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
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2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晓来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暮霞¹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²。晓来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³,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
译文:晚霞照映着水面,水边生长着无数的拒霜花。早晨沾着露珠的芙蓉花瓣更显娇嫩。芙蓉花成林成片的开放,灿似锦绣,簇如屏障。随着太阳的转移,层层叠叠的花影也随之发生变化。南方的天空,空旷高远,独自立在这萧瑟的西风中。
注释:婆罗门引:词牌名,双调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五平韵。¹暮霞:晚霞。²木芙蓉:即芙蓉花,又名拒霜花。³步障:屏幕。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⁴迥:远。
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临鉴妆慵。施朱太赤,空惆怅、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
夕阳道中。叹秋色、与愁浓。寂寞三千粉黛(dài)¹,临鉴妆慵²。施朱太赤,空惆怅³、教妾若为容。花易老、烟水无穷
译文:夕阳的斜晖洒在古道上,叹息这满眼秋色浓于愁。宫中的无数佳丽,对着镜子懒于梳妆。加上红色则过于红,在芙蓉花前面,感到不能与花争美,无法打扮自己的面容,只有失意而伤感、懊恼。花期短暂,容易凋谢,但秀美的风光,则是无穷无尽。
注释:¹粉黛:此指宫女。²临鉴妆慵:对着镜子懒于化妆。³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⁴妾:古时也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⁵烟水无穷:水波渺茫,无穷无情,表现惆怅、空虚的心情。

  陈藏一《话腴》:“赵昂总管始肄业临安府学,因踬无聊赖,遂脱儒冠从禁弁,升御前应对。一日,侍阜陵跸之德寿宫。高庙宴席间问今应制之臣,张抡之后为谁。阜陵以昂对。高庙俯睐久之,知其尝为诸生,命赋拒霜词。昂奏所用腔,令缀《婆罗门引》。又奏所用意,诏自述其梗概。即赋就进呈云:……”进呈的就是以上这首词。“阜陵”即宋孝宗赵构,阜陵名“永阜陵”,所以南宋人以“阜陵”称孝宗;高庙即宋高宗赵构,构庙号“高宗”,后人因以“高庙”称之。赵构退位后居住在“德寿宫”,因而宋人或以“德寿”代称宋高宗。赵昂的这首词,是应宋高宗之命而作的,是一首“应制词”;以咏“拒霜”(即“木芙蓉”,或称“地芙蓉”、“木莲”等)为内容,因而它又是一首咏物词。《话腴》又载:高宗看了这首词,十分欣赏,不但赏赐给赵昂不少银绢,还叫孝宗给升了官。

  按照过去的惯例,“应制”的作品,往往是为统治者树碑立传的,存有较明显的阿谀奉承的痕迹的。这首词却不然。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还对它情有独钟呢?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芙蓉花盛开时的景况,虽显得有些质实,但词人笔锋一转,逗出几分空灵。下片写与美人的对比中,进一步描绘出芙蓉花的形象和神韵。该词章法严密,笔意雅秀,构思精巧。

  这首词的咏物技巧比较高。它处处紧扣住拒霜的特点,多方面着笔,务求尽善尽美。从拒霜的生长习性上看,它多丛生在水边潮湿之地,所以词的起句便说:“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用“木芙蓉”应“拒霜”,点题;用“水边”交代其生长习性;用“无数”交代其丛生的特点;用“暮霞照水”作背景烘托,而且这个背景天光水色,色采斑斓,美不胜收。拒霜在秋冬间开花,所以词中先用“楚天空迥,人立西风”透露出一派秋意,然后在下片中紧接着用“秋色”再次点明秋的季节。着墨更多的是写拒霜花。词的上片,写了三段时间中的拒霜花形象:“暮霞”两句,是暗写晚霞映衬下的拒霜花。“暮霞”在这里既是写霞,其中也包括着花,只是花的形象没有明写,而是让读者从“暮霞”的色彩中去联想。当然,“暮霞”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写花,“暮霞”只是个比喻,而以“木芙蓉”揭示这个比喻的实体。这里取前者。“晓来”一句是写早晨带露的拒霜花,用“轻红”略点花的实质形象。拒霜花有粉红、白、黄等颜色品种,作者这里只取粉红一种。粉红而经“露湿”,更加娇嫩,故曰“轻红”。

  “十里”两句,是用浓笔重彩正面写日转中天时拒霜花的形象。“十里”极言其多,承“无数”而来:“锦丝步障”,写艳阳之下,繁花漂亮无比、簇如屏幕(“步障”即屏幕)。这使读者想起了王恺与石崇争斗豪华的场面:王恺“作紫丝布步障碧绫四十里”,石崇则“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世说新语·汰侈》)。这里则是拒霜花组成的“步障”,而且随着太阳的转移,花影也随之变化,作者用花影的“重重”,再次写花之多。看来,作者善于选择描绘的角度。

  这三层写花,笔墨由简入繁,由侧面烘托而至正面描绘,然后再加以侧面烘托。但用笔都比较朴实,而且越来越实。作者为了挽救这个危险的趋势(质实为词家一忌),把笔锋一转,写出了“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两句,亦花亦人,笔调一变而为沉着潇洒而又不乏空灵之气,遂使全词风格大变,从而逼近了上乘作品的行列。词的下片,继续写拒霜花,但笔法与上片的正面下笔完全不同。下片乍看好像写美人,实际上是通过写美人而达到进一步写花的目的,把花写得完美无缺。过片承“西风”句立意,写秋色浓于愁,貌似借秋兴叹,实际上是引出再次写花。白居易诗云:“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木芙蓉花下招客饮》)所以写秋愁正是为了引出这个“伴愁物”来。

  这个“愁”字来得贴切巧妙,也很重要,其意一直贯串到“教妾若为容”。“寂寞”以下四句,皆写“粉黛”(即美人)之愁。“寂寞”、“妆慵”以至“惆怅”,皆是其“愁”的情态表现:“施朱太赤”、“教妾若为容”,则是“愁”的原因所在。美人总是要与花争艳的。这里,美女们看了拒霜花,自己感到不好打扮了,不施“朱”(红色)固然不可,而施朱则“太赤”,不管怎样,总是打扮不出拒霜花的那种粉红来。“教妾若为容”,是屡经打扮而总不能与花比美的愁叹,所以只有“妆慵”与“惆怅”了。这几句虽从杜荀鹤《春宫怨》诗化出,甚至还借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施朱则太赤”的成句,但写得却自有新意。

  古典诗词中总喜欢以花写美人,如“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韦庄《菩萨蛮》)、“一枝娇卧醉芙蓉”(阎选《虞美人》)等等;美女在花面前,总想比并一番,而且总有一种稳操胜券的骄傲,如无名氏《菩萨蛮》:“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黄简《玉楼春》:“妆成挼镜问春风,比似庭花谁解语?”这里则以美人写花,并比之下,美人却甘拜下风,临镜不知所措。拒霜花之美,由此可以想见了。这是个很成功的比拟。词的结句“花易老、烟水无穷”陡转一笔,一反愁怨可掬的娇态,别开新意,花光尽而烟水来,以烟水之无穷弥补花的易老,把人引入一个高渺阔大的境界。这种结句,大有云水迭生、柳暗花明、余味无尽的优点,正是深得词家三昧之处。宋高宗也是擅长写词的人。这首词既然有如此多的好处,他看了当然高兴。

  从咏物词的发展史上看,这首词也是值得称道的。两宋都有咏物词,但却有不同。就总的倾向说,北宋少而南宋多,宋末尤多;北宋咏物词往往有浓重而明显的抒情成分,南宋则渐趋冷静以至隐晦,这当然与其时代气质有关系,也与咏物词自身的发展过程密不可分。

  这首词的作者赵昂,处在南宋初期,这首词也处于咏物词由北而南的过渡时期中,就咏物与抒情的比重上看,其咏物成分显然增多,而北宋的借物抒情的特色则明显减少。应该说,它预示了南宋咏物词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在鉴赏这首词的时候,也是应当注意的。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俞平伯,施蛰存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01:第1898页

luóményǐn··xiázhàoshuǐ--zhàoáng

xiázhàoshuǐshuǐbiānshùróngxiǎolái湿shīqīnghóngshíjǐnzhàngzhuǎnyǐngzhòngzhòngxiàngchǔtiānkōngjiǒngrén西fēng

yángdàozhōngtànqiūchóunóngsānqiānfěndàilínjiànzhuāngyōngshīzhūtàichìkōngchóuchàngjiàoqièruòwèirónghuālǎoyānshuǐqióng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千载长天起大云¹,中唐俊伟有刘蕡(fén)²
译文: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诸多贤能隐士,中唐时期如果用刘蕡这样的贤人,也不会走向没落。
注释:¹千载长天起大云:大云,即庆云,古谓祥瑞之气,其下隐有贤人。²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八二八年),举贤良方正。终因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毛泽东在读《旧唐书·刘传》时,对刘蕡的策论很赞赏,旁批:起特奇。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孤鸿¹(shā)²悲鸣镝(dí)³,万马齐喑(yīn)叫一声
译文:他孤立无援总是被人打击中伤,毫无畏惧冒死大胆攻击宦官,名动一时。
注释:¹孤鸿:孤单失群的大雁,喻指刘。²铩羽:羽毛。³鸣镝:也叫响箭,这里比喻宦官对刘的中伤和打击。⁴万马齐喑叫一声:万马齐喑,亦作(万马皆喑)。喑,哑。谓骏马抖动颈上的鬃毛嘶叫时,其他的马都鸦雀无声。后用来比喻一种沉闷的局面。叫一声,喻指刘冒死大胆攻击宦官,名动一时。

  刘蕡是一个勇于直言,刚正不阿,绝不趋炎附势的忠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很有政治主张。在中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刘蕡秉笔直书,痛斥宦官专权,建议皇帝诛杀干涉朝政的宦官。考官虽然赞善刘蕡的才华,但是迫于宦官集团的权势,不敢录用他。所以刘蕡一生怀才不遇。官职只做到了秘书郎,最后还是被宦官诬陷,惨遭贬谪,客死异乡。

  毛泽东在读到《新唐书·刘蕡传》时,很赞赏刘蕡犀利俊逸的文风,旁批“起特奇”。因此,毛泽东在这首诗中赞扬刘蕡主张正义,敢于向黑暗势力挑战的斗争精神,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

  “千载长天起大云”,首句劈空而来,是起兴。因为起得突兀,也可以说是“起特奇”。古谚云:“云从龙,风从虎。”这一句的关键词是“起大云”,有点刘邦《大风歌》首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意思,是写天人感应。“大风起兮云飞扬”,是对“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感应。“千载长天起大云”,则是对“万马齐喑叫一声”的感应——这首诗首尾呼应,是一气贯注的。联想到1958年4月,毛泽东在广州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引用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首诗,那首诗的开头两句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那么,“千载长天起大云”还有一重意思,就是出现了风雷、出现了生气,沉闷的空气被打破了。出现风雷、出现生气,又是因为出现了一个人!

  “中唐俊伟有刘蕡”,次句对上句为承接。然而,如果把这两句掉个个儿读呢——“中唐俊伟有刘蕡,千载长天起大云”,前因后果,是不是更顺呢?顺则顺矣,却平了许多,觉得没劲。用书面语说,就是缺乏艺术张力。可见诗句的倒装有时是必须的。

  全诗的一二句气势磅礴,力度恢弘,盛赞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诸多像刘蕡这样的“大云”,豪杰、斗士形象高大,令人敬仰和佩服。

  “孤鸿铩羽悲鸣镝”,第三句是一转。刘蕡的遭遇是一个悲剧。按鲁迅的定义,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据唐人笔记记载:“刘蕡,杨嗣复门生也。对策以直言忤时,中官尤所妒忌。中尉仇士良谓嗣复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疯)汉耶?’嗣复惧而答曰:‘嗣复昔与刘蕡及第时,犹未风耳。’”(佚名《玉泉子》)又据史传记载,刘蕡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对策呈上后,三位考官叹服嗟叹,以为汉之晁(错)、董(仲舒)无以过也。当年登科者共二十二人,因为宦官当道,考官叹服归叹服,却不敢录取刘蕡。从这两件事,可以想见当时朝官对宦官怕成什么样子。用“万马齐喑”来形容当时的政治局面,真不为过。总之,诗中用“孤鸿”来形容刘蕡孤立无援的处境,是恰当的;用“铩羽”来形容他的结局,是形象的;用“鸣镝”来象征宦官对刘蕡迫害的凶残,是生动的。

  “万马齐喑叫一声”,末句回应首句,是合。悲剧美往往能提升到崇高美,崇高体现在何处呢?质言之,就是它表现了人的自尊意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宁为玉碎,不愿瓦全。这一句就表达了类似的抗争精神。三四两句的关系,仍有逆折的关系。如倒过来,作“万马齐喑叫一声,孤鸿铩羽悲鸣镝”,且不管韵字的平仄,虽然更觉可悲,悲剧美反而消失了。因为七绝的末句,乃是诗人的强调所在。强调“万马齐喑叫一声”(“叫一声”喻指刘蕡冒死攻讦宦官),突出人的抗争精神,才能彰显悲剧美,彰显崇高美。“一声”,与“万马齐喑”在量上形成极大反差。然而,正是这种反差,才凸显了那“一声”的可贵——因为它打破了沉寂,因为它叫出了生气。《史记·商君列传》云“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就是这个道理。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这首诗在艺术上之富于张力,逆折的手法起了不小的作用。

  全诗的三四句描述了刘蕡在封建统治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对刘蕡的深切同情和对宦官的切齿痛恨,对刘蕡在“万马齐喑”的沉闷境遇里敢于挺身而出,孤军奋战,大叫一声痛斥宦官的专横,表示由衷的敬慕和赞赏。“万马齐喑”借用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名句。

参考资料:
1、 潘强恩 等.《毛泽东诗词全集赏析》: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8年
2、 王玉孝 等.《毛泽东诗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1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细雨湿流光¹,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²无限事,茫茫。鸾(luán)³(yuān)(qīn)两断肠。
译文:霏霏细雨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¹流光:光阴,或认为是雨后草叶上油亮的光彩。²凤楼: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为其女弄玉筑造凤台,弄玉与萧史常于此吹箫,后来一同飞升成仙。“凤楼”由此而来,这里指女子的妆楼。³鸾镜:镜子的别称。传说,用镜子照鸾鸟,鸾鸟见影便翩翩起舞,所以把镜子叫做鸾镜。⁴鸳衾: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魂梦¹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xìng)²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³泪几行。
译文: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醒,只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注释:¹魂梦:即“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能在睡梦中离开肉体,故称“梦魂”。²薄悻:对爱情不专一的男子,即薄情郎。³负你残春:辜负了春光。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全词语言明自雅丽,笔法离合自然。这首词摆脱花间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有一定影响。

  “细雨湿流光”,虽则五字,却道尽了初春的无限风光。细雨蒙蒙,洒落在春草叶上,留下滴滴水珠,微风吹过,泛起流光。“湿流光”意指主人公所度过的随春雨而流逝的岁月也是那样的冷涩恼人,正是“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流光”一词还将冷凄扰人的静态烦闷与时光流逝的动态惧忧结合起来,冷寂独处的日子往往感觉太慢,本希望快点度过,可是女人出于青春容颜易老的心理却又希望时间慢慢流逝。而“流光”一词又给人快速流去的感觉,如此矛盾纠结的心理集于此短短五个字中。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人生苦短的生命忧患意识。“芳草年年与恨长”也是以具象表现抽象的妙句,将无形的离恨比托于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可感可触,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一方面,它确切地描绘出了春天细雨绵绵之时。烟雾缭绕,茫茫一片的景象;另一方面,雾笼凤楼,人如同被困锁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无限心事,茫茫无以倾诉。两相对照,景情交融,给读者的感染力就非常之深。

  “鸾镜鸳衾两断肠”。鸾凤成双,鸳鸯成对,“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这个“两”字既有两两成偶之物与自身形单影只的对比,也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对自身孤独情怀的连续刺激,语意双关,极有意蕴。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魂梦任悠扬” ,是对“烟锁凤楼”的反弹,禁锢在空闺中的少妇在梦中可以无拘无束,任情驰骋。可睡起所能看到的只是“杨花满绣床”。“杨花满绣床”与上句“魂梦任悠扬”相印相称,一虚一实,互文见义。从这两句所描述的情景看来,思妇魂牵梦萦的意中人杳不见踪影。洒脱之余,更显悲凉。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她半掩闺门,等待恋人的到来,可是从清晨等到红日西斜,还未见踪影,她忍不住骂了一声“薄情郎”。爱之深,方恨之切。她口头称为“薄悻”,内心深处爱的深切。

  “负你残春泪几行”。当无望中的盼望最终落空时,她便簌簌的落下泪来。词人不说抒情主人公是为所思之人流泪,而说因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而为春光洒泪。此为本词又一出新的写法,同时也是对抒情主人公心怀的一种委婉诗意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桑绍龙 .唐宋名家词选读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09 :第19页 .
2、 黄进德 .冯延巳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出版社 , 2006/07/01 .
3、 钱仲联 .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09 :第50页 .
4、 唐圭璋,钟振振 .唐宋词鉴赏辞典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10 :第149页 .

nánxiāngzi··湿shīliúguāng--féngyán

湿shīliúguāngfāngcǎoniánniánhènzhǎngyānsuǒfènglóuxiànshìmángmángluánjìngyuānqīnliǎngduàncháng

húnmèngrènyōuyángshuìyánghuāmǎnxiùchuángbáoxìngláiménbànyǎnxiéyángcánchūnlèixíng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紫燕¹黄金瞳(tóng),啾(jiū)²
译文:紫燕这匹骏马有着黄金色的眼珠,马嘶鸣时摇动着它颈上那美丽的绿色鬃毛。
注释:摇绿騣(zōng)。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¹东。
译文:它一路奔驰,天刚亮的时候就到了长安洛门。
注释:¹洛门:指洛阳城门,汉代的长安城门。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少年学剑术,凌轹(lì)¹白猿公²
译文:年少时学习剑术,剑术高超,白猿公败在少年的手下,飞上枝头化为一只猿猴。
注释:¹凌轹:欺凌,辱蔑。²白猿公:这里运用了典故,越国的一名女子善于剑术,在路上遇见了一名老翁,他自称袁公,与女子比试剑术,没有胜利,而飞上树,变成了一只白色的猿猴。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珠袍曳(yè)锦带,匕首插吴鸿¹
译文:少年穿着饰有珠宝的锦袍,腰间插着匕首和吴钩。
注释:¹吴鸿:宝剑,吴钩的代称。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译文:他自小一个人就有万人的英勇,如今腰间插有宝剑就更显雄风了。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托交从剧孟¹,买醉入新丰。
译文:与豪侠剧孟结为好友,二人一见如故,一同去新丰畅饮美酒。
注释:¹剧孟:人名,汉代洛阳人,著名侠士。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译文:少年志气豪猛,哪怕在都市中,杯酒之间就可以结束一个人的性命。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¹
译文:不要说易水寒冷如冰,看看今日白虹贯日,如此晴朗。
注释:¹日贯虹:白虹贯日,形容志气威猛。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译文:只可惜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徒然死在秦宫之中。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舞阳¹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译文:像秦武阳那样的人如同死灰一样,跟他这样的人结交朋友,事情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注释:¹舞阳:指秦武阳,是荆轲的副手,见到秦王后特别惊恐,让秦王有所察觉。

    这首诗此诗塑造了一个剑术高超、纵横江湖的少年侠士形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郁闷不平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显示了作者的豪侠气质。全诗情感愤恨激越,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扬厉雄健。

  开首写少年所骑骏马的神骏与装饰之豪华,“平明”写少年在白天骑马相互驱驰,在洛门东结交朋友。接着,“少年”两句写其剑术超过传说中的白猿公,突出其剑术之高超。

  接下来八句写其纵横江湖之勇猛形象。特别是“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两句,写尽了少年的豪侠形象。最后几句借荆轲刺秦事抒发内心的情感。与一般的咏叹荆轲刺秦的诗不一样的是,全诗没有出现荆轲的名字,但“缺场”的荆轲事实上是诗中的主角——诗人自己。诗人批评谋划行刺秦始皇失败的燕太子丹,是因为他没有给荆轲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展身手的条件,反倒找来一个进入秦宫就面如死灰的秦舞阳,帮了倒忙,给剑客造成干正事的掣肘。

  这种批评正好表现出诗人渴盼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然有郁闷与不平,但依旧是那种扬厉雄健的风格,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参考资料:
1、 郭宝玉,浮伟忠,张海波编著.唐诗宝鉴 壮志凌云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03:第49页-第50页

jiéshǎoniánchǎngxíng--bái

yànhuángjīntóngjiūjiūyáo绿zōng

píngmíngxiāngchízhújiéluòméndōng

shǎoniánxuéjiànshùlíngbáiyuángōng

zhūpáojǐndàishǒuchā鸿hóng

yóuláiwànyǒngxiéshēngxióngfēng

tuōjiāocóngmèngmǎizuìxīnfēng

xiàojǐnbēijiǔshāréndōushìzhōng

xiūdàoshuǐháncónglìngguànhóng

yàndānshìméiqíngōng

yánghuīrénānchénggōng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鹈鴂怨春残。
掩卷¹平生有百端²,饱更³忧患转冥顽。偶听鹈(tí)(jué)怨春残。
译文:阖上了书本,想到平生,不禁百感交集。我已经饱历忧患,现在反而变得冥顽不灵了。偶然听到的悲鸟啼叫,才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怨。
注释:¹掩卷:合上书本。²百端:百种情绪。³更:经过,阅历。更事,阅历世事。⁴冥顽:顽固、固执。⁵鹈鴂:即子规,杜鹃。
坐觉亡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坐觉¹亡何消²顽日,更缘³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译文:我渐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办法来消磨漫长的日子,只好随意校勘书籍。连闲愁都无福消受,哪能谈得上清欢?
注释:¹坐觉:犹云正觉也。坐:因为。²消:消磨。³缘:借助、凭借。⁴丹铅:丹砂和铅粉。古人校勘文字所用。⁵闲愁:指由无关紧要的事所惹起的愁绪,闲极无聊时所产生的愁绪。

  词中所写的是一位饱经忧患的中年人索莫的心境。静思身世,万感平生,仿佛对什么事情都麻木了。被愁苦浸的麻木了,莫可奈何只好任由它去,心的麻木只为了减少心灵敏感带来的精神苦痛。

  上片写词人掩卷,从叙写眼前景物开始,想到了词人的心酸的过往,想到了词人更加努力地专研书籍,只是偶然听到的悲鸟啼叫,觉得时间易逝。

  下片转而写词人的内心,“坐觉亡何消白日”写出了作者不知道如何消磨漫长的日子,只能借助校勘书籍来打发时间。内心的愁苦无法和人述说。

  该词表达了词人深悲极苦之情和悲天悯世之意不被人知道,该词是词人从眼前寻常景物写起,却蕴含极为丰富的深情和哲理。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著.《名篇词例选说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年:205页

huànshā··yǎnjuǎnpíngshēngyǒubǎiduān--wángguówéi

yǎnjuǎnpíngshēngyǒubǎiduānbǎogèngyōuhuànzhuǎnmíngwánǒutīngjuéyuànchūncán

zuòjuéwángxiāobáigèngyuánsuínòngdānqiānxiánchóufēnkuàngqīngh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