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白帝城¹头春草生,白盐山²下蜀(shǔ)³清。
译文:春天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澈见底。
注释:¹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²白盐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³蜀江:泛指蜀地境内河流。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没上去的北方人也动了乡情。

  本诗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

  “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此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与歌的悦耳,但因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便自然地表现出歌声的优美。

  “北人莫上动乡情”,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此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7-841
4、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84-486
5、 施蛰存.唐诗百话(中).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123-134
6、 李丽 刘志林.浅析刘禹锡《竹枝词》的内容特色.北方文学(中),2016(11):66.

zhúzhījiǔshǒu ·

liú tángdài 

báichéngtóuchūncǎoshēng báiyánshānxiàshǔjiāngqīng 
nánrénshànglái běirénshàngdòngxiāngqí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澈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没上去的北方人也动了乡情。

注释

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

白盐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

蜀江:泛指蜀地境内河流。

赏析

  本诗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

  “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此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与歌的悦耳,但因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便自然地表现出歌声的优美。

  “北人莫上动乡情”,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此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7-841
4、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84-486
5、 施蛰存.唐诗百话(中).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123-134
6、 李丽 刘志林.浅析刘禹锡《竹枝词》的内容特色.北方文学(中),2016(11):66.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7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断烟离绪(xù)。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¹,香噀(xùn)²霜风雨。纵玉勒³、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译文:看着断断续续的云烟,离愁别绪之情油然而生,更令我情怀关切的,令人伤心的,是那一轮斜阳映射出来的一片残红,渐渐隐没于绛红的霜叶树林里。我提来了半壶秋水,插上一束黄色的菊花以便将她奠祭。在秋风秋雨之中,菊花依然旧香气喷溢,散发着阵阵幽香。在这种时候,谁又能策马扬鞭,像空中飞翔的小鸟一样轻飞迅疾,又有谁有心去凭吊凄凉、荒败的古台遗迹?记得我们曾经醉态朦胧,一起踏着歌声,去游览南屏。当时我昏醉沉迷,将身边的小蛮和樊素忘记。如今只有寒蝉呜咽,她的彩扇又在哪里?我的爱妾又去了何地?
注释:¹荐黄花:插上菊花。荐:插。²噀:含在口中而喷出。³玉勒:马络头。指代马。⁴迅羽:这里形容骏马如疾飞鸟。⁵荒台:彭城(徐州)戏马台。项羽阅兵于此,南朝宋武帝重阳日曾登此台。⁶南屏:南屏山在杭州霜南三里,峰峦耸秀,环立若屏。“南屏晚景”为霜湖十景之一。⁷蛮素:指歌舞姬。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聊对旧节¹传杯²,尘笺(jiān)(dù)³,断阕(què)经岁慵(yōng)赋。小蟾(chán)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qióng)。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biāo)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yú)看,但约明年,翠微¹⁰高处。
译文:如今又是重阳节,虽然应景传杯但是却毫无意绪,任凭尘埃落满素笺,随便让蠹虫蛀坏毛笔,未完成的词章经过许多年也懒得再将它续写上。半轮素月的斜辉洒满东篱。泠泠清清的寒夜,蟋蟀仿佛也在唉声叹气,悄声低语。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只是因为愁绪万千,而任随狂风把帽子吹去,我独自一个人把茱萸细细观看,只能预定明年再登临那山峰的高处。
注释:¹旧节: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²传杯: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³尘笺蠹管:信笺积尘,笛管生虫。⁴断阕:没写完的词。⁵小蟾:未圆之月。⁶东篱:用陶渊明重阳待酒东篱事。⁷残蛩语:指蟋蟀发出的悲啼。⁸乌纱:《旧唐书·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此用晋孟嘉登高落帽故事。⁹茱萸:古俗,重阳登高戴茱萸花。¹⁰翠微:山气青绿色,代指山。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重阳节感时伤今的无限愁绪。开头“断烟离绪”,指离别之苦,“醉踏南屏”是往事在眼前浮现,佳人未曾入梦与己相会,更增哀伤无限。下阕第一句“旧节传杯”,再忆当年曾与佳人共欢,使人白发频生。而今只剩下自己,但仍希望:明年重九的登高与佳人重逢。全词以游踪为主线,穿插有关重阳的典故,昭示本人的一段艳情,颇有一种凄迷之美。

  相传吴氏曾纳苏杭一妾,后一遣一死。这首词就是重九日为怀念杭州亡妾而作的。上片写重九之日登临山峰的高处,面对断烟、残阳、秋水、黄菊等萧索景色怀念追忆与爱妾醉游南屏山的往事,渲染了悲剧气氛,抒写凄楚情怀,烘托思念亡妾的凄苦心境。下片极力抒写亡妾死后自己的生活的倍感百无聊赖和凄怆的情状,叙事十分生动,心理刻画极为细致,抒情非常凄婉,作为一个词人,竟然“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可见他的心真的是如一盆死灰,表现出作者对亡妾的极度的思念。“惊飙从卷乌纱去”活用孟嘉之典,不是表现作者的豁达大度而是描述自己的无所顾及和无心无绪。但是从整体上看,这首词还是显得有些晦涩,从而影响了整体的艺术效果。

  “断烟离绪”,起句四字情景交融,精炼而形象,统贯全篇。“断烟”写景,“离绪”写情。“斜阳红隐霜树”是写重九烟雨蒙蒙,故傍晚还不见斜阳,隐没于霜树之中。凄凉的心境,又逢凄凉的时节,烘托出抑郁的情绪。重阳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词人在风雨中折来黄花数枝,插在壶中,花的香气含着雨气喷出。在此凄风冷雨之中,谁还会有心情骤马去登上荒台吊古呢?“吊古”一词隐含了多少伤逝之痛。作者又不禁回忆起当年与伊人重九登高时的情景。当时伊人执扇清歌,扇底歌声与寒蝉共咽(意谓其声悲凉),作者则酒酣倦梦,几乎忘却伊人在旁。上片忆念双双登高的情景。

  下片转入今情。斯人逝矣,往事如烟,对此佳节,还有什么心情“传杯”饮酒?但无“传杯”的心情而仍复“传杯”者,无聊之极也。(参见陈匪石《宋词举》)“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杜甫《咏怀》五百字),饮酒可以忘忧,写词可以抒闷,但心灰意懒至此,连未写完的歌词(断阕)都封尘已久,更何况重写新词呢!天气入夜转晴,月影斜照东篱,寒蛩宵语,似亦向人诉说心事。“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这是从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二句转用来的。

  重九日晋人孟嘉落帽的故事,后世传为美谈。杜甫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登高时风吹帽落,露出了满头白发,我就含笑把帽子重新戴上,并且还会请旁人为我整理一下。这两句诗表现杜甫的洒脱旷达的心态。但是梦窗这两句词意与杜甫不同。梦窗已经不以风吹帽落、露出满头白发羞愧了;他这两句的意思是,反正人亡身颓,无复欢颜,一切都随它去吧!这表现了词人极端沉痛绝望的心情。结语“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三句也化自杜诗(同上):“明年此会知谁健,笑把茱萸仔细看。”杜诗之意谓今年重九,姑且强乐自宽,但不知明年此时会何如耳。梦窗今年未能登高,但遥想明年能有机会。老杜细看茱萸,梦窗虽也看茱萸,着一“谩”字,就自觉无味。那么明年翠微高处之约,也不过说说而已。杜甫逢佳节而强作欢笑,梦窗则欲强作欢颜而不能,其无聊、沉痛更倍于少陵,实在是时代、身世使然。

  吴梅《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序》:“吴词潜气内转,上下映带,有天梯石栈之妙。”梦窗词脉络贯通,形象完整。上下映带尚是为形象的表面,潜气内转则是其内质:“天梯石栈”,则说的是梦窗词的大起大落,突接突转,也有潜在的气韵沟通。“霜树”、“萸花”、“传杯”等皆为实写:“斜阳”、“翠微”等为虚写,虚实结合,线索明晰。说明梦窗词气韵贯通的特点。

  西方文论说“美是杂多和整一的结合”,于梦窗词亦可得到印证。梦窗不但炼字、炼句,而且炼意,词藻华丽,同时又极富内在的神韵。读梦窗词,不可不注意这些艺术特质。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第1987-1988页 .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 : 第270-271页 .

shuāngfēi ·chóngjiǔ

wényīng sòngdài 

duànyān guānxīnshì xiéyánghóngyǐnshuāngshù bànqiūshuǐjiànhuánghuā xiāngxùn西fēng zòng qīngfēixùn liángshuídiàohuāngtái zuìnánpíng cǎishànhánchán juànmèngzhīmán 
liáoduìjiùjiéchuánbēi chénjiānguǎn duànquèjīngsuìyōng xiǎochánxiéyǐngzhuǎndōng lěngcánqióng zǎobái yuánchóuwàn jīngbiāozòngjuǎnshā mánjiāng zhūkàn dànyuēmíngnián cuìwēigāochù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酒旗相望大堤(dī)头,堤下连樯(qiáng)¹堤上楼。
译文: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堤下船连船,堤上楼挨楼。
注释:¹樯: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堤幽轧(yà)¹满中流²
译文:天色将晚,行人急忙争渡,桨堤幽轧轧,船儿满中流。
注释:¹幽轧:划桨堤。²中流:在水流之中。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江南江北望烟波¹,入夜行人相应歌。
译文: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烟,入夜行人还对歌在江边。
注释:¹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桃叶¹传情竹枝怨(yuàn)²,水流无限月明³多。
译文:《桃叶歌》表达了爱情,《竹枝词》诉说着哀愁,水流和月光无穷无尽哟,恰似歌堤中的情感绵绵。
注释:¹桃叶:乐府歌曲名。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²竹枝怨:《竹枝词》诉说哀怨。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刘禹锡把民歌变成了文人的诗体。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达怨苦之情。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³月明:月亮光。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春堤缭(liáo)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¹开。
译文:长堤弯弯曲曲,堤内水徘徊,酒舍旗亭一家挨一家地排开。
注释:¹次第: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kē)(é)¹大艑(biàn)落帆来。
译文:傍晚时挑出杏帘儿招徕顾客,高高的大船落帆靠岸停下来。
注释:¹轲峨:高大的样子。

  这是三幅江边居民生活的速写。

  第一首:日暮争渡

  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酒旗相望”写出了酒家之多,说明此地贸易往来频繁,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顾客云集的热闹所在;一面面酒旗在宽阔的大堤上迎风招展,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富有世俗人情的生活气息。“堤下连樯堤上楼”寓有心于无心中,意象朴素,语言朴素,不见一点雕琢痕迹,大堤上乱中有序、一派生机的景象一下子呈现在眼前。前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完整背景,这样写是为“日暮行人争渡急”张本的。

  三、四两句,描摹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日暮行人争渡急”先点明时间,然后“争”“急”二字把江边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来。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揣度他人之心,却并没有直接刻画人心,而是在看似无心的客观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来。“桨声幽轧满中流”一句状写景色,摹拟声音,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的紧张劳作,把“争渡急”写足,意境与诗味俱佳,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画面灵动,将诗情与画意揉在了一起,把诗当作有声画来描绘。但无论是画面还是其中情思,都突破了传统的景物描写窠臼,立意新颖、手法娴熟、笔调清丽自然,流淌出世俗人情的诗化美。

  第二首:月夜对歌

  重在描写长江两岸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开头二句先将月夜对歌总写一笔: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渺茫。“烟波”二字,把迷蒙的夜色和入夜时的江景写得非常美。在静态的景色描绘之后,继而写出两岸长堤之上,行人络绎不绝,歌声此伏彼起,相和相应,打破了静夜的沉寂。这个场面是宏大的,气势是磅礴的。

  他们唱的是什么歌,诗人用第三句作了概括:“《桃叶》传情《竹枝》怨”,都是巴山楚水人民爱唱的民歌。《桃叶歌》倾吐爱情,《竹枝词》诉说哀怨,可以想见,这歌声对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来说,自然会惹动自身的“情”与“怨”的,这也是“含思宛转”之处。诗的结句高妙,极有意境。“水流无限月明多”是写眼前所见之景: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契合江边和夜色。同时也是比喻,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比喻歌中“情”与“怨”的无限,把歌唱者的感情形象化。这句诗是以视觉来写听觉的,流水与月光,既含流动之势,又具明丽之色,这是用眼可以看到的,是视觉的感受;但是优美、动人的歌曲也能给人灵动、流丽的艺术感受,两者(指视觉与听觉)能引起“通感”。这种描写创造了优美的艺术境界,产生了良好的美学效果。整首诗写景与抒情水乳交融,感情深沉真挚,景色优美动人。

  第三首:酒家迎客

  长堤缭绕,江水徘徊,堤上酒家,依次排开。余晖脉脉,杏帘飘飘,估客大船,落帆而来。这首诗绝弃雕饰,纯用白描,把码头的勃勃生机和船只的频繁来往,描绘得真实、生动、自然。

  总而言之,这三首诗,形象鲜明,音调和谐,清新隽永,写景如画;有浓厚的乡土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刘禹锡学习民歌所取得的成果。

参考资料:
1、 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172-173 .
2、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832-833页
3、 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906-907 .

shàngxíngsānshǒu

liú tángdài 

jiǔxiāngwàngtóu xiàliánqiángshànglóu 
xíngrénzhēng jiǎngshēngyōumǎnzhōngliú 

jiāngnánjiāngběiwàngyān xíngrénxiāngyìng 
táochuánqíngzhúzhīyuàn shuǐliúxiànyuèmíngduō 

chūnliáoràoshuǐpáihuái jiǔshètíngkāi 
wǎnchūliánzhāo ébiànluòfānlái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晋侯¹复假(jiǎ)²于虞(yú)³以伐虢(guó)
译文: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注释:¹晋侯:晋献公。晋: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²复假道:又借路。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今又借道,故用“复”。³虞:国名,姬姓。周文王封予古公亶父之子虞仲后代的侯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⁴虢:国名,姬姓。周文王封其弟仲于今陕西宝鸡东,号西虢,后为秦所灭。本文所说的是南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¹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²,寇(kòu)³不可翫(wán)。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注释:¹表:外表,这里指屏障、藩篱。²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³寇:凡兵作乱于内为乱,于外为寇。⁴翫: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⁵其:反诘语气词,难道。⁶辅:面颊。⁷车:牙床骨。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公曰:“晋,吾宗¹也,岂害我哉?”
译文: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
注释:¹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的诸侯国,都同一祖先。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对曰:“大(tài)伯、虞仲¹,大王之昭²也 。大伯不从³,是以不嗣(sì)。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勳(xūn)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¹⁰爱之¹¹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¹²,不唯¹³(bī)¹⁴乎?亲¹⁵以宠¹⁶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¹⁷?”
译文: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没有跟随在太王身边,因此没有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尚且要加害于他,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注释:¹大伯、虞仲:周始祖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²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泰伯、虞仲、王季俱为大王之子,都是大王之昭。³不从:指不从父命。⁴嗣:继承(王位)。大伯知道大王要传位给他的小弟弟王季,便和虞仲一起出走。宫之奇认为大伯没继承王位是不从父命的结果。⁵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⁶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⁷盟府:主持盟誓、典策的宫府。⁸将虢是灭:将灭虢。将,意同“要”。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虢”。⁹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献公的曾祖,庄伯是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¹⁰其:岂能,哪里能。¹¹之:指虞。¹²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庄公25年晋献公尽诛同族群公子。以为戮:把他们当作杀戮的对象。¹³唯:因为。¹⁴逼:这里有威胁的意思。¹⁵亲:指献公与桓庄之族的血统关系。¹⁶宠:在尊位,指桓、庄之族的高位。¹⁷况以国乎:此句承上文,因此省略了“以国”下的“逼”字。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
公曰:“吾享祀(sì)¹丰絜,神必据我²。”
译文: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
注释:¹享祀:祭祀。²据我:依从我,即保佑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¹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²天无亲,惟德是辅³。’又曰:‘黍(shǔ)(jì)非馨(xīn),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yī)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píng)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¹⁰以荐馨香¹¹,神其¹²¹³之乎?”
译文: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难道神明会不享用(祭祀的食物)吗?”
注释:¹实:同“是”复指提前的宾语。²皇:大。³辅:辅佐,这里指保佑。所引《周书》已亡佚,这两句引见伪古文《尚书》,下同。⁴黍:黄黏米。⁵稷:不黏的黍子,黍稷这里泛指五谷。⁶馨:浓郁的香气。⁷易物:改变祭品。⁸繄:句中语气词。⁹冯:同“凭”。¹⁰明德:使德明。¹¹馨香:指黍稷。¹²其:语气词,加强反问。¹³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弗听,许晋使。
弗听,许晋使。
译文: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宫之奇以其族行¹,曰:“虞不腊²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译文: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注释:¹以其族行:指率领全族离开虞。以:介词,表率领。²腊:岁终祭祀。这里用作动词,指举行腊祭。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译文:八月某一天,晋献公包围上阳。问卜偃说:“我能够成功吗?”
对曰:“克之。”
对曰:“克之。”
译文:卜偃回答说:“能攻下。”
公曰:“何时?”
公曰:“何时?”
译文:晋献公说:“什么时候?”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qí)。鹑之贲(bēn)贲,天策炖(dùn)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译文:卜偃回答说:“童谣说:‘丙子日的清早,龙尾星为日光所照;军服威武美好,夺取虢国的旗号。鹑火星像只大鸟,天策星没有光耀,鹑火星下整理军队,虢公将要逃跑。’这日子恐怕在九月底十月初吧!丙子日的清晨,日在尾星之上,月在天策星之上,鹑火星在日月的中间,一定是这个时候。”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冬,十二月丙子¹²,晋灭虢,虢公丑³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yìng)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译文: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然而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注释:¹丙子:十二月初一正逢干支的丙子。²朔:每月初一日。³丑:虢公名。⁴京师: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⁵馆:为宾客们设的住处。这里用作动词,驻扎的意思。⁶媵:陪嫁的奴隶。⁷秦穆姬:晋献公女,嫁秦穆公。⁸书:指《春秋》经文。

  文章首先陈述了虞虢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揭露出晋侯残酷无情的本质,最后提醒虞国公国家存亡在于德行,而不在与神灵。文章批判了迷信宗族关系和神权至上的迂腐,反映了当时的民本思想。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开头只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主题。语言简洁有力,多用比喻句和反问句。如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比喻虞虢的利害关系,十分贴切、生动,很有说服力。

  晋献公吞并虢国和虞国的成功,要归功于他的心狠手毒:一方面以本国宝物作诱饵,诱敌手上钩;一方面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于是,不惜以阴谋诡计骗取虞国信任,将两国逐个吞食。俗话说,“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晋献公实实在在地照这样去做了,并且得到了回报,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损失。但是,攻城略地的成功,却以不顾礼义廉耻为代价,得到了实际利益和好处,而因此失去了人心和道义。对于重视民心和道义的人来说,这样做是得不偿失;对于寡廉鲜耻的人来说,失去的无所谓,得到的才是实在的。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决定取舍的。

  如此说来,对于寡廉鲜耻、心狠手毒之徒不应当以仁义道德之心去对待,最好是以强硬的态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虞国的灭亡,就灭在太相信同宗亲情,对不义之徒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对方跟自己是一类人,以一种近乎于农夫的心肠,去对待凶狠的毒蛇。如果说这也是一场悲剧的话,那么则是由自己推波助澜、助纣为虐而导致的。如果灭亡的结果是自己一时糊涂、认识不清,被披着羊皮的狼蒙蔽了,尚还可以寄予一点同情,然而有贤臣坦诚相谏,苦口婆心地开导,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执迷不悟,固执己见,则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一点同情。

  曾经是作威作福的国君,一朝变成随他人之女陪嫁的奴隶,这种天上、地下的巨变,不能不使人感叹。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是不应当忘记的,读史可以使人明鉴,使人清醒。即使弱小而无法与强暴抗衡,那么弱小者之间的彼此照应、鼓励。安慰、同病相怜、支持,也可以让人在风雨之中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正所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些从惨痛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完全可以说是千古不易的。就连平民百姓都懂得,听人劝得一半。欺人太甚的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即使无法奋起抗争,最起码是可以想法避开的。既不听劝,又不抗争,的确算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参考资料:
1、 编者 清 吴调侯 .古文观止 :作家出版社 ,2008 :第17页 .

gōngzhījiànjiǎdào

zuǒqiūmíng xiānqín 

    jìnhóujiǎdàoguó 

    gōngzhījiànyuē  guó zhībiǎo guówáng cóngzhī jìn kòuwán zhīwèishèn zài yànsuǒwèi chēxiāng chúnwángchǐ齿hán zhě  guózhīwèi  

    gōngyuē  jìn zōng hàizāi  

    duìyuē  tài zhòng tàiwángzhīzhāo tàicóng shì guózhòng guóshū wángzhī wéiwénwángqīngshì xūnzàiwángshì cángméng jiāngguóshìmiè ài qiěnéngqīnhuánzhuāng àizhī huán zhuāngzhīzuì érwéi wéi qīnchǒng yóushànghàizhī kuàngguó  

    gōngyuē  xiǎngfēngjié shén  

    duìyuē  chénwénzhī guǐshénfēirénshíqīn wéishì  zhōushū yuē  huángtiānqīn wéishì  yòuyuē  shǔfēixīn míngwéixīn  yòuyuē  mín wéi  shì fēi mín shénxiǎng shénsuǒpíng jiāngzài ruòjìn érmíngjiànxīnxiāng shénzhī  

    tīng jìnshǐ使 

    gōngzhīxíng yuē   zàixíng jìngèng  

    yuèjiǎ jìnhóuwéishàngyáng wènyǎnyuē    

    duìyuē  zhī  

    gōngyuē  shí  

    duìyuē  tóngyáoyuē  bǐngzhīchén lóngwěichén jūnzhēnzhēn guózhī chúnzhībēnbēn tiāndùndùn huǒzhōngchéngjūn guógōngbēn  jiǔyuè shíyuèzhījiāo bǐngdàn zàiwěi yuèzài chúnhuǒzhōng shìshí  

    dōng shíèryuèbǐngshuò jìnmièguó guógōngchǒubēnjīngshī shīhuán guǎn suì mièzhī zhígōngtàijǐng cóngyìngqín érxiū qiěguīzhígòngwáng shūyuē  jìnrénzhígōng  zuìgōng yán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一望 一作:立望)
(lǒng)¹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lán)²久。一望关河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móu)
译文: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眼前是一片烟波万目,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
注释:¹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今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²凭阑:即凭栏,倚靠着楼台的栏杆。³关河:关塞河流,这里泛指山河。⁴忍:怎能忍受。⁵凝眸:目光凝聚在一起。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yǎo)¹神京²,盈盈³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rǎn)飞下汀(tīng)洲,思悠悠¹⁰
译文: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
注释:¹杳杳:遥远渺茫。²神京:帝京,京都,这里指汴京(今开封)。³盈盈:形容女子娇媚可爱的神态。⁴仙子:比喻美女,这里指词人所爱的歌女。⁵锦字:又称织绵回文。后用以指妻寄夫之书信。⁶难偶:难以相遇。⁷断雁:鸿雁传书,这里指雁没有担负起传书的任务。⁸冉冉:形容慢慢飞落的样子。⁹汀:水中或水边之平地。¹⁰思悠悠: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¹?阻追游²。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àn)³,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译文: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千目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注释:¹雨恨云愁:指两人的爱情不能成功,心头充满悔恨哀愁。²阻追游:被某种力量阻碍而不能自由追寻自己的所爱。³消黯:黯然销魂。⁴永日:长日。长,兼指时间或空间。⁵却下层楼:只得无精打采地走下高楼。

  此词抒写了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词的第一叠写眼前所见,第二叠写所思之人,又将此平列的两段情景交织起来,使其成为有内联系的双头。

  此词首句化用梁柳恽的名句第一叠“陇首”三句,是当前景物和情况。“云飞”、“日晚”,隐含下“凭阑久”。“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陇首,犹言山头。云、日、烟波、皆凭阑所见,而有远近方分。“一望”是一眼望过去,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千目关河,可见而不尽可见,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却仅用“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用“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上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第二叠则反过来,先写情,后写景。“杳杳”三句,接上“忍凝眸”来。“杳杳神京”,写所思之人汴京:“盈盈仙子”,则写所思之人的身分。唐人诗中习惯上以仙女作为美女之代称,一般用来指娼妓或女道士。这目大约是指汴京的一位妓女。“锦字”化用窦滔、苏蕙夫妻之典。作者和这位“仙子”,虽非正式夫妻,但其落第而出京,与窦滔之获罪远徙,有些近似之故。此句是说,“仙子”虽想寄与锦字“,而终难相会。鸿雁本可传书,而说”断“,说”无凭“,则是她终不曾负担起它的任务。雁给人传书,无非是个传说或比喻,而雁”冉冉飞下汀洲“,则是眼前实事。由虚而实,体现出既得不着信又见不了面的惆怅心情。”思悠悠“三字,总结次段之意,与上”忍凝眸“遥应,而更深入一层。

  第三叠则是“思悠悠”的铺叙。当日之惆怅,实缘于旧日之欢情,所以“暗想”四句,便概括往事,写其先相爱,后相离,既相离,难再见的愁恨心情。

  “阻追游”三字,横插上四句下五句中间,包括了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内。回到当前之时,却又荡开一笔,平叙之中,略作波折,指出这种“忍凝眸”、“思悠悠”的情状,并不是这一次,而是许多次,每次“登山临水”就“惹起平生心事”。这回依然如此,“黯然消魂”的心情之下,长久无话可说,走下楼来。“却下层楼”,遥接“凭阑久”,使全词从头到尾,血脉流通。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18-319 .

guǎn ·lǒngshǒuyúnfēi

liǔyǒng sòngdài 

lǒngshǒuyúnfēi jiāngbiānwǎn yānmǎnpínglánjiǔ wàngguānxiāosuǒ qiānqīngqiū rěnníngmóu  (wàngzuò wàng )
yǎoyǎoshénjīng yíngyíngxiān biéláijǐnzhōngnánǒu duànyànpíng rǎnrǎnfēixiàtīngzhōu yōuyōu 
ànxiǎngdāngchū yǒuduòshǎo yōuhuānjiāhuì zhīsànnán fānchénghènyúnchóu zhuīyóu měidēngshānlínshuǐ píngshēngxīnshì chǎngxiāoàn yǒngyán quèxiàcénglóu 
天书早下促星轺,二月关河冻欲消。
天书¹早下促星轺(yáo)²,二月关河³冻欲消。
译文:二月时黄河的坚冰已经悄悄融化,你奉旨去边塞把军队犒劳。
注释:谢武选:即谢东山,字少安,四川射洪人。¹天书:朝廷的诏书。²星轺: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³关河:山河。
白首应怜班定远,黄金先赐霍嫖姚。
白首应怜班定远¹,黄金先赐霍嫖(piāo)(yáo)²
译文:满头白发就像汉朝的班超,建功立业如年轻的霍剽姚。
注释:¹班定远:即班超,曾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²霍嫖姚:即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以功封冠军侯。
秦云晓渡三川水,蜀道春通万里桥。
秦云晓渡三川水¹,蜀道春通万里桥。
译文:你追随浮云,渡过三川,登上蜀道又越过栈桥。
注释:¹三川水:指河、洛、伊三川。
一对郫筒肠欲断,鹘鸰原上草萧萧。
一对郫(pí)¹肠欲断,鹘(hú)(líng)²上草萧萧。
译文:家乡兄丧的消息把你急召,面对郫酒哀听那轉悲呜,春天的原野怎地草木萧萧?
注释:¹郫筒:酒名,亦叫郫酿。²鹊钨原:喻兄弟之情。

  这首诗的首联点明奉诏犒师的时间,颔联祝赞谢少安出使能圆满完成任务,立功受奖,颈联言取道陕西,回到四川,尾联言回乡会葬其兄的悲恸之情。此诗叙事抒情,浑然一体,起承转合,有神无迹。

  首联明写朝廷诏书急如星火,暗写谢少安担负使命的重要。谢少安的活动在诗题中已经标示出来,故诗中不赘述。“二月关河冻欲销”,具体交待了此行犒师的时间,正是乍暖还寒、寒气砭人肌骨的时节,可见谢少安不辞辛苦,不怠皇帝使命,忠君爱国的思想品格。此句虽是叙写谢少安,却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友人的钦佩和颂扬之情。

  颔联借用班超和霍去病为国尽忠,巩固边疆建功立业的典故,赞许谢少安犒赏军队是为国建功的光荣举动。诗人选用班超和霍去病事,反映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和对谢少安的期望,希望谢少安能为国家建立如同汉代名将班超和霍去病那样的巨大功勋。

  颈联“秦云晓渡三川水,蜀道春通万里桥。”转写谢少安赶往家乡奔丧的情形。诗人设想友人谢少安追随浮云、渡过三川、登上蜀道、越过栈桥、经行万里、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的情景。仅用了两句十四个字,却道出了返回故乡行程之遥远,又表现出了谢少安急迫的心情和眷顾兄长的感情。

  尾联不言谢少安如何回到家乡、如何安葬兄长、如何悲痛欲绝。而是描写了谢少安家乡特有的事物和景物:“一对郫简肠欲断”,面对着一对截竹为筒盛酒的家乡酒,因其兄的亡故,悲痛万分,肝肠欲断。往事历历在目,而今物是人亡,其悲难诉,虽没写谢少安的痛哭失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肠欲断”岂不要比哭泣更让人心如刀绞。“鹤鸽原上草萧萧”钨鸽是一种水鸟,又叫脊令。《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言水鸟脊令遇难落在原野上,以兴起下句兄弟有难急于相救,后以此比喻兄弟有难急于救助。此句化用《诗经》之意喻兄弟之故的悲哀。“草萧萧”烘托出了一片悲凉的气氛。两句中的物与景都是实写,可又都是诗人的想象,表现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同情和牵挂。

参考资料:
1、 周蒙,冯宇主编,毛泽东喜读的古典诗词曲赋500篇,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05,第792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