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城南土一丘,野梅零落水云愁。生无木石填沧海,死有祠堂傍弇州。
寂寞城南土一丘,野梅零落水云愁。生无木石填沧海,死有祠堂傍弇州。
同谷七歌才愈老,《秣陵》一曲泪俱流。兴亡忍话前朝事,江总归来已白头。
同谷七歌才愈老,《秣陵》一曲泪俱流。兴亡忍话前朝事,江总归来已白头。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26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兄征辽东¹,饿死青山²下。
译文:我的哥哥去东征高句丽,已经在青山下活活饿死。
注释:¹征辽东:辽东:郡、国名。战国燕置郡,辖境相当于今辽宁大凌河以东。西晋改为国。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隋大业七年至十年(611-614),炀帝三次东征高句丽。²青山:在今辽宁义县东北。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今我挽龙舟¹,又阻隋(suí)(dī)²道。
译文:我今日为皇帝龙舟拉纤,被困在这千里长的隋堤。
注释:¹挽龙舟:在岸上牵引帝王所乘的船。²隋堤: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谓之隋堤。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¹今天下饥,路粮²无些³小。
译文:现如今普天下正闹饥荒,一路上已没有多少粮米。
注释:¹方:正当。²路粮:途中所需粮米。³些:少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¹可保!
译文:望前方还有长长的路程,如何能平安地返回故里?
注释:¹安:如何、怎么。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寒骨枕(zhěn)¹荒沙,幽(yōu)魂泣烟草。
译文:荒沙中的寒骨令人哀叹,幽魂野鬼在荒草中悲泣。
注释:¹枕:横躺。一作“惋”。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悲损¹门内妻,望断吾家老²
译文:家中的妻子在日夜哀伤,高堂二老不见儿的影子。
注释:¹悲损:因悲伤而瘦损。²老:长辈,老父、老母。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安得义男儿¹,焚此无主尸²
译文:怎能遇到一位侠义之人,怜悯这不知姓名的尸体。
注释:¹义男儿:仗义的男子汉。²无主尸:设想自己死后,尸体无人料理。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引其孤魂回,负¹其白骨归!
译文:引领这个孤魂返回故乡,背负这白骨回到家中去。
注释:¹负:背,担负。

  开首四句,即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自己亲历的事实,控诉了隋炀帝发动战争和三下江都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隋炀帝在大业八、九、十三年曾三次东征高句丽,仅大业八年一次,就分十二路发兵一百一十三万余人,战死者不下三十万。接着,就以“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来说明这种灾难简直是接二连三。“龙舟”,隋炀帝南下江都时特制的一种大船,据《通鉴·隋纪》载,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共四层,上有正殿、内殿、朝堂及许多其他房屋。儿子被征去打仗饿死途中的余痛未消,自己又被征来拉纤,这已经够痛苦了,更痛苦的是也被陷入了九死一生的困境。

  “方今”以下四句,即具体叙述自己所处的困境:当今普天下的收成都不好,路上的口粮简直没有一点点(“些小”),这一去路程有三千里,路遥无粮性命怎能保,恐怕是要死在路上了。“方今天下饥”一句,似轻实重,看似在解释“路粮无些小”的原因,实则已将普天之下民不聊生的境况概括反映了出来。看来,不仅是歌者陷入了“路粮无些小”,“此身安可保”的困境,大多数纤夫、普天下的百姓,怕也都要为无粮而丧命了。

  “寒骨”以下四句,是歌者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我的尸骨将被抛撒在荒郊野外,任凭风吹日晒;游荡异乡的孤魂,将在烟雾荒草间哭泣。家中的妻子,将因悲伤而哭坏身体;父母双亲将因盼我归去而望穿双眼。这是何等凄惨的画面。这虽是歌者设想死后的情景,但却是十分真实的。无论远征军士也罢,无论远行民夫也好,该有多少人暴死荒郊,该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兄长饿死青山、全家悲痛欲绝的情景,他都是亲历了的。因此,对自己死后的情景也就描绘逼真。

  “安得”第四句,是诉说自己惟一的希望。歌者已自料必死,且尸陈异乡,因此,他只希望能有个义气男儿,将他这无人认领的尸体焚烧,把他的骸骨运回乡里,把他的亡灵引渡回家。这歌者竟不作活着归来之想,而把能将骨骸运回作为惟一的希望,其情也可哀,其境也可知。这是他对“义男儿”的希望,同时也是对逼迫他陷入死亡境地的统治者的控诉。若无隋炀帝的重赋繁役,他何以必死。把人逼到将尸骨运回便算幸运,这是一个何等黑暗残暴的社会。

  这是一首直接表达人民悲痛和愤恨的民歌。它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控诉了隋炀帝给人民造成的灾难,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语言质朴凝重,情感真切动人。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下):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1552-1553页

wǎnzhōuzhě--míng

xiōngzhēngliáodōng饿èqīngshānxià

jīnwǎnlóngzhōuyòusuídào

fāngjīntiānxiàliángxiēxiǎo

qiánsānqiānchéngshēnānbǎo

hánzhěnhuāngshāyōuhúnyāncǎo

bēisǔnménnèiwàngduànjiālǎo

ānnánérfénzhǔshī

yǐnhúnhuíbáiguī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
王寿负¹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²。冯曰:“事³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
译文:王寿正背着书走路,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碰到了徐冯。徐冯说:“做事情,是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都是在适当的时机中产生的, 因此,智者没有固定不变的行为。书本上所记载的,都是人们的言论。言论是由人们的智识而产生的,因此知者不藏书。现在,你为什么要背着书走路呢?”于是王寿烧了他的书并高兴得手舞足蹈。
注释:¹负:背。²周涂:涂,同“途”。周涂: 四通八达的大道。³事: 作动词用, 从事, 指行为。
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敛,皓月当轩练净。对千里寒光,念幽期阻、当残景。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金风¹淡荡,渐秋光老²、清宵(xiāo)³永。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zhà),皓(hào)月当轩练净。对千里寒光,念幽期阻、当残景。早是多愁多病¹⁰。那堪¹¹细把,旧约前欢重省¹²
译文:秋风和舒,秋色渐老,长夜孤清。天气新近晴好,小院里轻雾刚刚散去,皓月临窗室内洁白明亮。面对遥远寒冷的月亮和残破的景色,想到幽会佳期受阻,早已是时常忧愁、体弱多病的我,哪能敢再仔细地回忆从前的盟约和欢乐?
注释:¹金风:秋风。²渐秋光老:即”秋光渐老“,秋色渐渐深了。由此可知其时为七月。³清宵:清净的夜晚。⁴轻烟乍敛:淡淡的雾气刚刚收敛。轻烟,淡淡的雾气。⁵当轩:对着长廊。⁶练净:形容月光明净如练。练,丝绸。⁷千里寒光:广阔无边的月光。寒光,清冷的月光。⁸幽期:私定的约期。⁹早是:已是。¹⁰多愁多病:因忧愁而病弱。¹¹那堪:哪能承受。¹²省:回顾,回想。
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每高歌、强遣离怀,奈惨咽、翻成心耿耿。漏残露冷。空赢得、悄悄无言,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
最苦碧云¹信断,仙乡²路杳(yǎo)³,归雁难倩。每高歌、强遣(qiǎn)离怀,奈惨咽、翻成心耿(gěng)。漏残露冷。空赢得、悄悄无言,愁绪终难整¹⁰。又是立尽,梧桐碎影。
译文:最痛苦的是远方音信断绝,仙乡的道路遥远崎岖,难以恳求鸿雁把佳音传递。每到这个时候,总是悲伤高歌,强行排泄心中的离情,无奈,凄惨悲哀的歌声,反而使人烦躁不安、心事重重。漏将尽、夜已深,霜露更寒冷。徒然赢得忧伤无言,愁绪终究难尽。又是长久的伫立,直到月亮沉落,零星破碎的梧桐树影的消逝。
注释:¹碧云: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²仙乡:仙人所居处。此处借称所思之人的居处。³路杳:路途遥远。⁴倩:请。⁵高歌:登高而歌唱。⁶遣:排解。⁷惨咽:因悲惨而声咽气堵,说不出话。⁸耿耿:心中想念,愈加割舍不下。⁹漏残:计时漏壶的水将滴尽,即夜将尽的意思。¹⁰难整:难以整理。

  这是一首秋夜怀人之作,词中铺写深秋月色和离情别绪, 皆是层层翻出,尽情挥洒。

  上片首韵中的“渐秋光老、清宵永”写秋色渐深,长夜渐深,这是此词怀人的景节与时间。次韵所说“小院”,是词人所居客馆的小院,这是此词怀人的地点。这两韵主要写深秋长夜小院之景:“金风淡荡”秋风融和恬静;“新晴天气”,雨后爽适宜人;“轻烟乍敛”,迷蒙的雾气渐渐散开;“皓月当轩练净”,皎洁的明月当窗,洒下如白绸缎般的银光。这些景色为怀人铺下素雅清明的背景,于是以下进入怀人的主题。词人面对皓月的“里寒光”想及千里外的知己,当初共有的“幽期”,幽隐的期约,被阻碍而不得实现,·当残景”意思是:面对清秋之景,更加感到期约也如残秋零落不可收拾。且自身早已是“多愁多病”,怎么还能禁受得了把旧日的期约与前时的欢聚细细思索?

  过片换头一韵中“碧云信断”、“归雁难倩”反用苏武滞留塞北以雁传书的典故,写书信也不得传递,进一步诉说怀人之苦。这离怀每每用放声高歌”的方式来“强遣”,无奈唱出来的声音凄惨喑哑,“翻成心耿耿”,反而使内心更加不能平静。底下插入一韵四字景语“漏残羹冷”,明写自然界夜更深,天更凉,衬出怀人的心绪更为凄冷,又暗写了词人在怀人中度过了无寐长夜。此刻留给词人的只有“无言”的静悄,只有“难整” 的“愁绪”。煞拍“又是立尽,梧桐碎影”二句化用唐末吕岩的词《梧桐影·明月斜》:“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写自己长夜不寐,徘徊梧桐树下期盼故人的情状。景与开篇之小院皓月呼应,情则总括并收束全篇,余味不尽。

  总观全词,写景的素雅清明尚可不论,高歌遣愁这种颇具阳刚意味的行动,以及运用苏武故事与吕岩词章,都可判明所怀之人是词人的同性知己。尤为不可忽略和误会的是“幽期”一词儿,此词最早见于谢灵运的诗《富春渚》:“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吕延济的注将其中含义阐释得更为明彻:“往时已有幽隐之期,但以沉顿,困于微弱,常不能就。”可知此中包含了词人旧时与好友有过某种期约却难以实现的深义在,可能有着词人的一番理想与志愿的难言之隐。如此解,词中“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也才更有着落。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40-542

qīngbēi··jīnfēngdàndàng--liǔyǒng

jīnfēngdàndàngjiànqiūguānglǎoqīngxiāoyǒngxiǎoyuànxīnqíngtiānqīngyānzhàliǎnhàoyuèdāngxuānliànjìngduìqiānhánguāngniànyōudāngcánjǐngzǎoshìduōchóuduōbìngkānjiùyuēqiánhuānzhòngshěng

zuìyúnxìnduànxiānxiāngyǎoguīyànnánqiànměigāoqiángqiǎn怀huáinàicǎnyànfānchéngxīngěnggěnglòucánlěngkōngyíngqiāoqiāoyánchóuzhōngnánzhěngyòushìjǐntóngsuìyǐng

奇杰之士,常好自负,疏隽傲诞,不事绳检,往往冒法律,触刑禁,叫号欢呼,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嗜利酗酒,使气傲物,志气一发,则倜然远去,不可羁束以礼法。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折节而不为此,以留意于向所谓道与德可勉强者,则何病不去?奈何以朴樕小道加诸其上哉?夫其不肯规规以事礼法,而必自纵以为此者,乃上之人之过也。
奇杰之士,常好自负,疏隽(jùn)¹傲诞²,不事绳检,往往冒法律,触刑禁,叫号欢呼,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嗜(shì)利酗(xù)酒,使气傲物,志气一发,则倜(tì)³远去,不可羁(jī)束以礼法。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折节而不为此,以留意于向所谓道与德可勉强者,则何病不去?奈何以朴樕(sù)小道加诸其上哉?夫其不肯规规以事礼法,而必自纵以为此者,乃上之人之过也。
译文:奇特杰出的人,喜欢自负,粗疏、俊秀、狂傲、怪诞,不受规矩约束,往往冒犯法神,触犯刑法禁令,又喜欢叫喊呼号,以此表达一时的快乐而不考虑它的祸害。喜欢钱财沉溺酒气中,意气用事,自视很高,瞧不起人,志向气概一表露就超然远离,不能用礼法限制束缚。可是等到他一旦回头骤然悔悟,改变平日所为而不像过去那样处事,而留心于先前所说的可尽力达到的道义与德行,那样,什么弊端不能去掉?怎么能把对凡庸之才的要求施加到他们身上呢?他们不肯拘泥地遵从礼法,却一定迫使他们来做那样的事,这就是上面的人的过失了。
注释:¹疏隽:放达超逸。²傲诞:骄傲放诞。³倜然:超然的样子。⁴朴樕:小木,喻凡庸之才。⁵上之人:高位之人。
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恩,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而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
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恩,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而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¹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
译文:古代供养奇特、杰出的人才,将权力交给他们,用爵位尊崇他们,用俸禄厚待他们,用恩德感化他们,用处理天下事务的重任来要求他们,改变他们平日自我放纵的心态,所以,不需要放纵,然后才可以享乐。现在却不是这样,奇特杰出的人才没有一点权力与职位,享有低微官食、斗升的俸禄的人超过一半,他们又怎么能不超越法规和礼节而求得自我畅快呢?我们又怎么能可以用法规逼迫他,使他们不能安心地自我放纵呢?现在我们用法律约束制裁他们,已经算逼迫了。逼迫他们而不停止,随着又用上刑法,那他们只有往北跑向胡地、往南奔向南越了。唉!国家安定没有事的时候,既不加以供养,等到不幸遇到边境有灾难发生,碰到繁杂混乱难以对付的事情,然后才用优厚条件下诏书召集英才,用丰厚的爵位、厚重的俸禄结交他们,那时他们早已经遗憾地离去了。他们本来就不是纯粹尽忠的人,又怎么肯默默地处在穷困无用的地方而罢休呢?
注释:¹丰爵:尊显的爵位。
周公之时,天下号为至治,四夷已臣服,卿大夫士已称职。当是时,虽有奇杰无所复用,而其礼法风俗尤复细密,举朝廷与四海之人无不遵蹈,而其八议之中犹有曰“议能者”。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四夷未尽臣服,卿大夫士未皆称职,礼法风俗又非细密如周之盛时,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贳其过,无使为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
周公之时,天下号为至治,四夷已臣服,卿大夫士已称职。当是时,虽有奇杰无所复用,而其礼法风俗尤复细密,举朝廷与四海之人无不遵蹈,而其八议¹之中犹有曰“议能者”。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四夷未尽臣服,卿大夫士未皆称职,礼法风俗又非细密如周之盛时,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贳(shì)²其过,无使为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
译文:周公时,天下号称为非常太平,四方异族已经臣服,上卿、大夫、士人也都称职。处在这时,即使有奇特杰出的人才也没有地方可重新起用,然而那时的礼法风俗尤其细密,整个朝廷及其四海的人没有不遵循实行的,而那时朝议的大臣中还有主张“由有才能的人来商议事情”。更何况现在还不完全安定太平,四方异族未完全臣服,上卿、大夫、士人不是都很称职,礼法风俗又不像周朝强盛时期那样细密,而那些奇特、杰出的人才仍有被官府文书和米盐生活之类所困的情况,这时反而可以不商议选拔英才并原谅他们的过失吗?应该怜惜他们的才能,赦免他们的过失,不让他们被办理文书的小吏所困,那么或许可以使他们发挥才能。
注释:¹八议:指朝议。²贳:赦免。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是终亦溃法乱教耳。” 曰:“是,则然矣。然而奇杰之所为,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而其未有功者,则委之以难治之事,而责其成绩,则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而真奇杰者出矣。”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是终亦溃法乱教耳。” 曰:“是,则然矣。然而奇杰之所为,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bǐ)得以赎其过。而其未有功者,则委之以难治之事,而责其成绩,则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而真奇杰者出矣。”
译文:有人说:“奇特杰出的人才有过失就免受处罚,那么,天下的人,谁不自称是奇特杰出的人而想免掉自己的过失。这样一来,最终只会使法律、教义造成混乱罢了。”我说:“这样做虽然会这样,可是奇特杰出的人才所做的,必定非常突出地出现在众人的上面,假如指着他们已成就的功业来告晓天下,使他们能够赎回自己的过失。而对那些未有功业的,就将难以处理的事交给他们去处理,并要求他们取得成绩,那么,那些人就不敢自称是奇特杰出的人,而真正的奇才豪杰也就出现了。”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¹尽倦邮荒馆。绿笺(jiān)²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yīn)勤寄与,旧游莺燕³,水流云散。
注释:¹谙:熟悉。²绿笺:即绿头笺,是一种笺首饰绿色的纸。³莺燕:借指歌妓。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yǐ)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¹,重整钗鸾(luán)筝雁²。但何郎³,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注释:¹“不成”句:不信没有重逢的日子。²钗鸾筝雁:指梳妆与弹筝。钗鸾:即鸾钗,钗之珍贵者。筝雁:乐器。³何郎:指何逊。
这是一首怀旧词。上片写岁暮归来之所思。先写岁暮归来,次写追思旅况。再写过去笔记,“一看一回断肠”,不忍重看。末写旧游星散,无从联系。下片写所眷恋之人。先写当年酒绿灯红,歌舞腾欢,次写独怜梅花寒瘦。再写盼能重见,末言恨未寄诗。词中绮靡香艳,色彩鲜明。辞语工丽,抒情委婉。

shànghuā··yǒu怀huái--zhāngzhù

guānshānmèngguīláiháiyòusuìhuácuīwǎnyǐngshēngānjǐnjuànyóuhuāngguǎn绿jiānduōqíngshìkànhuíchángduàndàiyīnqínjiùyóuyīngyànshuǐliúyúnsàn

mǎnluóshānshìjiǔxiānghénníngchùtuòhóngxiāngbànzhǐkǒngméihuāshòuhánshuínuǎnchéng便biànméixiāngféngzhòngzhěngchāiluánzhēngyàndànlángzòngyǒuchūnfēngbìng怀huáihúnlǎ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