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青揽辔游,马头见说古营丘。荒村老树闻莺少,舞絮惊沙搅客愁。
草色青青揽辔游,马头见说古营丘。荒村老树闻莺少,舞絮惊沙搅客愁。
霸气尚留齐海岱,微言谁问鲁《春秋》。登临预拟蓬莱阁,好倚扶桑到十洲。
霸气尚留齐海岱,微言谁问鲁《春秋》。登临预拟蓬莱阁,好倚扶桑到十洲。

qīngzhōudàoshàng--shīrùnzhāng

cǎoqīngqīnglǎnpèiyóutóujiànshuōyíngqiūhuāngcūnlǎoshùwényīngshǎojīngshājiǎochóu

shàngliúhǎidàiwēiyánshuíwènchūnqiūdēnglínpéngláihǎosāngdàoshízhōu

施闰章

施闰章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 10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田事今云休,官输亦已足。
田事今云休,官输亦已足。
译文:田家农活现在已经结束了,向官府缴纳的东西也已经够了。
刈禾既盈囷,采薪又盈屋。
(yì)禾既盈¹(qūn)²,采薪(xīn)³又盈屋。
译文:割的麦子已经将谷仓填满,砍伐的木柴又把房屋填满了。
注释:¹盈:充满。²囷:古代一种圆形的谷仓。³采薪:砍柴。
牛羊各蕃衍,御冬多旨蓄。
牛羊禾蕃衍(yǎn)¹,御冬多旨蓄²
译文:牛羊都在篱落中繁衍,为了抵御寒冬准备贮藏了很多美好食品。
注释:¹蕃衍:滋生繁殖。²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
何以介眉寿,瓮中酒新熟。
何以介眉寿,瓮(wèng)中酒新熟。
译文:为什么要祈求人的高寿呢?瓮中的酒刚刚热好。

tiánjiāshí--guōxiángzhèng

tiánshìjīnyúnxiūguānshūyíngqūncǎixīnyòuyíng

niúyángfānyǎndōngduōzhǐjièméi寿shòuwèngzhōngjiǔxīnshú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¹见空桑²,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gài)(guàn)。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³。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yù),谢以一豚(tún)。”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xī)(hè),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pāng)(tuó)。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zhuó)之。
译文:南人张助在田里欲庄稼,看见一个李核,想把它带回去 ,又回头看见根部枯空的桑树里有土,所以就欲了进去,用剩下的水浇灌。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忽然长出了李子,以为是神,就互相转告,有一个眼痛的病人在树下乘凉,说:李树使我的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猪祭谢。眼痛的小病,自己也会痊愈,众人盲目附和,说是失明的人重见了光明,远近轰动,在边上下车马的常有数千,李树旁摆满了酒肉,过了一年,张助从远处回来,看见了惊讶地说:“这算什么神呀,这是我欲的啊。”于是就跑去把树砍了。
注释:¹顾:看见。²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³语:转告。⁴翕赫:轰动、惊动。⁵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指摆满了酒肉。⁶间:过了。⁷乃:这。

  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以及这种不正常的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译文:科考因其选拔人才而重要,而人如果只以榜上有名而称道,那么我们便会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¹意在斯。
译文:本朝科考有四十九科,搜集科举的名称目的就在于这啊。
注释:¹科名: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hàishī5544--gōngzhēn

rénzhòngzhòngrénchuánrénzhī

běncháoshíjiǔsōumíngzài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
摇落¹伤年日,羁(jī)²念远心。
译文:秋天草木凋落,想到今年将尽,自己仍羁留在异乡,心却怀念京城的家室。
注释:¹摇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以“摇落”形容秋天凋残、零落的景象。²羁留:寄居滞留于途中。
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水亭¹吟断续²,月幌(huǎng)³梦飞沉
译文:在水边亭子中,断断续续地吟诗;月亮照着帷幔,梦中只觉飞升下沉。
注释:¹水亭:临水之亭。²吟断续:断断续续地吟诵诗篇。³幌:帷幔。⁴飞沉:升沉。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
古木含风久,疏萤¹怯露深。
译文:古树在秋风中沉默,疏散的萤火虫因秋露太深而暗淡无光。
注释:¹疏萤:疏散的萤火虫。
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人闲始遥夜,地迥(jiǒng)¹更清砧(zhēn)²
译文:人在悠闲无聊中,才知夜有多么长;夜深人静,从远方传来清脆的捣衣声。
注释:¹地迥:地远。²清砧:此指捣衣声。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
结爱曾伤晚,端忧¹复至今。
译文:互相结合爱恋是这样的困难,至今我老而无成,内心郁结的苦闷不知不觉延续至今。
注释:¹端忧:内心郁结的苦闷。端:专。
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未谙(ān)¹沧海路²,何处玉山³(cén)
译文:一点不熟悉仕途上的求官之道,进身龙门的天梯无处找寻。
注释:¹谙:熟悉。²沧海路:比喻通往京师的道路。玉山岑: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若遗金门步,见就玉山岑。”这里以“玉山岑”比喻清要之职。³玉山:此山多玉石,故名“玉山”。⁴岑:山小而高。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
滩激黄牛暮¹,云屯²白帝³阴。
译文:黄牛滩上水流湍急,往来船只难行。厚厚的云层堆积,白帝城一片阴暗。
注释:¹黄牛滩:《水经注》载:长江东流经黄牛山,山下有滩,名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此岩既高,加江湍迂回,故行者歌谣说:“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迂深,回望如一。²云屯:谓阴云屯积。³白帝:即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
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jīn)¹
译文:羁旅中的相思是这样的孤苦,并不减当年离别之时泪湿衣襟。
注释:¹分襟:谓分离。

  “摇落”四句谓草木摇落,一年的时光将尽,引起客愁。羁留异乡,心念妻子。“古木”四句写巫峡秋夜摇落清寥之境。“结爱”四句写家室团聚和在朝为官的不可能。“滩激”四句写巫峡之景,抒发羁留之情。这首诗善用起兴,将羁旅、思亲、宦游等种种情感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使之情景交融,内蕴丰厚。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点题,写明季节心态时在秋季,萧瑟摇落,为岁月之消逝而悲伤,为思恋家室而悲伤。大中元年(847)秋,李商隐《念远》:“关山正摇落,天地共登临。”景残岁暮,身世飘零,正是心灵需要温暖与慰藉的时刻,故此情此景最能诱发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从对方入手,承“念远心”,遥想对方也因怀念远人而水亭吟诗、月幌寻梦情景。

  再回到自身,“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渲染了冷落、清寂的现场氛围,以孤独瑟缩之情境加重思念之殷。其中,“古木”二句,描绘深秋景色,补足“摇落”的意境。“人闲”二句,描绘夜人静景色,补足“羁留”意境。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则直抒感慨,将伉俪深情与坎坷生涯结合在一起。“结爱伤晚”,可见感情之深厚,按理更应珍惜这终相厮守的时光,不分不散,可仕途淹蹇,长安居难,诗人不得不抛妻别子,天涯游幕。辗转至今,帝京宫阙,仍如海上蓬莱、昆仑玉山,寻求无路。“端忧”既有远别相思之忧,更有身世飘零之忧。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点明当时滞留地点,并以江水湍急,日暮阴云屯积,来衬托诗人处境的阴暗和心情的沉郁。最后两句诗人再将笔触转到对方作结,遥想妻子此时因伤离怀远而洒泪沾巾,其哀伤当不减去年临别之际,进一步点明念远思内之意。写对方也即是写自己,写自己的伤感、思念与孤凄。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李翰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第94-95页
2、 邓丹,陈芝国著.李商隐诗赏读:线装书局,2007.04:第61-62页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厚地¹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译文:在大地上种植桑麻,是为了给百姓提供生活之需。
注释:¹厚地:与“高天”相对,大地的意思。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生民理布帛(bó)¹,所求活一身。
译文:百姓种桑植麻,纺织布帛,亦仅仅是为了能让自己生存下来。
注释:¹理布帛:将丝麻织成布帛。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身外¹充征赋(fù),上以奉君亲。
译文:在保证自己衣食住行所必需之后,其余之物均作为赋税供奉给了皇上。
注释:¹身外:身外之物,指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之外的布帛。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国家定两税¹,本意在忧人。
译文:国家制定两税法,本意是推行仁政,为民解忧。
注释:¹两税:即两税法,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所定。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jué)¹防其淫²,明敕(chì)内外臣:
译文:在实行伊始,就防止征收过度,诏令里明白地宣示内外诸臣:
注释:¹厥初:其初。²防其淫:防止滥增税目。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译文:税外不许滥加税目,如果有地方官敢不这样做,便以违法定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¹
译文:无奈经过漫长的岁月,贪官污吏得以苟且因循。
注释:¹因循:沿袭,照旧不变的意思。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jùn)我以求宠,敛(liǎn)¹无冬春²
译文:沿用旧制进行敲诈勒索,为了加官进爵,不分冬春地搜刮钱财。
注释:¹敛索:搜括。²无冬春:不分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织绢未成匹,缲(sāo)¹未盈斤。
译文:丝织的绢帛还没有成匹,蚕茧缫出的丝还未满一斤。
注释:¹缲丝:抽茧出丝。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里胥(xū)迫我纳,不许暂逡(qūn)¹
译文:里胥就来催逼我们缴税了,并声明不许任何人怠慢延迟。
注释:¹逡巡:迟疑,延缓。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岁暮天地闭,阴风¹生破村。
译文:岁暮时节,天气奇寒,阴风怒号,席卷着破败的村落。
注释:¹阴风:冷风。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夜深烟火尽,霰(xiàn)¹雪白纷纷。
译文:夜已经很深了,烟火早已熄灭,大雪纷纷扬扬。
注释:¹霰:雪珠。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译文:小孩衣不蔽体,老人通体冰凉,瑟瑟发抖。
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悲喘¹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译文:满腹的悲情加上寒气,全都化作了无名的辛酸。
注释:¹悲喘:悲伤地喘息。一作“悲啼”。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昨日输残税¹,因窥官库门:
译文:昨日因去补缴尚未纳完的税金,得以有机会看到官库里的情况。
注释:¹残税:余税,尚未交清的税。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zēng)(bó)¹山积,丝絮(xù)²似云屯。
译文:库中丝织品堆积如山,丝絮飘飘有如天空中厚厚的云层。
注释:¹如:一作“似”。絮:不能织帛的丝,可用以絮衣,俗称丝绵。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号为羡余物¹,随月²献至尊。
译文:这些都是贪官们巧立名目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美其名为盈余的财物。
注释:¹羡余物:盈余的财物。这里指超额征收的赋税。²随月:即“月进”,每月进奉一次。一作“随日”。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译文:贪官们强夺我们老百姓的衣食,买来了朝廷对他们的恩宠。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进入琼(qióng)林库¹,岁久化为尘!
译文:这些宝贵的布帛,进入了宫中宝库,年深日久,最终也就化作了灰尘。
注释:¹琼林库:泛指皇帝积贮私财的内库。
《重赋》表现了当时皇帝除国库外,另设私库,储藏群臣进贡的财物,以供自己享乐之用的现实。地方官员借机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聚敛,以赋税之盈余的名义向皇帝进贡,从而得到加官晋爵的机会。广大劳动人民则在重税压迫下困苦不堪。作者对此现象大为不满,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没有或不敢把矛头指向皇帝,只得对贪官污吏作出强烈批评。但诗的后半部分对重赋产生的后果的大力渲染,无形中强化了对“本意在忧人”而实“夺我身上暖”的最高统治者的仇恨。
参考资料:
1、 陈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8-21
2、 王文丹.简论白居易《秦中吟》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新乡学院学报,2016,33(1):27-29.
3、 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41-14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