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树生烟漠漠起。九龙峰色青于髻。素字谁传江上鲤。
远树生烟漠漠起。九龙峰色青于髻。素字谁传江上鲤。
归也未。山川一片悲秋气。
归也未。山川一片悲秋气。
三尺蒲帆风力细。侬家远在吴江尾。一种相思千样味。
三尺蒲帆风力细。侬家远在吴江尾。一种相思千样味。
心儿里。秋荼只觉甘如荠。
心儿里。秋荼只觉甘如荠。
彭孙遹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
月华¹如水笼香砌,金环²碎撼(hàn)³门初闭。寒影堕(duò)高檐,钩垂一面帘。
注释:¹月华:月光。²金环:门环。³碎撼:无节奏地摇动。⁴一面:一幅。
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碧烟轻袅(niǎo)袅,红战¹灯花笑。即此是高唐²,掩屏秋梦长。
注释:¹红战:红火闪动。²高唐:梦境,即用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在梦中相会的典故,表示男女眷恋的美好境界。

  这首词写良夜的恋情。上片绘出月夜明净清幽的景色,“金环碎撼”,使人如闻其声。下片写室内的情景:“红战灯花笑”一句,境界全出,使人如睹其形。后二句用楚王在高唐与神女相会的故事,来比拟眼前相恋的美好意境。

  此词写男女相聚之情,含而不露,环境与心情,在作者笔下得到了和谐的配合,仿佛灯花也感到愉悦,《雨村词话》评道“‘战’‘笑’字新”。

mán··yuèhuáshuǐlóngxiāng--sūnguāngxiàn

yuèhuáshuǐlóngxiāngjīnhuánsuìhànménchūhányǐngduògāoyángōuchuímiànlián

yānqīngniǎoniǎohóngzhàndēnghuāxiàoshìgāotángyǎnpíngqiūmèngzhǎng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译文:你个小家伙,有仙人气质,出生东方,却像西方的神仙喜欢戏弄浩荡云海。精神沛然,纵神天游,独去独往,家人也不知道你的去向。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译文:你是魏侯家的子孙,继承了他的大名,本家住在聊摄城。你神态卷舒,出元入化,喜欢参拜古贤遗迹。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译文:你十三岁就舞弄文墨,看相读史,也是挥笔生花。你口齿伶俐,辩论可以折服著名辩论家田巴生,和鲁连子一样。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译文:你曾相西去洛阳等地,让当地文人吃惊不小。你在王屋山采气炼功,窥奥入妙,一睹洞天门。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译文:你也去过嵩山,遇到不少羽客道士。清早就携着月光子的素手,晚上就宿在玉女的窗前。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译文:你曾相去鬼谷,赏其窈窕秀美,也到龙潭观其众流急奔。现在有东渡汴河水,行走三千里来拜访我。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译文:满怀逸兴,观赏吴云,一路飘飖到了浙江岸。扬帆挥手,海渡杭州与越州之间,在樟亭观望海潮。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译文:你又听说会稽山水秀美,来到耶溪弄溪水。会稽山水有万壑千岩,峥嵘影象都投影在镜湖里。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译文:那里的秀色不可形容,江城洒满清辉。在水中行船如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译文:你在那里逗留很久,然后入剡溪寻找王子猷与许询等名人的遗迹。你肯定笑着读了曹娥碑,沉吟了许久蔡邕题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评语,也一定知道那是绝妙好词的意思。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译文:天台山着连四明山,日落以后就入国清寺休息。看见月亮围绕五峰转,古松百里,飒飒松声如鸣琴。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译文:沿灵溪看越国,华顶峰就显得特别缥缈超忽。山上有石梁横躺在青天之上,人只得侧足而行,起码要花半个月。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译文:你突然就想去看看永嘉,不怕海路遥远。扬帆挂席横渡海湾,回头看见赤城一片彩霞光。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译文:赤城逐渐远去消失,眼前又突现一高耸的孤屿。海水连续万古流淌,孤屿上高亭历尽千年霜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译文:缙云河谷水急难渡,但那里的石门最雄壮可观。瀑布似乎挂在北斗星上,不知道此水的源头在那里。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译文:瀑布才山壁喷薄而下,如洒白雪,空空濛濛,白天也寒意遽然而生。你有种,不惧恶溪的水险滩急,还想去看看恶溪是怎么个恶法。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译文:那恶溪,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是李北海李邑开的,岩是谢康乐凿的。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译文:到处是松风和猿声,你却一洞一壑地搜索看看住没住神仙。山径出往梅花桥,双溪合并与潮水融合一体。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译文:到金华岸落帆,看到赤松子了吗?那里有沈约题诗的八咏楼。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译文:城西边孤峰高耸孤峰高耸在四荒外,旷望群川汇合。云卷天地开阔,波涛连天,似乎要席卷浙西。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译文:新安江口乱流奔涌,北岸有个严光濑。那是严子光的钓台,耸立在碧云中,邈然与苍岭相对。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译文:后来你又到吴都,悠然到了姑苏城。从烟绵笼罩的九疑山样的地方出来,突然看到五湖漭荡如天。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译文:目极心远,悲歌长吁,李白你在那里?船回楚江滨,挥浆回到扬子津。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译文:身著日本布裘,神态昂然出风尘。五月份见到我,交谈以后,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译文:你我相逢,其乐无限,天天一起游山玩水。我徒然干谒诸侯,不致意于财产积累。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译文:吾的朋友杨利物句如扬子江上的云彩——飘逸潇洒,爱好弦歌,日播清芬。他虽为江宁太守,但是个山公一样豪气冲天的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译文:我们乘兴去拜访他,让他知道我喜爱你。你以后还有机会来吗?也许我们仙台有期。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译文:你回到家里,东窗边的绿玉树,一定又多长出三五枝枝。你家北边天坛山的人,一定会笑你,如此迟归。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译文:我们就要远别了,写首诗歌送你,表达我悲伤的心情。我思念你的心就像黄河水永不断歇。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根据裴斐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当时李白送魏万归隐故乡王屋山。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是中国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此诗介绍了魏万一生的戎马生涯,同时表达了李白对魏万遭遇的愤慨、无奈和惋惜之情。诗中“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留恋以及替好友感到惋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踏踏¹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²天河。
译文:得得的蹄声,是谁在骑马走过?夜已深沉,北斗星正指向天河。
注释:¹踏踏:马蹄声。²直:当,临。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西风罗幕¹生翠波,铅华²笑妾颦(pín)³青娥
译文:凄冷的西风掀动罗幕的波纹,脸上的残粉似笑我双眉紧锁。
注释:¹罗幕:罗帐。²铅华:妆饰用粉。³颦:皱眉。⁴青娥: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为君起唱长相思¹,帘外严霜皆倒飞。
译文:站起身来,唱一支相思的歌曲,幽怨的歌音逼退帘外的霜色。
注释:¹长相思:乐府旧题,多写朋友或男女久别思念之情。
明星灿灿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明星灿灿¹东方陲(chuí)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³去矣乘斑(bān)(zhuī)
译文:恍惚间启明星在东方升起,灿烂后天边透出朝霞一叶。我难忘此情此景,也是这时你跨上马与我相别。
注释:¹明星灿灿:天色将晓,启明星灿灿有光。²陲:边地。³陆郎:六朝陈人,本名陆瑜,为陈后主狎客,后用来代指嫖客。⁴斑骓:有苍黑杂毛的马。

  这首诗以设问开篇,“马蹄踏踏谁见过?”这话既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别人,表达了女主人公希望和失望相交织的复杂心情:心上人是骑着马儿离去的,至今不见归来,唯有“踏踏”的马蹄声不时回响在耳边,萦绕在心上。接着展示夜不能寐,坐而吟唱的特定时空。“眼看北斗直天河”,这句有双重含义,一指“夜深”,如注家所诠释的;一指时届凉秋。古人有依据星象的变化来确定季节的习惯,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按北斗星位置的变化来分辨四季,当玉衡、开阳、摇光三星连成的线直指西方的银河时,这片土地便已进入秋天。秋天是自然界由盛而衰的季节,传递秋的信息的是西风和落叶,它们都引发人的伤感之情。况且正值华年,在饱尝别离的痛苦之后,独守深闺空闱之中,长夜漫漫,能不愁肠百结?“铅华笑妾颦青娥”,正是这种愁苦神情的写照。

  人的愁苦愈积愈深,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势必要设法排遣。“为君起唱《长相思》”,就是女主人公选择的排解方式。她的歌声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饱含爱恋,贯串精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连无情的“严霜”也为之动情,竟至掉头而去,不忍卒听。“帘外严霜皆倒飞”,想象奇诡,极富表现力。比起《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来似更进一层,因为“天若”句有比喻词“若”,系或然之辞,而此句表达得如此坚决,就象实际发生的那样,不仅有形体,而且有气势,使难于捉摸的情幻成新奇美妙、可见可感的物象。这就是艺术魅力之所在。

  女主人公感情的可贵突出地呈现在一个“长”字上。自朝到暮,从昏到晓,她的心始终伴随着离去者的身影和“踏踏”的马啼,融进一片痴情。她彻夜难眠,长想思,至于长吟唱,抒发着无尽的恋情,直至东方发白,朝霞升起。她是如此的一往情深,忠贞不渝,而对方,“陆郎去矣乘斑骓”,毫无顾恋之意。多情换来薄情,女主人公徒然陷入痛苦的深渊。“陆郎”具体解释诸本不尽相同。徐文长说是陆贾,“贾在南中,倡家竞留之。”暗示女主人公是青楼中人。王琦以《明下童曲》为本,注云“陈孔,谓陈宣、孔范,陆谓陆瑜,皆陈后主狎客。”狎客薄情,司空见惯,王注似与诗的本意相合。

  仔细品味,此诗与鲍照、李白的同题作品有明显的区别。后二者属“听歌逐音,因音托意”一类,女主人公不是歌唱者,而是在聆听所爱的歌声之后,为之沉吟久坐,抒发爱慕的情意,属“投桃报李”式的情感交流,带有喜剧性质;此诗中的坐吟、起唱者皆为女主人公,男方则无反应,以多情烘托无情,更具悲剧效果。就体式而言,鲍照和李白的作品有七字句,也有三字句,属杂言体;李贺的这首则全是七言句,类似七言歌行。这些表明李贺创作诗歌不愿受前人的缚束,他的主体意识相当浓烈,力图充分表达自我。袭用旧题系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非模仿的冲动。善于渲染是李贺诗歌的一大特色。这首诗中就多借景抒情的笔墨,不同寻常的是,景物描写不仅仅用作陪衬而已,常常成为题材的主体部分。例如“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乍看起来前一句是叙事。抒情,后一句是写景。经过仔细体味,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两者都是叙事、抒情、写景的结合体,不过一者常,一者变;一者正,一者奇而已。“帘外”句运思奇诡,却不难体味。用奇诡的物象和境界,表达几乎人人都能体味的情理,正是李贺的特长,也是他的诗歌独具的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64-566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屈子¹赋曰:“邑(yì)犬群吠(fèi),吠所怪也²。”仆往闻庸、蜀³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yú),被¹⁰南越¹¹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¹²吠噬(shì)¹³,狂走者累日¹⁴,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译文:屈原的赋里说:“乡邑的狗群起而狂吠,只因为它们少见多怪。”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有晴天,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张的说法。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遇到下大雪越过了南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张皇失措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
注释:¹屈子:即屈原(约公元前年-年),名平,战国中期楚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²邑犬群吠,吠所怪也:意思是说,村镇上的狗一齐吠起来,是为它们所奇怪的事情而吠。³庸蜀:湖北四川。这里泛指四川。⁴恒雨少日:经常下雨很少晴天。⁵过言:过分夸张的说法。⁶仆来南: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年),柳宗元被贬为少州刺史,中途,再贬为永州司马。“来南”,讲的就是这件事。⁷二年冬:指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年)冬天。⁸逾:越过。⁹岭:指南岭。¹⁰被:覆盖。¹¹南越:广东、广西一带,古代称为南越。¹²仓黄:同“仓皇”,张皇失措的样子。¹³噬:咬。¹⁴累日:连日。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凤髻(jì)抛残¹秋草生。高梧湿月²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méng)
译文:凤髻散乱,枯黄的秋草到处生长。天上的月亮给人湿润的感觉,好像哭过一般,冰冷没有声息。当年每逢七夕之夜,我们都在月下互诉着山盟海誓。而今,只剩我一个人伴着寒月哭泣。
注释: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¹凤髻抛残:谓凤髻散乱。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此处借指亡妻。²湿月:湿润之月。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信得羽衣¹传钿(diàn)²,悔教罗袜³(zàng)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译文:原来相信仙人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凭吊美好的曾经。
注释:¹羽衣: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处借指神仙。²钿合:镶有金、银、玉、贝等之首饰合。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³罗袜:丝罗织成之袜。此处代指亡妻的遗物。⁴倾城:美女之代称,语出《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这里代指亡妻。⁵雨淋铃: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据唐郑处诲《唐明皇杂录补遗》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里是说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词中借唐明皇与杨贵妃之典故,将其对亡妻绵绵无尽的怀念与深邃哀思流畅地表达出来了。

  首句“凤髻抛残秋草生”言妻子逝世。“凤髻”指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凤髻抛残”,是说爱妻已凄然逝去,掩埋入土,她的坟头,秋草已生,不甚萧瑟。“高梧湿月冷无声”句描绘了一幅无限凄凉的月景。妻子去后,作者神思茕茕,而梧桐依旧,寒月皎皎,湿润欲泪,四处阴冷,一片阒寂。临此寞寞落落之景,作者不禁想起七夕时的深盟。据陈鸿《长恨歌传》云:天宝十载,唐玄宗与杨玉环在骊山避暑,适逢七月七日之夕。玉环独与玄宗“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当时七夕记深盟”句即用玄宗杨妃之事来自比,言自己和妻子也曾像李杨一般发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旦旦信誓。

  下片尽言悼亡之情。“信得”两句亦用李杨典故以自指。据陈鸿《长恨歌传》,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复归长安,对杨贵妃思怀沉痛不已,遂命道士寻觅,后道士访得玉环,玉环则“指碧衣取金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指道士)。曰:‘为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此处作者的意思是说,来相信道士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因此就不能如玄宗一般,“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此言一出,即谓两人之间已完全阴阳相隔,不能再幽情相传,一腔心曲,再也无法共叙。于是只能“人间空唱雨淋铃”。 “人间空唱雨淋铃”,作者用此语,意谓亡妻已逝,滚滚红尘,茫茫人间,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一句“人间空唱雨淋铃”,悲恻凄绝,哀伤怆”,唱出了纳兰字字泣血的心声,如寡妇夜哭,缠绵幽咽,不能终听。

  全词婉丽凄清,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真挚深切令人读罢不禁黯然神伤。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334页

huànshā··fèngpāocánqiūcǎoshēng--lánxìng

fèngpāocánqiūcǎoshēnggāo湿shīyuèlěngshēngdāngshíshēnméng

xìnchuándiànhuǐjiàoluózàngqīngchéngrénjiānkōngchànglínl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