北一带。⁵幽:今河北北部及东北部。⁶冀:今河北中、南部。⁷彭城:地名。今江苏徐州一带。⁸运漕:指运漕粮的船。漕,水道运粮。⁹颍口:地名。今安徽颍上一带。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¹以尚书仆射谢石²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³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yǎn)、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琰,安之子也。
译文:晋武帝下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 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人共领 八万将士抵挡前秦军;派遣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增援寿阳。谢 琰,谢安的儿子。
注释:¹诏:这里是晋孝武帝下的诏书。²谢石:谢安之弟。³徐、兖二州:指东晋所置南徐州、南兖州。⁴谢玄:谢安之侄,其兄谢奕之子。⁵琰:东晋宰相谢安次子。⁶寿阳:地名。今安徽寿县。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¹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²,答曰:“已别有旨³。”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zhì),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¹⁰,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¹¹,不闲将略。今大敌垂¹²至,方游谈不暇(xiá),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rèn)¹³矣!”
译文:这时,前秦兵力已经很强盛,东晋朝廷上下震惊恐慌。谢玄进来,向谢安问计,谢安神色平静,回答说:“朝廷已经另有打算。”然后就不说话了。谢玄不敢再说什么,就让张玄再次去询问。谢安于是命令车驾山林别墅去游赏,亲朋全都来了,谢安与张玄下围棋用别墅作赌注。谢安的棋艺通在张玄之下,这天,张玄(对前秦大兵犯境)有畏惧情绪,就使谢安成了他的敌手而不能取胜。谢安(下完棋后)于是登高游览,直到夜里才回来。桓冲深为京城安危而忧虑,派三千精锐士兵前来保卫京师;谢安坚决地拒绝了,说:“朝廷谋划已定,兵力和装备都不缺,你镇守的荆州是京师建康西边的屏障,应该留下这些精锐部队作为防备。”桓冲对辅佐的官吏感叹曰:“谢安石有执掌朝政的才能和度量,(但他)不懂得用兵的韬略。如今大敌就要到了,他还不停地外出游玩闲谈,派几个没有经历过大事的孩子抵御敌军,兵力又少又弱,东晋的命运已可想而知,我们这些人将臣服于前秦氐族人的统治了!”(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都披发左衽,而中原华夏民族则束发右衽。桓冲在这里借用典故,意指东晋将会战败。)
注释:¹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即今南京。²夷然:平静的样子。³已别有旨:已经另有指示。旨,意旨。⁴张玄:一名张玄之,与谢玄齐名,时人称为“南北二玄”。⁵敌手:力量相当的对手。敌,对等。⁶游陟:登山游玩。⁷根本:事物最重要的部分。这里指京城建康。⁸固却之:坚持推辞桓冲所派遣的增援部队。⁹处分:处置谋划。¹⁰阙:通“缺”西藩:指国家西部的防御。桓冲时为荆州刺史,荆州在建康之西,故说西藩。¹¹庙堂之量:指处置朝廷大事的才干。庙堂,朝廷。¹²垂:将近。¹³左衽:衣襟开在左边。衽,衣襟。这是古时少数民族的习 俗。中原人左衽,表示被少数民族所降服。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¹,克之,执²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³太守。慕容垂拔郧(yún)。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xiá),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jiàn),栅淮(huái)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译文:太元八年,冬,十月,前秦的阳平公符融等攻打寿阳。癸酉日这天,攻下寿阳,活捉了东晋的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符融让参军河南人郭褒担任淮南太守。慕容垂攻克了郧城。胡彬听说寿阳被攻陷,退守硖石,符融率军进攻。前秦的卫将军梁成等人率领五万人马在洛涧驻扎,在淮水边设置栅栏来阻挡东晋的军队。谢石、谢玄等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军,因害怕梁成的军队而不敢前进。胡彬粮草用尽,暗中派使者报告谢石等人说:“如今敌人强盛而我方没有粮草,恐怕再也见不到东晋的大军了!”前秦士兵抓住了这个使者,把他送交阳平公符融。符融派人骑马向秦王符坚报告说:“敌人兵力少很容易擒获,只是担心他们逃跑,应该赶快前去攻打!”符坚于是把大军留在项城,带领轻装的八千骑兵,昼夜行军在寿阳与符融会合。符坚派尚书朱序(东晋大臣,兵败被俘降前秦,淝水战后,复归东晋)来劝说谢石等人,认为:“强弱之势不同,不如赶快投降。”朱序私下对谢石等人说:“如果前秦的百万大军全部来到,你们实在难以与他们为敌。如今乘各路大军还没有到齐,应该尽快攻击他们;如果打败他的前锋,就削弱了他们的士气,可以就此彻底打败他们。”
注释:¹癸酉:十月十八日。²执:捕获。³淮南:郡名。治所在寿阳。⁴郧城:地名。在今湖北安陆。⁵硖石:山名。在今安徽寿县西北。⁶洛涧:古水名。今淮河支流洛河。⁷栅淮以遏东兵:在淮河上设栅栏来阻挡增援的晋兵。⁸朱序:本为东晋梁州刺史,太元四年,秦兵入侵,朱序战败 被俘,苻坚委任为度支尚书。⁹夺气:意思是失去锐气。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¹。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qū)²洛涧,未至十里³,梁成阻涧为陈(zhèn)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qíng)敌,何谓弱也!”怃(wǔ)始有惧色。
译文:谢石听说符坚在寿阳,很害怕,想不交战而使秦军疲乏力衰。谢琰劝谢石听从朱序的建议。十一月,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奔赴洛涧,离洛涧不到十里,梁成抢先占据洛河,布成阵势,等待刘牢之。刘牢之径直前进渡过涧水,攻击梁成,打败了他们,将梁成和弋阳太守王咏斩首,又分兵阻断他们归去的渡口,秦的步兵骑兵溃不成军,士兵争先恐后地逃进淮水,死亡的士卒有一万五千人。抓住秦的扬州刺史王显等人,全部收缴他们的器械等各种军用物资。于是谢石的各路大军,水陆两路同时进发。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登上寿阳城望去。只见晋兵阵容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埋伏在那里的晋兵,回头对符融说:“这样的军队也是劲敌,怎么能说他们弱小呢!”怅然失意,这才有了害怕的神色。
注释:¹老秦师:使秦国军队疲惫。²趣:奔向。³未至十里:差十里路未到,即距目的地尚有十里。⁴陈:通“阵”,军队的行列,军阵。⁵军实:军用物资。⁶八公山:在寿县东北,淮河之南、淝水之北。俯瞰平野,形势 险要。⁷勍:强有力。⁸怃然:失意的样子。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¹,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cù)²而杀之,蔑³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huī)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chóng)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¹⁰、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¹¹。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译文:秦兵紧靠着淝水列阵,晋兵不能渡河。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符融说:“你孤军深入,却把阵势摆在淝水边,这是持久的打算,而不是想速战速决。如果把你们的阵势移动一下稍稍退却,让晋兵渡过淝水,来决一胜负,不是很好吗!”秦的众位将领都说:“我军人多他们人少,不如阻挡他们,使他们不能渡河,可以万无一失。”符坚说:“只须带兵稍稍后退,让他们渡到一半时,我们用铁骑践踏而杀死他们,这样没有不能取胜的!”符融也认为对,于是指挥军队稍稍退后。秦兵于是开始后退,(这一退)无法停下来。谢玄、谢琰、桓伊等率兵渡过淝水攻击秦军。符融骑马奔驰压阵,想以此阻挡退却的士兵,但马倒地,他被晋兵杀死,秦军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追到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踩踏而死的士兵,躺满原野塞满河川。那些逃跑的士兵听到风吹的声音和鹤叫声,都以为晋兵就要追来,昼夜不敢停,在草丛里行军在野外住宿,再加上又冷又饿,死的人十分之七、八。刚开始,秦兵稍稍退却时,朱序在阵后大声呼叫说:“秦兵败了!”士兵们于是狂奔逃命。朱序趁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向东晋的大军)奔来。缴获秦王符坚乘坐的云母车。又攻下了寿阳,活捉淮南太守郭褒。
注释:¹悬军深入:意思是孤军深入。²蹙:迫近,逼近。³蔑:无,没有。⁴麾:指挥。⁵略:巡视。⁶青冈:在今安徽寿县西北。⁷蹈藉:践踏。⁸重:加上。⁹什七八:十分之七八。¹⁰张天锡:原为凉州割据势力首领,后被前秦击败,苻坚委为北部 尚书。¹¹云母车:云母装饰之车。云母,矿石,有玻璃光泽,并呈不同 颜色。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饥甚,民有进壶飧、豚髀者,坚食之,赐帛十匹、绵十斤。辞曰:“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坚谓张夫人曰:“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饥甚,民有进壶飧(sūn)¹、豚髀(bì)者,坚食之,赐帛十匹、绵十斤。辞曰:“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坚谓张夫人²曰:“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潸(shān)然流涕。
译文:符坚被流矢射中,单骑逃到至淮北,饿极了,有个百姓给他进献稀饭和煮熟的猪腿,符坚吃完,赏赐他帛十匹、绵十斤。那位百姓推辞说:“陛下害怕艰苦享受安乐,自己陷入危困的局面。臣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是臣的父亲,哪里有儿子给自己的父亲吃饭而求回报的呢!”(对帛、绵等)不看一眼就离开了。符坚对张夫人(苻坚的宠姬)说:“我如今还有何面目治理天下啊!”悲伤地流下了眼泪。
注释:¹壶飧:用壶盛的汤饭熟食。飧,熟食。²张夫人:苻坚的宠妃。
是时,诸军皆溃,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世子宝言于垂曰:“家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但时运未至,故晦迹自藏耳。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复燕祚,此时不可失也,愿不以意气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于我,若之何害之!天苟弃之,何患不亡?不若保护其危以报德,徐俟其衅而图之!既不负宿心,且可以义取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曰:“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耻,非负宿心也;兄奈何得而不取,释数万之众以授人乎?”
是时,诸军皆溃,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世子宝言于垂曰:“家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但时运未至,故晦迹自藏耳。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复燕祚,此时不可失也,愿不以意气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于我,若之何害之!天苟弃之,何患不亡?不若保护其危以报德,徐俟其衅而图之!既不负宿心,且可以义取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曰:“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耻,非负宿心也;兄奈何得而不取,释数万之众以授人乎?”
译文:这时,各路军队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率领的三万人马得以保全,符坚率领千余人马到他那里去。世子宝(慕容垂第四子)对慕容垂说:“咱们的家国倾覆了,天命人心都归于我们的君主,但时机和运气还没有到来,所以我们晦暂时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如今秦主苻坚兵败,他把他自身交给我们,这是上天借给我们这个便利来恢复燕国的国运,这个时机不能失去,希望你不要因为苻坚对你的微小恩惠而忘记国家大事!”慕容垂说:“你们说的很对。但他凭一颗诚心来投奔我,怎么能害他呢!上天如果抛弃他,何必担心他不灭亡?不如保护他,在他危难时用美德报答他,慢慢等待时机再谋划这件事!(这样)既不辜负他一向对我们的好心,而且可以凭大义取得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说:“秦强大的时候吞并了燕国,秦衰弱了我们攻取他,这是为国家报仇雪耻,不是辜负他的好心;兄长为什么可以得到却不攻取,放下(兵权)把数万人马交给别人呢?”
垂曰:“吾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国士遇我,恩礼备至。后复为王猛所卖,无以自明,秦主独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关西会非吾有也。”冠军行参军赵秋曰:“明公当绍复燕祚,著于图谶;今天时已至,尚复何待!若杀秦主,据邺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亲党多劝垂杀坚,垂皆不从,悉以兵授坚。平南将军慕容暐屯郧城,闻坚败,弃其众遁去;至荥阳,慕容德复说暐起兵以复燕祚,暐不从。
垂曰:“吾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国士遇我,恩礼备至。后复为王猛所卖,无以自明,秦主独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关西会非吾有也。”冠军行参军赵秋曰:“明公当绍复燕祚,著于图谶;今天时已至,尚复何待!若杀秦主,据邺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亲党多劝垂杀坚,垂皆不从,悉以兵授坚。平南将军慕容暐屯郧城,闻坚败,弃其众遁去;至荥阳,慕容德复说暐起兵以复燕祚,暐不从。
译文:慕容垂说:“我过去被太傅慕容评不容,无处安身,为逃命来到前秦,秦的国君把我当国士对待,恩惠礼遇都很周到。后来又被王猛出卖,无法表明自己的清白,秦主苻坚却能明察,这样的大恩怎么能够忘记呢!如果(不这样做)我们氐族命运必定更加衰弱,我一定以怀柔之策招集关东兵民,来复兴氐族先前的大业,而关西应该不是我们所有的。”冠军行参军赵秋说:“明公应当复兴燕国的国运,在图谶(古代巫师、方士制作的一种验证吉凶的图符)上已经显示出征兆;如今天时已经来到,还等待什么呢!如果杀了秦主,占据邺都,向西进军,三秦之地也不是苻坚所有的了”!慕容垂的亲党大多劝说慕容垂杀掉符坚,慕容垂都没有听从,把全部兵马都交给了苻坚。平南将军慕容暐屯兵郧城,听说苻坚被打败,把他的部众抛下不管自己逃跑了;到了荥阳,慕容德又劝说慕容暐起兵来复兴燕国,慕容暐不听。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¹置床上,了无²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³,不觉屐(jī)齿之折。
译文:谢安收到驿马送来的战报,知道秦兵已经被打败,当时他正与客人下围棋,收起书信放在坐榻上,脸上没有一点喜悦的神情,仍像原先那样下围棋。客问他,他从容地回答说:“孩儿们已经如愿把秦兵打败了。”下完棋,他回内室,过门槛时(难以控制内心的喜悦而步履不稳),不知不觉间竟折断了屐齿。
注释:¹摄书:收叠书信。²了无:全无,一点没有。³户限:门槛。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三更¹灯火五更鸡²,正是男儿读书时。
译文: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
注释:¹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²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黑发¹不知勤学早,白首²³悔读书迟。
译文: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释:¹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²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³方:才。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参考资料:
1、 黄勤堂.哲理诗选析: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42
2、 杨道诚,韩清显.中国诗词名篇类编赏析:修身养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11

quànxué--yánzhēnqīng

sāngèngdēnghuǒgèngzhèngshìnánérshūshí

hēizhīqínxuézǎobáishǒufānghuǐshūch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银烛¹秋光冷画屏(píng)²,轻罗小扇³扑流萤(yíng)
译文: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注释:¹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²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³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⁴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天阶(jiē)¹夜色凉如水,卧看²牵牛织女星³。(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译文: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躺卧着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注释:¹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²卧看:躺卧着朝天看。卧:一作“坐”。³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此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即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天阶夜色凉如水”中“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52-54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3-54

qiū

 tángdài 

yínzhúqiūguānglěnghuàpíng qīngluóxiǎoshànliúyíng 
tiānjiēliángshuǐ kànqiānniúzhīxīng  (tiānjiēzuò tiānjiē kànzuò zuòkàn )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
古木阴阴¹六月凉,幽花藉(jí)²四时香。
译文:参天古木,荫蔽覆盖着阁楼,给六月送来了清凉。幽静的花朵,杂乱地盛开,送来了四时的芳香。
注释:¹阴阴:荫蔽覆盖。²藉藉: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丝桐¹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译文:古琴悠扬,清夜漫长,不妨弹奏一曲《梅花三弄》。皎洁的月光,照入帘幕,清风轻轻吹过了床头。
注释:¹丝桐:古代制琴多用桐木,以丝为弦,故以丝桐为琴的代称。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