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髯将军都建业,西吞巴蜀东吴越。长江南北画鸿沟,要与曹瞒分汉室。
紫髯将军都建业,西吞巴蜀东吴越。长江南北画鸿沟,要与曹瞒分汉室。
区区鼎峙非其志,左公可以恩义结。筮得归妹昏媾之,天下英雄多好色。
区区鼎峙非其志,左公可以恩义结。筮得归妹昏媾之,天下英雄多好色。
妹也女中一人杰,待婢明妆剑环列。月下玉人谁复佳,凛凛戎机临虎穴。
妹也女中一人杰,待婢明妆剑环列。月下玉人谁复佳,凛凛戎机临虎穴。
荆州借得作汤沐,割据幡然帝号窃。中宫正位吴夫人,妹乃徘徊中断绝。
荆州借得作汤沐,割据幡然帝号窃。中宫正位吴夫人,妹乃徘徊中断绝。
阿兄误我母则亡,刘郎薄幸心如铁。孱陵别筑卫以兵,兵败猇亭人不活。
阿兄误我母则亡,刘郎薄幸心如铁。孱陵别筑卫以兵,兵败猇亭人不活。
从此游魂无所归,泪洒湘妃斑竹裂。神弦鼓曲沉红丝,谁赴蟂矶寒食节。
从此游魂无所归,泪洒湘妃斑竹裂。神弦鼓曲沉红丝,谁赴蟂矶寒食节。
遗庙宵来风雨多,明珠步障声萧瑟。
遗庙宵来风雨多,明珠步障声萧瑟。
严遂成

严遂成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2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禁幄(wò)低张¹,彤阑(lán)²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zhù)³,绰(chuò)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tì)东君。
译文:宫禁中的护花帷幕低低地张蔽遮阳,红色的栏杆工巧地缭绕围护。那里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这种花淡雅挺立,姿态柔美,朵朵都呈现出天公造化的精巧绝伦。等到数不清的春花纷纷开过之后,经历了春风吹拂、春雨浴洗、清露浇洒的名花,仿佛晓妆初成的美人,带给人无限清新。它以无比妩媚的姿态,戏弄春风、嘲笑春月,尽情地引逗着司管春天的神君。
注释:¹禁幄低张:指护花的帷幕低垂。²彤阑:红色的栏杆。³伫:久立。这里以之形容花色淡雅。⁴绰约:姿态柔美。⁵殢:滞留。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qǐ)(yán)¹散日,谁人可继芳尘²。更好明光宫殿³,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pàn)了尽烛,不管黄昏
译文:在东城、南陌这些日光易照之处,那里的亭台池馆整天都被暖烘烘的太阳熏抚;从早到晚,赏花买花的人们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这般牡丹盛开如锦如簇的兴会结束之后,又有什么花可以继它之后,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呢?最迷人的是在这明光宫苑内,有几枝向阳的牡丹正在竞芳吐艳。对着花儿飞觥举觞,快些把金杯内的美酒喝下,别管它金乌已西坠,黄昏将袭来,筵上还有未燃尽的残蜡!
注释:¹绮筵:豪华而丰盛的酒席。²芳尘:含有双关之义,一则是对“香轮”车尘的美称,其意与“戟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尘于沉泥”差同;二则当指词人所欣赏的这种入禁赏花的高雅活动,其意与“振芳尘于后”相近,指某种名声、风气。³明光宫殿:汉代宫殿名。明光宫:建于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在长乐宫中。⁴日边:太阳的旁边。这里比喻在皇帝身边。⁵“金尊倒”三句:意谓日夜宴饮,喝得杯盘狼藉,灯烛燃尽。

  这首词因为未点明吟咏的是何种花卉,所以在对此词吟咏对象的理解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咏牡丹,一说是咏芍药。

  咏牡丹说

  这首长调赏花词,是写在牡丹盛开之时,明光宫苑之处,词人与同游者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兴致未减;说尽了暮春三月、牡丹娇媚,也点出了赏花人的心境。笔调生动,风格含蓄。

  上片开始,采取烘云托月的手法,写花而先不见花,只见“禁幄低张,彤栏巧护”。这种渲染起到未见其具体形象,先感受其高贵气质的效果。“就中独占残春”句,则是说那里面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

  接下来词人挥洒画笔,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描绘这种花形态,边绘边评。“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二句是先写花色、花态。“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则是从花跳出,加进客观评说。“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三句,更进一步勾画花态、花情。读词至此,直令人拍案叫绝,具有这般媚力的花真够称得上“国色天香”,不可能不是牡丹。上述“淡伫”、“绰约”、“天真”、“晓妆”、“艳态”,再加上一个“妒”字,一个“笑”字,一个“殢”字,每一句都是以花拟人,把静静开放的牡丹写成了盼倩生辉、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若非词坛高手易安居士,没有人能有此令人心旌神驰的笔力。“东君”一词,在这里义同“青帝”,是神话中五方天神里的东方神君,东方主五行中的木,又称司春之神;唐黄巢《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众所熟知之句,此外从宋严蕊“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卜算子》)、宋黄庭坚“东君未试雷霆手,洒雪开春春锁透”(《玉楼春》)等句,亦足以兹证。

  下片分明是词人身在明光宫苑牡丹花前,与从游人把酒醉赏流连之际,又不禁想象着他处赏花盛况的心态,“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东城”、“南陌”都是日光易照之处。“竟”,在此作“从头到尾”之义,是“竟日”之省;“香轮”,指游春踏花的车子,醉人的花香足可染透车轮,是夸张之词。“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之句,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词人在沉醉于盛开的牡丹之时,忽又感伤起没有不凋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来,是“兴尽悲来”,还是这景象触动了潜藏心底的隐痛,不得而知。但是词人确能把握分寸,紧接着便开始了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的言外之意是,背阴处的牡丹也将次第开放,倒足可再挽留住一段赏花春光。这里所提“明光宫殿”不知是哪朝的宫苑,也不知座落何方,但想必是当时向游人开放的、赏牡丹的好去处。既然春光尚能留驻,又何需自寻烦恼,负此良时。“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这里蕴含着几多“借酒浇愁”的豪情,读者尽可以细细品尝。(韩秋白)

  咏芍药说

  因为词人未点明她咏的是何种花卉,而先说此花生于宫禁,用朱红色的栏杆,巧妙地加以护持。待吟咏此花时,又说它是“妖烧艳态”,惹得春风嫉妒,明月为之绽开笑脸,有几枝先在皇帝身边开放。这样一来,有些文章便把它误解为号称"国色夭香"的牡丹。其实清照所咏花卉不外江梅、金桂、藕花、白菊等,它们都好比是人中的雅士,清淡高洁,未见她对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何好感。这恐怕与词人的审美情趣、品格爱好不无关系。这首词也绝不是咏牡丹,而是咏芍药。词中说:“就中独点残春”,也就是说此花在春未夏初开放。又说这“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即又一次交代此花开在“群花”之后,能把春天留住。这不可能不是芍药。清照父亲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而清照当熟读此书。这一点从其咏花卉的同中可以得到证实,她不仅熟悉各种花卉的"物理"体性,还能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神韵,仅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十个字,既创造性地刻画出芍药的特征,又不是恣意杜撰,她很可能读过《神农本草经》和《新修本草》等汉唐人所撰的中药学书籍,因为这类书就以“绰约”形容芍药。“丰姿绰约”又是人们心目中美女的形象,词人又显然是以“绰约俱见天真”、“妒风笑月”的芍药自况。同时从这首词中,又可以窥见词人当时生活得多么优雅“潇洒”。为了观赏芍药,她和“酒朋诗侣”,不仅乘着华美的车子游遍了“东城”、“南陌”,享尽了珍羞华筵,她们还可以到御花园中去,与皇帝一起观赏那儿枝先期开放的名贵花朵。白天游览,晚上皇宫中设宴招待,她们个个喝了个酩酊大醉,“玉山倾倒”,从黄昏直到深夜,玩得好不快活。(匡亚明主编《李清照评传》)

qìngqīngzhāo ·jīnzhāng

qīngzhào sòngdài 

jīnzhāng tónglánqiǎo jiùzhōngzhàncánchūn rónghuádànzhù chuòyuējiàntiānzhēn dàiqúnhuāguòhòu fānfēngxiǎozhuāngxīn yāoráoyàntài fēngxiàoyuè chángdōngjūn 
dōngchéngbiān nánshàng zhènghōngchíguǎn jìngzǒuxiānglún yánsàn shuírénfāngchén gènghǎomíngguānggōngdiàn殿 zhīxiānjìnbiānyún jīnzūndǎo pànliǎojìnzhú guǎnhuánghūn 
碧云阙处无多雨,愁与去帆俱远。倒苇沙闲,枯兰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楼阴纵览。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风,袖罗香自去年减。
碧云阙(què)处无多雨,愁与去帆俱远。倒苇沙闲¹,枯兰溆冷,寥落²寒江秋晚。楼阴纵览。正魂怯(qiè)清吟,病多依黯³。怕挹(yì)西风,袖罗香自去年减。
译文:碧云不到的地方雨水缺短,忧愁随白帆都远至天边。苇子因旱倾倒沙洲已无绿颜,兰草枯萎在寒冷的江边。眼前只有这空旷的江水滚滚向前,流淌在这晚秋萧瑟的景色之间。心中畏惧听到清吟的诗言,那会让我对你伤情地思念。我怕罗袖将西风舀灌,因为那儿沾染着你的香气,自去年起已经一点一点地消减。
注释:¹倒苇沙闲:芦苇枯萎倒下,沙边小洲也冷清下来。²寥落:寂寥,冷落。³依黯:心情黯然伤感。
风流江左久客,旧游得意处,朱帘曾卷。载酒春情,吹箫夜约,犹忆玉娇香软。尘栖故苑,叹璧月空檐,梦云飞观。送绝征鸿,楚峰烟数点。
风流江左¹久客,旧游得意处,朱帘曾卷²。载酒春情,吹箫夜约³,犹忆玉娇香软。尘栖故苑,叹璧(bì)月空檐,梦云飞观。送绝征鸿,楚峰烟数点。
译文:在江东已做风流客多年,我过去游玩最得意的去处是你的房间,你曾多次为迎接我把珠帘高卷。我们带着酒怀着热烈的爱恋,轻吹着洞箫约会在夜晚,至今我还记得你那香气扑鼻故作娇嗔的容颜。眼下尘土已撒满在旧时的花园,感叹那一轮圆月空悬在房檐,而那月下的美人已经不见,只能在梦中随云飞进楼中与你相欢。我望断了南飞的大雁,哪里有你的音信得见,千里星云浩渺,唯见袅袅数点楚地山峰上淡淡的云烟。
注释:¹江左:江东,指长江下游地区。²旧游得意处,珠帘曾卷:我过去游玩最得意的去处是你的房间,你曾多次为迎接我把珠帘高卷。³载酒春情,吹箫夜约:指自己曾经与歌妓们一起在春日里乘船饮酒,在月下相伴吹箫。⁴璧月空檐,梦云飞观:圆月空挂在屋檐上,云彩如梦一般飘过楼阁。
这首羁旅行役词在客愁的抒写中融入对旧情人的怀念,风格缠绵婉艳。写法上仿效最长于表现这一题材的柳永、周邦彦,而又有自己细巧含蓄、精工秀俊的特色。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析得好:“竹屋词无一平笔,跃冶精金,字字皆锤炼而出。此调起笔便迥绝恒蹊,以下语皆秀峻。袖罗、西风句新思密意,尤为擅长。下阕追忆旧游,有小杜扬州之感。结句废苑尘凝,楚峰烟淡,望彼美于遥天,对苍茫而独立,宜其魂怯清吟也”。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朱文公¹有足疾,曾²有道人³施针灸(jiǔ)之术,旋觉轻。公大喜,厚¹⁰¹¹之,且赠以诗云:“几载¹²相扶藉(jiè)¹³瘦筇(qióng)¹⁴,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¹⁵笑,不是以前勃(bó)(sū)¹⁶翁。”道人得诗径¹⁷¹⁸。未数¹⁹²⁰,足疾大作²¹,甚²²²³未针时。亟(jí)²⁴人寻逐道人,已²⁵²⁶²⁷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²⁸非欲罪²⁹之,但³⁰欲追索其诗,恐³¹其持³²此诗误³³他人尔³⁴。”
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舒服了。朱熹非常高兴,重重地报答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孩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直接离开了。没有几天,朱熹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
注释:¹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号“文”,故称朱文公。²曾:曾经。³道人:道士。⁴为:给。⁵灸: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⁶术:方法。⁷旋:一会儿。⁸轻:轻松。⁹安:舒服。¹⁰厚:重。¹¹谢:报答。¹²几载:几年。¹³藉:借助。¹⁴筇:一种竹子,可用来做手杖。¹⁵儿童:像儿童一样。¹⁶勃窣:跛行,一瘸一拐的走。¹⁷径:就,即。¹⁸去:离开。¹⁹数:几。²⁰日:天。²¹作:发作。²²甚:严重,厉害。²³于:比。²⁴亟:急忙,赶紧。²⁵已:已经。²⁶莫:没有人。²⁷知:知道。²⁸某:我。²⁹罪:惩处,判罪。³⁰但:只。³¹恐:恐怕,担心。³²持:拿着。³³误:耽误、加害。³⁴尔:罢了。

zhūwéngōngshòupiàn

luójīng sòngdài 

    zhūwéngōngyǒu céngyǒudàorénwèishīzhēnjiǔzhīshù xuánjuéqīngān gōng hòuxièzhī qiězèngshīyún  zǎixiāngjièshòuqióng zhēnháijuéyǒugōng chūménfàngzhàngértóngxiào shìqiánwēng  dàorénshījìng wèishù zuò shènwèizhēnshí rénxúnzhúdàorén zhīsuǒwǎng gōngtànyuē  mǒufēizuìzhī dànzhuīsuǒshī kǒngchíshīréněr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
楚人¹居贫²,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zhāng)³,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处境贫穷,读到《淮南方》的话:“得到螳螂伏击蝉时隐藏自己的叶子,可以隐形。”就站在树下仰头找叶子──螳螂用以藏身伏击蝉的叶子,便摘下那叶子。叶子跌落到树下,树下原先就有落叶,无法再分别,楚国人(就)扫了几斗(叶子)回家。(将叶子)一一用来隐蔽自己,问他的妻子曰:“那你能看见我吗?”
注释:¹楚人:楚国人。²居贫:处于穷乏之境。³自鄣叶:遮蔽自己的树叶。鄣:通“障”,遮蔽。⁴不:同“否”。
妻始时恒言“见。”经日乃倦不堪,绐云:“不见。”
妻始时恒言“见。”经日乃倦不堪,绐(dài)¹云:“不见。”
译文:妻子开始一直说:“看见。”经过一天便疲倦不堪,哄骗他说:“看不见。”
注释:¹绐:哄,骗。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嘿然¹大喜,赍(jī)²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³(yì)县。
译文:这人暗中窃喜,带着叶子来到市场上,面对面拿别人的东西,差役便将他绑了去见县官。
注释:¹嘿然:沉默无言的样子。²赍:带着。³缚:捆绑。⁴诣:到。
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译文:县官听取他的口供,(那人)自己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县官大笑,释放了他而没有治他的罪。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愃矣。
孟子少时¹²,其母方³。孟子辍(chuò)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¹⁰刀裂¹¹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诫¹²之。自是之后¹³,孟子不复愃矣。
译文:孟子年轻时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然后再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说:“这织物断了,还能连接起来吗?”以此来告诫孟子,从此之后,孟子不再因分心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注释:¹少时:年轻的时候。²诵:背诵。³方:正在。⁴织:织布。⁵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⁶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进:背诵下去。⁷愃:一作“喧”,通“谖”,遗忘,忘记。⁸何为:即“为何”,为什么。⁹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¹⁰引:拿来,拿起。¹¹裂:割断。¹²戒 :告诫。¹³自是之后:从此之后。自是:从此。

mèngjiè

hányīng liǎnghàn 

    mèngshàoshísòng fāngzhī mèngchuòránzhōngzhǐ nǎijìn zhīxuān érwènzhīyuē  wèizhōngzhǐ  duìyuē  yǒusuǒshī   yǐndāolièzhī yuē  zhīduàn néng  jièzhī shìzhīhòu mèngx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