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
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
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
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
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诗三百篇,大抵贤人发愤之所为。
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诗三百篇,大抵贤人发愤之所为。
千古穷愁同一致,后涕与前泣,不待相摹追。尔岂感于死生离别之不容己,迎霜号月鸣声悲。
千古穷愁同一致,后涕与前泣,不待相摹追。尔岂感于死生离别之不容己,迎霜号月鸣声悲。
一听感孤吟,再听若为赓。呼俦复啸侣,中夜万羽戛戛鸣。
一听感孤吟,再听若为赓。呼俦复啸侣,中夜万羽戛戛鸣。
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声。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军惊。
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声。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军惊。
何不学为鸾笙凤吹悦人耳,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
何不学为鸾笙凤吹悦人耳,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
蟋蟀吟,重唧唧。晓露深,草根湿。如驱万马,长城窟黑。
蟋蟀吟,重唧唧。晓露深,草根湿。如驱万马,长城窟黑。
天高秋气清,尔胡多不平。岂独放臣逐子弃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听此心怦怦。
天高秋气清,尔胡多不平。岂独放臣逐子弃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听此心怦怦。
明星荧荧大如月,欲眠未眠声转烈,一灯欲死东方白。
明星荧荧大如月,欲眠未眠声转烈,一灯欲死东方白。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2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jì)庭萧瑟故人稀¹,何处登高且送归。
译文: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
注释:¹稀:少。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¹飞。
译文: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注释:¹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

jiǔsòngbié

wángzhīhuàn tángdài 

tíngxiāorén chùdēnggāoqiěsòngguī 
jīnzàntóngfāngjiǔ míngzhāoyīngzuòduànpèngfēi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¹客长撑屋后船。
译文:因为我喜爱大山,所以依山而居不在城里买地盖房子,因为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所以在屋后的小河边一直放着个小船,当有客来访时,我就撑船离去。
注释:¹畏:怕。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lù)过残年¹
译文:秋天已经快结束了,池塘里的荷叶已经凋零,所剩不多,我只和我豢养的鸥鹭一起度过我的晚年。
注释:¹残年:人到了晚年。

西qiūwǎn--shàowēng

àishānmǎichéngzhōngwèizhǎngchēnghòuchuán

duōqiūshìwǎnyòutóngōuguòcánnián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jiē)因循¹、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²,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³翻成忧戚(qī)
译文:一觉醒来时,一缕寒风透过窗棂吹进房中,把孤灯吹熄。酒醒后的凄凉本已难耐,又听见屋外台阶上的落雨点点那那。可叹我迁延漂泊,孑然一身,沦落天涯。如今想起来,真是辜负了佳人的一片真情,多少山盟海誓竟成空言,又怎能忍心把从前的两情欢愉,陡然间变成眼下这孤独忧戚。
注释:浪淘沙慢:柳永创调。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十五句十仄韵。¹因循:不振作之意。迟延拖拉,漫不经心。²几许盟言:多少山盟海誓的话。³陡顿:突然。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tì)云尤雨¹,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译文:愁闷之极!反复地回忆,想当初那洞房深处,多少次畅饮欢歌,双双游嬉于鸳鸯被底。那时节我尽心奉承,生怕耗费她一点气力。万种柔情,千般亲昵,我二人缠绵无尽,两情相依相惜。
注释:¹殢云尤雨:贪恋男女欢情。殢:恋昵。尤:相娱、相恋之意。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¹,无端自家疏隔²。知何时、却拥秦云³态?愿低帏(wéi)(nì)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shuò)寒更思忆。
译文:看如今,漫漫长夜漏壶永那,就这样两地相思隔绝千里。我真是自寻离愁,却让你牵肠挂肚徒悲凄。不知要等到哪日,你我重拥鸳鸯被,共度欢情,如胶似漆。到那时,愿帷幕低垂玉枕亲昵。我会轻轻细说告诉你,在这偏远的寒江水乡,我夜夜难眠,数着寒更把你思念,把你惦记。
注释:¹漏永:古人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这里指时间过得慢。这里指夜深。²疏隔:疏远阻隔。³秦云:秦楼云雨。形容男欢女爱。⁴低帏:放下帏帐。⁵昵:亲近,亲昵。⁶数:多次。

  词为羁旅途中思念情人之词。全篇善于铺陈叙事,如数家常般把离别相思之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词作从“梦觉”写起,说窗风吹息寒灯,夜雨频滴空阶,可知并非天亮觉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间,于“灯”之上着一“寒”字,于“阶”之上着一“空”字,将当时所见、所闻之客观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观情感色彩,体现了主人公凄凉孤寂之心理状态。而“那堪”、“又”,又及“频”,层层递进,又便得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倍觉凄凉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发出感叹:“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这是造成凄凉孤寂心境的根源。因为久作天涯客,辜负了当时和佳人的山盟海誓,从前的欢会情景,在这个夜里一下子都变成了忧愁与凄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经吐尽。

  词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忧戚”导入,说“愁极”,十分自然地转入对于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饮散歌阕”句来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从“再三”、“几度”句中可以体会出来,两人之互相爱恋,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期,由此可见,主人公夜半酒醒时为什么这样的忧戚。

  第三片由回忆过去的相欢相爱回到眼下“天长漏永”,通夜不眠的现实当中来。“无端自家疏隔”,悔恨当初不该出游,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内心却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设想两人相聚之时,他就要低垂的帏幕下,玉枕上,轻轻地向她详细述说他,一个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数着寒更,默默地思念着她。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动已进入高潮,但作者的笔立刻煞住,就此结束全词。

  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花开两枝,分别述说现在与过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过去回到现在,又从现在想到将来,设想将来如何回忆现在,使情感活动向前推进一层。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第45-46页

làngtáoshāmàn ·mèngjuétòuchuāngfēngxiàn线

liǔyǒng sòngdài 

mèngjuétòuchuāngfēngxiàn线 hándēngchuī kānjiǔxǐng yòuwénkōngjiē pín jiēyīnxún jiǔzuòtiān jiārén méngyán biàn便rěn cóngqiánhuānhuì dǒudùnfānchéngyōu 

chóu zàisānzhuī dòngfángshēnchù yǐnsànlán xiāngnuǎnyuānyāngbèi zànshíshūsàn fèixīn yúnyóu yǒuwànbānqiānzhǒng xiāngliánxiāng 
qiàdàojīn tiānchánglòuyǒng duānjiāshū zhīshí quèyōngqínyúntài yuànwéizhěn qīngqīngshuō jiāngxiāng shǔhángēng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秋丛¹绕舍(shè)²似陶家³,遍绕(lí)边日渐斜(xiá)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注释:¹秋丛:指丛丛秋菊。²舍:居住的房子。³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⁴遍绕:环绕一遍。⁵篱:篱笆。⁶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¹(gèng)²无花。
译文: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注释:¹尽:完。²更:再。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57-858页
2、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327-328页

huā

yuánzhěn tángdài 

qiūcóngràoshètáojiā biànràobiānjiànxié 
shìhuāzhōngpiānài huākāijìngènghuā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长戈莫舂(chōng)¹,长弩²莫抨(pēng)³。乳孙哺子,教得生狞(níng)
译文:虽有长戈,却不能把猛虎刺,虽有强弓,却不能把猛虎击。猛虎哺育子子孙孙,要它们像自己一样凶残毒狠。
注释:¹舂:冲也。²长弩:一作“强弩”。³抨:一作“烹”。⁴生狞:凶猛;凶恶。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举头子城,掉尾子旌¹。东海黄公²,愁见夜行。
译文:它把头举起,就像一座城池,它把尾翘起,就像一面旌旗。曾经降伏猛虎的东海黄公,如今怕虎也不敢夜间出行。
注释:¹“举头”二句:举其头,可子城,掉其尾,可子旌,言其猛也。掉,举也。²黄公:汉代术士。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道逢驺(zōu)(yú)¹,牛哀²不平。何用尺刀³?壁上雷鸣
译文:猛虎途中遇到似虎的驺虞,因其不害人伤生而大怒不平。宝刀利剑不能发挥作用,被挂在墙上,悲愤吼啸如雷鸣。
注释:¹驺虞:传说中的义兽名。²牛哀:即猛虎。³尺刀:短刀。⁴雷鸣:宝刀啸吼也。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¹有程²,吏不敢听。
译文:泰山脚下,虎害复生,今日又传来了妇人的哭声。官府虽然定有捕捉猛虎的限期,但衙吏们畏惧,不敢听从。
注释:¹官家:旧时对皇帝的称呼。²程:期限。

  此诗共十六句,分三部分。前六句开门见山写虎的凶恶。开始四句以赋的笔法说明戈也不能冲击它,弩也不能弹射它,乳孙哺子,相继为非。五、六两句极言其作恶之甚。当时藩镇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度,不仅自署文武官吏,征收赋税,甚至以土地传之子孙,父死子握其兵权,企图夺取唐王朝的天下。由于各镇时有叛乱,藩镇和朝廷的战争以及藩镇之间的混战,此起彼伏,严重地破坏了生产,给人民带来无限痛苦。诗人以极大的愤慨面对现实,捕捉住事物最突出的本质特征,以此喻象建立起可感的形象,指摘时弊,切中要害。

  中间四句紧承上面的意思指出,有法术能制虎的黄公都怕遇见它,而它看见具有虎形却不食生物的仁义之兽驺虞,心里还感到不舒服,嗔怪驺虞的无用。这是诗人以独特的感受与典型客观事物有机融和创造出来的“猛虎”形象。李贺生活在如上所述的社会环境中,藩镇为害之烈,在他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头脑中都印象极深。这里不直说虎如何伤人,也不去说虎如何凶猛,而是从别人对它的反应上做出鲜明有力的表现,然后再用仁兽驺虞与它两相矛盾着的因素加以申述,既说明了它的残虐,更指出了它“非仁德所能感化。“这种层次分明”,步步递进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起到了给人以深刻启示的艺术效果。

  最后六句,前两句先说人有宝刀,但悬之壁间无以为用,不能以之除害,宝刀愤激不甘而作雷鸣。这两句诗感情色彩极其浓烈,寄托着诗人愤世的激情。王琦注云“刀作雷鸣似愤人不能见用之意”。李贺热切期望扫平藩镇,完成国家统一,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十三首》其五),但却遭到小人的排挤,沉沦下僚,前进无路,报国无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他热情的心里进发出愤怒的火花:“忧眠枕剑匣”,“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后四句把矛头直指官家。意思是说泰山之下有妇人一家死于虎口,官家虽然限期捕虎,但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的具文,官吏极怕“猛虎”,不敢去冒险。先从“妇人哭声”着墨,陈述人民在官家对虎无能为力,一味退避的形势下受害之深重,然后引到“吏不敢听”,指出他们不敢听官司之期限,创造出对强藩悍将畏之如虎的官家形象。前者写以妇人为代表的广大受难者,后者写以官家为代表的统治者,它们交织在一起显示出诗人正面现实,异常沉痛的心情。

  这首诗古朴无华,意境深邃,用最经济浓缩的笔墨畅述胸怀,从各个侧面充分准确地刻画出猛虎可憎、可恶、可怕、可恨的形象,流露出诗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炽热如焚,忧国悯时的极大痛苦。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87-790

měngxíng--

zhǎngchōngzhǎngpēngsūnzijiàoshēngníng

tóuwèichéngdiàowěiwèijīngdōnghǎihuánggōngchóujiànxíng

dàoféngzōuniúāipíngyòngchǐdāoshàngléimíng

tàishānzhīxiàrénshēngguānjiāyǒuchénggǎnt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