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信骤。消得惊秋人瘦。昨日红莲今日藕。断肠君信否。
霜信骤。消得惊秋人瘦。昨日红莲今日藕。断肠君信否。
人世悲欢原偶,休怨雨云翻覆。宝玦珊瑚珍重取,五陵佳气有。
人世悲欢原偶,休怨雨云翻覆。宝玦珊瑚珍重取,五陵佳气有。
王鹏运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1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公¹(shào)²³鱼梁吏(lì),尝以一坩(gān)(zhǎ)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¹⁰增吾忧也¹¹。”
译文:陶公年纪轻时担任负责河道和渔业的官吏。(他)曾经把一陶罐腌鱼赠送给母亲。他的母亲说:“这是从哪里来的?”坩者说:“是官府所拥有的。”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公物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愁啊!”
注释:¹陶公:对陶侃的尊称。陶侃,字士行,晋浔阳人,陶渊明的曾祖。²少时:年轻的时候。这里不读shao(第三声),因为这里不是一会儿的意思,这里读shào。³作:担任,任职。⁴鱼梁吏:主管河道渔业的官吏。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土石横截水流,留一缺口,让鱼随水流入竹篓一类器具中。⁵尝:曾经。⁶坩鲊:坩,盛物的陶器。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⁷反书:回信。⁸官物:公物。⁹见饷:赠送我。见:表示他人的行为涉及自己。饷:以食物送人。¹⁰非惟……,乃……:不仅……而且…… (文言文固定句式)。乃:却,反而。¹¹也: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táo

liúqìng nánběicháo 

    táogōngshàoshízuòliáng chánggānzhǎxiǎng yuē  lái  shǐ使zhěyuē  guānsuǒyǒu  fēngzuòshǐ使fǎnshū kǎnyuē  wéi guānjiànxiǎng fēiwéi nǎizēngyōu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隔花才歇廉(lián)¹雨,一声弹指²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译文:波渺渺,柳依依。双蝶绣罗裙的女子,你与幸福,只有一朵花的距离。但是春天却送来绵绵细雨,让你久坐闺中,辜负了美好的芳春。天晴的时候,双燕已归,柳枝低垂。
注释:¹廉纤:细小,细微。多用以形容微雨。²弹指:此状寂寥抑郁之态。弹击手指,以表示各种感情。这里指指极短暂的时间。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小屏语色远¹,妆薄²铅华浅。独自立瑶(yáo)³,透寒金缕(lǚ)
译文:娇嗔如你,一春弹泪话凄凉。寒夜到来,你掩上望归的门。默默地,朱粉不深匀,闲花春。想他的时候,你独自站在瑶阶上。柔肠已寸寸,粉泪已盈盈。
注释:¹小屏语色远:此系描绘眺望之景,谓远语仿佛是小小的屏风。亦可解做小屏风上绘有远语之画图。²妆薄:谓淡妆。³瑶阶:本指玉砌的台阶,后为石阶之美称。⁴金缕鞋:绣织有金丝的鞋子。

mán··huācáixiēliánxiān--lánxìng

huācáixiēliánxiānshēngdànzhǐhùnliángyànshuāngguīzhǎngtiáomàimàichuí

xiǎopíngshānyuǎnzhuāngbáoqiānhuáqiǎnyáojiētòuhánjīnxié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yù)海之民¹何所营²,妇无蚕织夫无耕。
译文:海边的盐民靠什么谋生?因为海边盐碱地种不出桑树和五谷,所以女子不能养蚕织布,男子不能耕田种地。
注释:¹鬻海之民:指海边靠煮海水卖盐为生的盐民。鬻,卖。²何所营:靠什么谋生。营:谋生。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
衣食之源太寥(liáo)¹,牢盆²鬻就³汝输轮
译文:衣食没有来源,只好煮海来充抵官方的租税。
注释:¹寥落:稀少。²牢盆:煮盐的盆,一向由官家卖给盐民。³鬻就:煮成盐。⁴输征:缴纳租税。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年年春夏潮盈浦(pǔ)¹,潮退刮泥成岛屿²
译文:每年春夏时期,是收集海水的好时候。因为这时是海水潮起潮落的时候。潮水充盈于海边,等到潮水退去时,潮涨潮落的力量使海边的沙滩高低不平,堆成一个个岛屿的形状,将一部分潮水留住。
注释:¹浦:水边。此处指海边。²刮泥成岛屿:把含盐的泥刮起来堆得像岛屿一样。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风干日曝(pù)¹咸味加,始灌潮波²(liù)³成卤。
译文:等到风吹日晒时间久了,海水的盐味就增加了,这个时候才开始制成盐卤。
注释:¹曝:晒。²潮波:海水。³塯:通“溜”,过溜的意思。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¹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译文:海水制成的卤水虽然很浓了,但是盐味还很淡,这时盐民不能闲着,而要到大山深处去砍柴以煮海水,使之最终变成盐。
注释:¹卤:没有煮以前的盐水叫做卤。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译文:深入到无穷的深山中砍柴是非常危险的劳动,因为随时都可能遇到豺狼虎豹,但不能因为有危险就去逃避,因为除此之外,别无生路可选,不得不早晨出发,傍晚回来。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船载肩擎(qíng)¹未遑(huáng)²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译文:砍得柴禾以后,船运肩扛,运出深山,一刻都不得停歇地运回来,立刻投人巨大的灶炉中。
注释:¹肩擎:肩背。擎:往上托,扛。²遑:闲暇,空闲。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¹
译文:柴禾堆积得高高的,燃起熊熊大火,从早烧到晚,最终才把原来的波涛烧成雪一样白的盐。
注释:¹雪:此处代指盐。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自從潴(zhū)¹至飞霜²,无非假贷充餱(hóu)³
译文:自从把海水制成卤,再到制成像霜一样白的盐,几个月的辛苦过程中,盐民们靠什么生活呢?无非是向人家借贷来得到果腹的食物,聊以充饥。
注释:¹潴卤:积聚盐卤。潴:积水。²飞霜:煮成盐。³糇粮:干粮。指靠借贷来充饥。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秤入官中得微直¹,一缗往往十缗(mín)²偿。
译文:盐民们把制成的盐卖入宫中,只能得到少量的钱财,而这些钱常常还不够还所借的高利贷,因为借了一缗需要用十缗来偿还。
注释:¹直:值。²缗:一千钱串成一贯,称为一缗。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译文:就这样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地辛苦劳动,一刻都得不到休息,心情一刻也得不到放松,每天都在为怎么也还不清的债务而发愁。因为官家的租税还没有缴完,放高利贷的又要来逼着还钱了。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驱妻逐子课¹工程²,虽作人形俱菜色。
译文:在家里,不但主要的劳动力要辛苦地劳动,还要赶着妻子和孩子去做他们不能胜任的工作。劳累和饥饿使全家人青黄寡瘦,面带菜色。
注释:¹课:督促。²工程:指煮盐的事。当时煮盐的卤水的出盐额官家皆有规定,而且煮成的盐需全部缴公,顾称这样的煮盐的劳作为工程。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¹
译文:这些盐民们为什么这么劳苦辛酸?哪一天才能使他们过上不愁温饱的生活?
注释:¹母富子不贫:指代国家与百姓的关系。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译文:我们这个朝代本来是可以使天下人各得其所的,应该使国内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希望皇家的仁厚之德能尽快地推广到海边的盐民身上,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
甲兵¹净洗征轮辍,君有馀(yú)²财罢盐铁³
译文:希望什么时候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太平幸福的生活,能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中解脱出来,希望政府有充足的财富,废除盐铁业的租税。
注释:¹甲兵:铠甲和兵器。此处指兵役。²馀:同“余”剩下来的,多出来的。³罢盐铁:自汉以来,盐铁就是国家的专卖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太平相业尔惟盐(yán)¹,化作夏商周时节²
译文:希望宰相能像调料中的盐梅一样,为治国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国家变得像夏商周三代那样太平安乐。
注释:¹太平相业尔惟盐:古人将治国比喻为烹饪,宰相相当于调味的作料。²化作夏商周时节:夏商周是古代理想的太平盛世,所以作者希望罢除苛征横敛,改变成像三代一样好的太平时代。

  《鬻海歌》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开头“鬻海之民何所营”至“牢盆鬻就汝输征”是写住在盐场的人们,没有养蚕织布和从事农业劳动的条件,经济生活来源无着,只好从事熬盐生产。

  第二段从“年年春夏潮盈浦”至“虽作人形俱菜色”。这一段,全面地反映了熬盐的人们艰难的劳动和痛苦的生活。这一段又可分三小段。第一小段从开头至“才得波涛变成雪”,是写熬盐的整个劳动过程,每年等到春夏的潮水退去以后,就把含有盐分的泥刮起来堆起来。经过风吹日晒,又把它“灌潮波塯成卤”,一方面要把这种盐卤的咸味调的浓厚得当,一面又要到有野兽的深山里去采木柴,早出晚归,有了木料,才能“投入巨灶炎炎热”,好不容易才把食盐制造好。第二小段,是“自从潴卤至飞霜”至“一缗往往十缗偿”。这四句写他们受到严重剥削,因为他们穷苦,在盐生产出来以前,他们靠借债过活,可是等到他们生产出盐秤入官中时,原来借一千钱现在却要用一万钱来偿还了。第三小段,从“周而复始无休息”至“虽作人形俱菜色”,写一年一年地这样周而复始地过去,官租和私租轮流地逼迫着他们,只得驱妻逐子也去拼命地劳动,但还是应付不了,而过度的劳动和饥寒交迫的生活却使他们一个个地变得面黄肌瘦了。

  第三段从“鬻海之民何苦辛”至“化作夏商周时节”,这里作者对盐户的痛苦生活表示深切的同情,同时希望停止战争,罢免重税,皇帝和宰相以仁慈治理国家,使社会恢复的“三代之治”。

  《鬻海歌》的最大特点是对于盐户痛苦生活的描写的真实性和具体性。作者全面地具体地描绘了熬盐的整个生产劳动过程,又全面地写出了他们所受的多方面的压迫。这首诗是这些亭户的悲惨生活的反映,是对于残酷的剥削制度的血泪的控诉。诗的末尾表达了作者对这悲惨的一群的深切同情。他所希望实现的恢复“三代之治”的善良感情,在当时阶极对立社会中,无非是乌托邦的梦想。但是,他这种思想感情却是真实地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愿望的。《鬻海歌》比起柳永的许多词的价值要高得多,因为作者了熟悉这些劳动人民的生活,真实地描绘了他们凄凉的生活情景,以充满同情的笔为他们的痛苦呼吁,跟他那些只描写个人生活际遇的词比起来,意义和价值当然要大得多。

  《鬻海歌》中对盐民的深重灾难和灾难的根源揭示得相当深刻具体,表现出对盐民的深切同情。诗中的盐民之苦与自居易的《卖炭翁》中老翁之苦很相似,他们都是经历过常人难以想像的辛勤劳动获得自己的劳动果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温饱,但结果却都是被官家掳去。这种深重的灾难主要是统治阶层的巧取豪夺带来的。海边的盐民们从春到夏,靠借债过日子,晒盐煮盐,还有深山中豺狼虎豹所带来的生命之忧。按理说,人们在面对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躲避,但他们却是“豹踪虎迹不敢避”。当然不是因为不畏惧,而是像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那位捕蛇者,除了自然界的威胁外,还有“猛于虎”的“苛政”。盐民还有捕蛇者“官租未了私租逼”的不幸周而复始,而这“一缗往往十缗偿”的私租,与常年未了的官租相结合,带给盐民的自然是无穷无尽的苦难。

  《鬻海歌》继承了《诗经》和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的传统,表现前代诗人很少涉及的盐民生活,把制盐的过程写得详细真切。不是亲自去了解,不可能有如此效果。结尾的议论,与白居易新乐府的“卒章显其志”的模式相近,但在表达时更为婉曲,是从正面表达自己的愿望,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钱钟书先生说,该诗和王冕的《伤亭户》是宋元两代“写盐民生活最痛切的两首诗”(《宋诗选注》)。

参考资料:
1、 (宋)柳永著胡传志,袁茹解评.柳永集.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1-5
2、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典文学教研组.宋代文学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函授部,1959:23-26

hǎi

liǔyǒng sòngdài 

hǎizhīmínsuǒyíng cánzhīgēng 
shízhīyuántàiliáoluò láopénjiùshūzhēng 
niánniánchūnxiàcháoyíng cháotuì退guāchéngdǎo屿 
fēnggānxiánwèijiā shǐguàncháoliùchéng 
nóngyándànwèixián cǎiqiáoshēnqióngshān 
bàozōnggǎn cháoyángchūyánghuán 
chuánzàijiānqíngwèihuángxiē tóuzàoyányán 
chénshāoshuòduīgāo cáitāobiànchéngxuě 
cóngzhūzhìfēishuāng fēijiǎdàichōnghóuliáng 
chèngguānzhōngwēizhí mínwǎngwǎngshímíncháng 
zhōuérshǐxiū guānwèiliǎo 
zhúgōngchéng suīzuòrénxíngcài 
hǎizhīmínxīn ānpín 
běncháoshīsuǒ yuànguǎng广huángréndàohǎibīn 
jiǎbīngjìngzhēngshūchuò jūnyǒucáiyántiě 
tàipíngxiāngěrwéiyán huàzuòxiàshāngzhōushíjié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几日行云¹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mù)。百草千花寒食²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译文:这几天,他像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注释:¹行云:此指所思情郎。²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¹?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译文: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注释:¹泪眼二句:陈廷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双燕’二语映首章。”

  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这里以“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穷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百草千花”,用辞也典丽双关,暗中包括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颇带鄙薄意识。“香车”,代丈夫的行踪。车子停在谁家树下,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这样写,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楼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耐人反复寻味。

  下片则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她眼含泪水,倚立楼头,不免如痴如呆,独自念念叨叨。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频独语”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地刻画出来。“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之痴。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这是一种层层加码式的手法。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参考资料:
1、 蔡厚示,黄拔荆著.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李璟、李煜、冯延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4
2、 (清)朱孝臧编选;思履主编.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44
3、 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0:29
4、 唐圭璋,钟振振主编.宋词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08:154-155

quèzhī ·xíngyúnchù

féngyán dài 

xíngyúnchù wàngquèguīlái dàochūnjiāng bǎicǎoqiānhuāhánshí xiāngchēzàishuíjiāshù 
lèiyǎnlóupín shuāngyànláishí shàngxiāngféngfǒu liáoluànchūnchóuliǔ mèngxúnchù  (zuò yōuyōu )

春光老去,恨年年心事,春能拘管。永日空园双燕语,折尽柳条长短。白眼看天,青袍似草,最觉当歌懒。愔愔门巷,落花早又吹满。
春光老去,恨年年心事,春能拘管。永日¹空园双燕语,折尽柳条长短。白眼看天,青袍似草²,最觉当歌懒。愔³愔门巷,落花早又吹满。
译文:春天已经过去,可恨年年的心事,都被春天管束着。空寂的花里整日只有双燕的呢喃,长长短短的柳条也都被折尽了。用白眼望着青天,身上穿着春草般的青衫,也懒得去听楼外的歌声。冷落萧然的门庭院落,落花早已被吹得满地皆是。
注释:丁酉清明: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清明,时作者坐馆杭州汪氏听雨楼。¹永日:整天。²青袍似草:化用《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从风舒。”句意,这里的“青袍”也包含“青衫”之意,即指学子所穿之服。唐李商隐《春日寄怀》:“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³愔:幽深寂静。宋周邦彦《瑞龙吟》:“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凝想烟月当时,饧箫旧市,惯逐嬉春伴。一自笑桃人去后,几叶碧云深浅。乱掷榆钱,细垂桐乳,尚惹游丝转。望中何处,那堪天远山远。
凝想烟月当时,饧(táng)¹旧市,惯逐嬉春伴。一自笑桃人去后²,几叶碧云深浅。乱掷(zhì)(yú)钱,细垂桐乳³,尚惹游丝转。望中何处,那堪天远山远。
译文:细想当年的烟月生活,在旧市上听卖糖老人的吹箫声,和伙伴儿一起春游嬉戏。自从伊人去后,只有几缕深浅的云彩相依伴。榆钱在空中漫天飞舞,乳形的桐子低垂长吊着,撩拨起旅人的相思之情,如游丝般千回百转。远远望去,所思之人在何方?我不堪忍受这看不到尽头的天和山。
注释:¹饧箫:卖糖人所吹的箫。《诗经·周颂·有瞽》:“箫管备举。”郑玄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²一自笑桃人去后:意调意中人离去之后,只留下怅惘的回忆。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³桐乳:桐子,状如乳形。⁴游丝:空中的蛛丝。

bǎilìngdīngyǒuqīngmíng--è

chūnguānglǎohènniánniánxīnshìchūnnéngguǎnyǒngkōngyuánshuāngyànzhéjǐnliǔtiáozhǎngduǎn

báiyǎnkàntiānqīngpáoshìcǎozuìjuédānglǎnyīnyīnménxiàngluòhuāzǎoyòuchuīmǎn

níngxiǎngyānyuèdāngshítángxiāojiùshìguànzhúchūnbànxiàotáorénhòuyúnshēnqiǎn

luànzhìqiánchuítóngshàngyóuzhuǎnwàngzhōngchùkāntiānyuǎnshānyuǎ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