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花枝恼。不怕花枝笑。只怪春风,年年此日,又吹愁到。
不怕花枝恼。不怕花枝笑。只怪春风,年年此日,又吹愁到。
正下帷趺坐、没多时,早蜂喧蝶闹。
正下帷趺坐、没多时,早蜂喧蝶闹。
天也何曾老。月也何曾好。眼底眉头,无情有恨,问谁知道。
天也何曾老。月也何曾好。眼底眉头,无情有恨,问谁知道。
算生来并未、负清才,岂聪明误了。
算生来并未、负清才,岂聪明误了。
吴藻

吴藻

吴藻(1799~1862),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字苹香,自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2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流水何太急,深宫¹尽日²闲。
译文:流水为什么去得这样匆匆,深宫里却整日如此的清闲。
注释:¹深宫: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²尽日:整天,天天如此。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yīn)勤谢¹红叶,好去²到人间。
译文:我殷勤地辞别这一片红叶,离开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注释:¹谢:告,嘱咐。一说意为辞别。²好去:送别之词。犹言好走。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候水、光阴易逝、青春虚度、红颜暗老之恨,有时也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闲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就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的双重苦恨。诗的后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运笔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不直说自己久与人间隔离和渴望回到人间,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一片随波而去的红叶致以殷勤的祝告。这里,题诗人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尽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题红叶》诗中的“到人间”三字,含有极其复杂的感情,这里,人生的要求、祝愿、遐想、幻梦是融合在一起的。总的看来,《题红叶》诗之空灵酝藉,言简意长,给人以玩索余地。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评李白的《玉阶怨》说:“其写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际。”这话也可以移作对这首《题红叶》诗的赞语。

  唐代出现了大量宫怨诗,但几乎全都出自宫外人手笔,至多只能做到设身处地,代抒怨情,有的还是借题发挥,另有寄托。这首《题红叶》诗以及另两首题梧叶诗之可贵,就在于让人能够直接从宫人之口听到宫人的心声。

参考资料:
1、 陈邦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98-599

hóng

xuānzōnggōngrén tángdài 

liúshuǐtài shēngōngjìnxián 
yīnqínxièhóng hǎodàorénjiān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¹始举孝廉(lián)²,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³,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wǔ)¹⁰¹¹常侍¹²。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译文: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担心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注释:¹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称。²孝廉:汉代从汉武帝开始,规定地方长官按期向中央推举各科人才,分孝廉、贤良、方正等科目,听候使用,东汉时每年由各郡、国从二十万人中荐举一人,曹操被举为孝廉时才二十岁。孝指善事父母,廉指清廉方正。³岩穴知名之士:指隐居而有名望的人。岩穴:山洞石室。⁴海内人:这里主要指世家豪族。曹操出身宦官家庭,故被轻视。⁵郡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即太守。⁶政教:行政和教化。⁷世士:世人。⁸在济南:曹操于中平元年(184年)为济南国相,职位相当于太守。济南国辖境在今山东济南一带。⁹除残去秽:曹操任济南国相时,下属官吏多趋附权贵,贪赃枉法。曹操奏请撤免八个县官,下令捣毁六百多所祠庙,严禁祭祀鬼神,因此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近臣。¹⁰违迕:违背、触犯。¹¹诸:之于。¹²常侍:也称中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掌管宫廷文书和传达皇帝命令。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shào)¹,顾视同岁²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qiáo)³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bì),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译文: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学社,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注释:¹年纪尚少:曹操任济南相期满,朝廷调他为东郡太守。他托病辞官还乡,年方三十来岁。²同岁:同一年被举为孝廉的人。³谯:今安徽亳县。曹操的故乡。⁴精舍: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为精舍,精舍多指此意。⁵底下之地:低洼之地,指瘠薄的土地。⁶泥水自蔽:意谓老于荒野,不求闻达。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徵(zhēng)为都尉¹,迁典军校尉²,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³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biàn)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译文: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注释:¹都尉:官名,管军事,官阶相当于太守。²典军校尉:武官名,掌管近卫兵,多由皇帝亲信担任。188年(中平五年),汉灵帝刘宏建立西园军,设置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³讨贼:指讨伐地方军阀和镇压农民起义军。⁴征西将军:东汉时授征西将军的有四人,他们对东汉王朝都立过功劳。曹操借此述志,表示愿做东汉王朝的功臣。⁵董卓之难:董卓原是凉州(今甘肃、宁夏一带)豪强,灵帝时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牧。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外戚何进为了消灭宦官,召董卓领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董卓自封都尉和相国,操纵朝政。各州郡起兵反对,成立讨卓联军。⁶兴举义兵:指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都自称“义兵”。⁷汴水之战:初平元年(190年),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各州郡声称讨董,实各怀私利,又怕董卓兵强,不敢先进。曹操独率军西进,与董卓部将徐荣在荥阳的汴水(今名索河,在河南省荥阳县西南)一带交战,因兵少无援失败。曹操本人被流矢所中,连夜逃走。⁸扬州更募:曹操汴水战败后,与夏侯惇等到扬州重新召募兵丁。东汉末年,扬州的州治在今安徽省合肥,辖今江苏、安徽一带。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后领兖(yǎn)¹,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²(jiàn)³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jǔ),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xiāo)其二子。又刘表¹⁰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¹¹,以观世事,据有当州¹²,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译文: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注释:¹兖州:东汉十三州之一,辖今山东西南部和河南东部。²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异母弟,九江郡太守,东汉末年江淮一带世族豪强大军阀。³僭号:盗用皇帝称号。⁴九江:郡名,辖今江苏、安徽省南部和江西省。⁵露布:布告,宣示。⁶禽:同“擒”。⁷解沮:瓦解崩溃。⁸袁绍:字本初,袁术之兄。⁹枭:即枭首,斩首而悬之示众。¹⁰刘表:字景升,汉皇族鲁恭王刘余的后代,东汉末豪强军阀。献帝初平(190—193年)年间任荆州刺吏。¹¹乍前乍却:忽前忽后。意喻投机。¹²当州:当地,即荆州,辖今湖北、湖南等地。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¹,妄相忖度,每用耿(gěng)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²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yīn),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³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lì),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sì)乎!”胡亥之杀蒙恬(tián)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chuàng)然流涕也。孤祖、父¹⁰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¹¹兄弟,过于三世矣。
译文: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论语》说:“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了。”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啊。”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注释:¹不逊之志:不忠顺的想法。指别人认为曹操有代汉自立为皇帝的野心。²垂称:垂名,称颂。³以大事小: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⁴赵王:赵惠文王。⁵徒隶:犯人和奴隶,此泛指地位低贱的人。⁶后嗣:后代,指燕惠王。⁷胡亥:秦始皇嬴政的小儿子,继始皇立,称二世。⁸蒙恬:秦始皇时名将,秦统一六国后,他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秦始皇死后,赵高伪造始皇遗诏,逼使蒙恬自杀。⁹三世: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连他自己共三代。均为秦国名将。¹⁰祖、父:指曹操的祖父曹腾和父亲曹嵩。¹¹子桓:曹操次子曹丕的字。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¹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gé)之要²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³有《金縢(téng)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译文:我不仅是对诸位来诉说这些,还常常将这些告诉妻妾,让她们都深知我的心意。我告诉她们说:“待到我死去之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要传述我的心愿,使人们都知道。”我这些话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我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啊。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得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迫不得已的啊。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
注释:¹万年:死的代称。²肝鬲之要:出自内心的至要之言。鬲,同“膈”,胸膈。³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周成王叔。⁴金縢:《尚书·周书》篇名。縢,封缄。金縢密封的金属柜。⁵便尔:就此。⁶委捐:放弃,交出。⁷执事:指朝廷统率军队的主管权。⁸武平侯国:建安元年(196年),献帝任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武平,在今河南鹿邑县西。⁹为万安计:曹操此令公布后,据《魏书》记载:汉献帝在第二年,即建安十六年(211年),封曹操之子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孤闻介推(tuī)¹之避晋封,申胥(xū)²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³,仗钺(yuè)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yì)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bàng)议,少减孤之责也。
译文: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没有不是放下书本而感叹,以此用来反省自己的。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想要办到的事,做起来无不如意,心里有所考虑的事,实行时无不成功。就这样扫平了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这可说是上天在扶助汉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
注释:¹介推:即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曾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大封从亡诸臣。介子推不挂念自己的功劳,与他的母亲隐于绵山而死。后世又传说重耳曾烧山要他出来做官,他坚不出山,抱木被烧而死。²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子胥率吴军伐楚,攻下郢都。申包胥求救于秦,痛哭七日,终于感动了秦哀公,求得救兵,击退吴军。楚昭王回到郢都,赏赐功臣。他避而逃走,不肯受赏。³威灵:指汉皇室祖宗的威武神灵。⁴钺:古兵器,形似大斧,也是天子出征时的一种仪仗。皇帝授钺给主将,即象征代表天子出征。⁵推:指挥。⁶天助汉室:这是曹操表示不自居功的客气话。⁷四县:指武平、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柘(今河南柘城县北)、苦(hù,今河南鹿邑县东)。⁸食户三万:受三万户人家所纳赋税的供养。⁹分损:减少,平息。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意望已过矣”,作者主要叙述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功绩。首先他叙述了自己早年的志向,他当时虽少年得志,但非知名之士,只想做一个郡守,先在政治教化中树立声誉:因此他在任济南相时,严惩那些贪官污吏,但触犯宦官利益,遭到豪强的反对。

  其次,写隐居家乡的生活,政治上初试锋芒却受挫后,曹操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表面上隐居在乡渎书射猎,实际上却是养精蓄锐,等待机会东山再起。同时,表明自己只是希望在讨贼立功中封侯,并未有什么大志或野心,本志有限。再次,叙述自己先后消灭军阀袁术、袁绍、刘表的历史功绩,同时说明自己目前虽身为丞相,但实质远远超越了最初的志向,因此也不会再有更大的野心。

  第二部分从“今孤言此”到最后,这部分作者用贤人志十的典故,说明自己既无野心又不让权的苦心,即明本志。“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句满怀自尊、自负之意,也说明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二如果没有曹操的拥戴,汉家王朝恐怕早已四分五裂了,曹操在维持汉末圈家局部统一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鲁迅先生就很欣赏曹操的坦率:“曹操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没有说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首先借齐桓公、晋文公“以其兵势广、大,犹能事奉周摩”。说明他自己定会效法前人忠心侍奉汉室政权, “以大事小”。接着又举乐毅和蒙恬两个历史人物来与自己想比,用意同前。曹操借蒙恬“积信于秦三世”,来表明自己一家也会和蒙恬一样知恩图报,绝不会心存二志。更何况鉴于圣明如周公者.尚留有金滕之书以自明,作者借此再次表明心迹。

  然后作者阐明了自己拒绝让出兵权的原因,即出于自身和子孙以及冈家安全的考虑,不愿“慕虚名而处实祸”。明确坚定的语气,显示出作者在关系个人命运和围家安危的原则问题上,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含糊。

  最后,曹操又以“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的事迹来自省,表示要学习前贤的高风亮节,居功不傲,虽然自己有“荡平天下”的重要功绩.但封兼四县的邑土却受之有愧。因而他准备要让出三县的封地,以表明意向,消除众舆论的攻击之势,显示曹操成熟灵活的政治手腕,给人以谦恭礼让的印象,让县这一举动在政治上可以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篇文章写得直率洒脱、大义凛然。全文结构安排井然有序,前半部分侧重叙事,后半部侧重“明志” 作者善用典故,用齐桓、晋文说明自己会“尊王攘夷”;乐毅、蒙恬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用介推、申胥说明自己的高风亮节;用周公的《金滕》之书阐明自己的良苦用心,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文章内容充盈。在语言方面,全文直白自然,毫无雕饰之迹,表现了曹操利落而坚定的性格以及处世原则。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而枝节问题上则可以做出让步,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豪气和见识。

参考资料:
1、 白雪,李倩编著.古文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0:第202页

shùzhìlìng

cáocāo liǎnghàn 

    shǐxiàolián niánshào běnfēiyánxuézhīmíngzhīshì kǒngwéihǎinèirénzhīsuǒjiànfán wéijùnshǒu hàozuòzhèngjiào jiànmíng shǐ使shìshìmíngzhīzhī zàinán shǐchúcánhuì píngxīnxuǎn wéizhūchángshì wéiqiángháosuǒfèn忿 kǒngzhìjiāhuò bìnghuán 

    guānzhīhòu niánshàngshào shìtóngsuìzhōng niányòushí wèimíngwéilǎo nèizhī cóngquèèrshínián dàitiānxiàqīng nǎitóngsuìzhōngshǐzhěděngěr shíguīxiāng qiáodōngshízhùjīngshè qiūxiàshū dōngchūnshèliè qiúxiàzhī shuǐ juébīnwǎngláizhīwàng ránnéng 

    hòuzhēngwéiwèi qiāndiǎnjūnjiàowèi suìgèngwéiguójiātǎozéigōng wàngfēnghóuzuòzhēng西jiāngjūn ránhòudàoyán hànzhēng西jiāngjūncáohóuzhī  zhì érzāozhídǒngzhuózhīnàn xīngbīng shìshíbīngnéngduōěr ránchángsǔn duōzhī suǒránzhě duōbīngshèng qiángzhēng tǎnggèngwéihuòshǐ biànshuǐzhīzhànshùqiān hòuhuándàoyángzhōugèng guòsānqiānrén běnzhìyòuxiàn 

    hòulǐngyǎnzhōu xiánghuángjīnsānshíwànzhòng yòuyuánshùjiànhàojiǔjiāng xiàjiēchēngchén míngményuējiànhàomén bèijiēwéitiānzhīzhì liǎngzhēngwéihuánghòu zhìdìng rényòuquànshùshǐ使suìwèi tiānxià yán cáogōngshàngzài wèi  hòutǎoqínjiāng huòrénzhòng suìshǐ使shùqióngwángjiě bìngér zhìyuánshàoběi bīngshìqiángshèng duóshì shízhī dàntóuwéiguó mièshēn chuíhòu xìngérshào xiāoèr yòuliúbiǎowéizōngshì bāocángjiānxīn zhàqiánzhàquè guānshìshì yòudàngzhōu dìngzhī suìpíngtiānxià shēnwéizǎixiàng rénchénzhīguì wàngguò 

    jīnyán ruòwéi rényánjìn huìěr shèshǐ使guójiāyòu zhīdàngrénchēng rénchēngwáng huòzhěrénjiànqiángshèng yòuxìngxìntiānmìngzhīshì kǒngxīnxiàngpíng yányòuxùnzhīzhì wàngxiàngcǔnduó měiyònggěnggěng huán jìnwénsuǒchuíchēngzhìjīnzhě bīngshìguǎng广 yóunéngfèngshìzhōushì  lún yún  sānfēntiānxiàyòuèr shìyīn zhōuzhīwèizhì  néngshìxiǎo yuèzǒuzhào zhàowángzhīyān yuèérchuí duìyuē  chénshìzhāowáng yóushìwáng chénruòhuò fàngzàiguó shìránhòu rěnmóuzhàozhī kuàngyānhòu  hàizhīshāméngtián tiányuē  xiānrénzhìsūn xìnqínsānshì jīnchénjiāngbīngsānshíwàn shìbèipàn ránzhīérshǒuzhě gǎnxiānrénzhījiàowàngxiānwáng  měièrrénshū wèichángchuàngránliú  zhìshēn jiēdàngqīnzhòngzhīrèn wèijiànxìnzhě huánxiōng guòsānshì 

    fēiduìzhūjūnshuì chángqiè jiēlìngshēnzhī wèizhīyán  wànniánzhīhòu cáojiēdàngchūjià lìngchuándàoxīn shǐ使rénjiēzhīzhī  yánjiēgānzhīyào suǒqínqínkěnkěnxīnzhě jiànzhōugōngyòu jīnténg zhīshūmíng kǒngrénxìnzhī ránbiàn便ěrwěijuānsuǒdiǎnbīngzhòng huánzhíshì guījiùpínghóuguó shí zhě chéngkǒngbīngwéirénsuǒhuò wéisūn yòubàiguójiāqīngwēi shìmíngérchǔshíhuò suǒwéi qiáncháoēnfēngsānwéihóu shòu jīngèngshòuzhī fēiwéiróng wéiwàiyuán wéiwànān 

    wénjiètuīzhījìnfēng shēnzhītáochǔshǎng wèichángshèshūértàn yòuxǐng fèngguówēilíng zhàngyuèzhēng tuīruòqiáng chǔxiǎoérqín zhīsuǒ dòngwéishì xīnzhīsuǒ xiàng suìdàngpíngtiānxià zhǔmìng wèitiānzhùhànshì fēirén ránfēngjiānxiàn shísānwàn kānzhī jiāngwèijìng ràngwèi zhì ér jīnshànghuányángxià zhè sānxiànèrwàn dànshípíngwàn qiěfēnsǔnbàng shàojiǎnzhī 

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
翩翩¹床前帐,张²以蔽光辉³
译文:床前轻柔的绸帐随风翩翩而动,挂它为的是挡住来光。
注释:¹翩翩:床帐质地轻柔。²张:张设,即将床帐挂起来。³光辉:日光或月光。
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
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
译文:帐子呀,从前和你一块告别家人,今天我要带你回故乡。
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
(jiān)藏箧(qiè)()¹里,当复何时披?
译文:回去把你锁入箧笥里,什么时候能够重新被挂起来呢?
注释:¹箧笥:盛书籍、衣物的竹器。

  这是一首写“床前帐”的咏物诗。诗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那架随风翩翩而动的帷帐,在床前已经挂了很久。它是诗人的嫁妆之一,当年,带着它来到夫家,如今,又要带着它回到娘家。把它解下来收藏在箱子里,不知何时还能再度挂起?

  语气极为平淡,自然道来,不假任何雕饰,却达成了一个情意浓厚的境界。卧室之内,心情凄苦至极的诗人,对着相伴她多年的帷帐呆呆地凝视着。这是一架华丽的帷帐,它那翩翩的动态,勾起了诗人无限的回忆。二十多年来,在这用作遮掩的帷帐之内,包孕了多少爱情蜜意!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如今,主人再也不需要它了。“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仿佛帷帐成了知己,诗人对它絮絮叙说着衷曲,叙说着今与昔的一切。然而这些又有何用!抛开这割不断的思绪,赶快收拾行装吧!解下帷帐仔细地叠好,连同那二十多年的情与意一并锁入了箱子里。此刻,诗人又禁不住叹息着:它什么时候能够重新被挂起来呢?

  乍看起来,诗人是写对帷帐的深深同情,“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对帷帐的命运充满了忧虑。而细细想开来,这种同情与忧虑不是诗人对自己发出的吗?自己青春年华已逝,这时被丈夫抛弃,何时能得到欢乐?又到哪里去寻找欢乐?因此,诗人只能自我哀怨,借咏叹帷帐来寄托自己遭遇的不幸。

  全诗运用了比兴手法,以不再被用的帷帐,象征被丈夫抛弃的诗人自己,以怨而不怒的笔调,借咏床前帷帐揭示自己的爱情悲剧,不失为一篇佳作。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做饭。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胡屠户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范进进学¹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yī),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²,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qiè)³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做饭。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¹⁰,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¹¹,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范进道:“岳父见教¹²的是。”胡屠户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tiǎn)¹³肚子去了。
译文:范进中秀才后回了家,他的母亲和妻子都很高兴。正准备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夫,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了揖,坐下来。胡屠夫说:“我自己运气不好,把女儿嫁给了你这个丢脸的家伙,这些年来,不知道给我带了多少拖累。现在不知道因为我积了什么德,让你沾我的光,运气好中了个秀才,因此我带了瓶酒来祝贺你。“范进连连答应,叫妻子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母亲亲自和媳妇在厨房里做饭。胡屠夫又吩咐范进说:“你现在既然考中了秀才,凡事都要竖起一个规矩来。比如我的行业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辈,你就不能在我们面前摆架子;如果是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不过是普通百姓,你要是跟他们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没有光了。你是个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范进说:“岳父指教的是。“胡屠夫又说:“亲家母也来这边坐着吃饭吧。老人家每天都吃些小菜小饭,想必也过得很艰难。我的女儿也过来吃些。自从进了你的家门,这十多年,猪油都不知道有没有吃过两三回呢!可怜!可怜!”说完,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吃喝到黄昏时分,胡屠夫喝得醉醺醺的。范进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夫横披了衣服,挺着肚子走了。
注释:¹进学:指考中秀才。²现世宝:丢脸的家伙。现世,出丑,丢脸。³带挈:提携。这里的意思是“让你沾我的光,得到好运气。”⁴相公:古时对秀才的称呼。⁵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⁶浑家:妻子。⁷体统:规矩。⁸行事:行业。⁹脸面:面子。指“一定的社会地位”。¹⁰长亲:长辈。¹¹平头百姓:普通百姓。¹²见教:指教(我)。“见”字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¹³腆着:挺着。
次日,范进少不得拜拜乡邻。魏好古又约了一班同案的朋友,彼此来往。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不着门。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次日,范进少不得拜拜乡邻。魏好古又约了一班同案的朋友,彼此来往。因是乡试年¹,做了几个文会²。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³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cuì)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¹⁰,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¹¹,也该撒抛¹²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¹³,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¹⁴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kē)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¹⁵。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¹⁶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译文:第二天,范进免不了要拜访拜访同乡邻里。魏好古又约了一群同届的秀才朋友,彼此来往。因为是乡试年,参加了几个文会。不知不觉到了六月底,这些同届秀才都约范进去参加乡试。范进因为没有盘缠,就去同丈人商量,被胡屠夫一口唾沫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说:“不要再耽误你的时间了!你自己早知道中了一个秀才,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起来!我听说,你中秀才的时候,也不是因为你的文章写得好,而是学官觉得你太老了,心里过不去,施舍给你的。现在鬼迷了心窍,就想中举人了!这些中举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没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举人,都有大量的钱财,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吃天鹅肉!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的行业里替你找一个教书的地方,每年赚个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才是正事!你问我借钱,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几钱银子,都拿给你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吗!”一顿夹七夹八,骂得范进不知怎么开口。于是告辞了丈人回来,心里想:“老师说我写文章的功夫已经到家了,自古以来没有不进考场就能中举的,如果不进去考一考,怎么能甘心呢?”于是向几个同去考试的人商量,瞒着丈人,到城里去参加乡试。出了考场,马上就回家。而家人已经饿了两三天。被胡屠夫知道,又骂了一顿。
注释:¹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轮到乡试这一年就叫乡试年。²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³同案:同考取秀才叫做同案。⁴盘费:旅费。⁵啐:唾。⁶狗血喷头:现形容骂得很厉害。⁷宗师: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称呼。⁸舍与:施舍给,赏给。⁹老爷:这里是对举人的称呼。¹⁰万贯家私:大量的家财。万贯:上万贯铜钱。贯:古时穿钱的绳子,既钱穿,也指一串钱,一千文为一串,称一贯。形容家产很多,非常富有。¹¹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¹²抛:通常写作“泡”。¹³馆:这里指教书的地方。¹⁴把与:拿给。¹⁵摸门不着:摸不着门路,意思是不知从何说起。¹⁶火候: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
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的米,母亲吩咐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那些报录人道:“原来是老太太。”大家簇拥着要喜钱。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的人,茅草棚地下都坐满了。邻居都来了,挤着看。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的米,母亲吩咐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shuān)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那些报录人道:“原来是老太太。”大家簇(cù)拥着要喜钱。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的人,茅草棚地下都坐满了。邻居都来了,挤着看。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¹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译文:到发榜那天,家里没米煮早饭,母亲吩咐范进说:“我还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去集市上卖了,买几升米煮稀饭吃,我已经饿得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出门去集市。才离开不到四个小时,只听到一阵锣声,三个人骑着马闯了进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连连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中举了!”母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吓得躲在屋子里;听说中了举,才敢伸出头来,解释道:“各位请坐下,我儿子刚出去了。”那些报录人说:“原来是老太太。”大家簇拥着要喜钱。正吵闹着,又是几拨人马,二报、三报也到了,挤了一屋子的人,连茅草棚地上都坐满了。邻居们也都来了,挤着看热闹。老太太没办法,只得恳求一个邻居去集市找范进。
注释:¹央:恳求。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¹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²,一步一踱(duó)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³,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译文:那邻居飞奔到集市,到处找不到;一直找到集市的东面,才看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慢腾腾地走着,东张西望,在那里找买家。邻居说:“范进,快点回去!恭喜你中了举人,报喜的人挤了一屋呢。“范进以为是在骗他,就装作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看到他不理睬,走上前来,就要抢他手里的鸡。范进说:“你抢我的鸡干什么?你又不买。”邻居说:“你中举了,叫你回家打发那些报录人呢。“范进说:“高邻,你知道我今天没米下锅,要卖这个鸡去救命,为什么拿这些话来骗我?我不和你闹,你自己回去吧,别耽误了我卖鸡。”邻居看见他不相信,一手把鸡抢了,扔在地下,把范进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说:“太好了,新贵人回来了。”就簇拥着他要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看到屋中间升挂起了报帖,上面写着:“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注释:¹一地里:一路上,到处。²草标:在集市上卖东西,把一根草插在出卖的物品上或拿在手里,作为标志,这草就叫做“草标”。³高邻:对邻居的尊称。⁴顽:同“玩”。⁵劈手:形容手的动作异常迅速。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¹!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²。”
译文:范进不看还好,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双手一拍,笑了一声,说:“噫!好了!我中了!”说完,往后一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忙给他灌了几口开水。他爬起来,又拍着双手放声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没多远,一脚踩进了水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散掉了,两手黄泥,一身湿漉漉的全是水。大伙都拉不住他,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市上去了。大家大眼瞪小眼,都说:“原来新贵人高兴疯了。”老太太哭着道:“怎么出了这么苦命的事!中了一个什么举人,就得了这个倒霉的病!这一疯了,什么时候才能好啊?”娘子胡氏道:“早上出去还很好的,怎么就得了这样的病!那这可怎么办呀?”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现在暂且派两个人跟住了范老爷。这里大家从家里拿些鸡蛋酒米,暂且款待了报子上的老爹,再来商量这事。”
注释:¹拙病:倒霉的病。²商酌:反复仔细地商量。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译文:这时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一斗米来的,也有抓了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房做好了,拿到茅草棚里。邻居又搬来些桌子凳子,请报录的坐着喝酒,商议他这疯了的事,要怎么办才好。报录的人中有一个说:“在下倒是有一个主意,不知道行不行?“很多人问:“什么主意?”那人说:“范老爷平日要没有最害怕的人?他只是因为太高兴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现在只需要他害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个报录的话都是骗你的,你没有中举。’他被这么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很多邻居都拍手称赞说:“这个主意太好了,太妙了!范老爷最怕的莫过于杀猪的胡老爹。太好了!快找胡老爹来。他也许是还不知道道,还在集市卖肉哩。”又一个人说:“要是在集市买肉,他早就知道了;他从五更天就去东头集市赶猪,还没回来。快点迎上去找他。”
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进门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着告诉了一番。胡屠户诧异道:“难道这等没福?”外边人一片声请胡老爹说话。胡屠户把肉和钱交与女儿,走了出来。众人如此这般,同他商议。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邻居内一个尖酸人说道:“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棍,也打甚么要紧?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也不可知。”报录的人道:“不要只管讲笑话。胡老爹,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众邻居五六个都跟着走。老太太赶出来叫道:“亲家,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众邻居道:“这自然,何消吩咐。”说着,一直去了。
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¹,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进门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着告诉了一番。胡屠户诧异道:“难道这等没福?”外边人一片声请胡老爹说话。胡屠户把肉和钱交与女儿,走了出来。众人如此这般,同他商议。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xiǔ)²。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邻居内一个尖酸³人说道:“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棍,也打甚么要紧?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也不可知。”报录的人道:“不要只管讲笑话。胡老爹,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众邻居五六个都跟着走。老太太赶出来叫道:“亲家,你只可吓他一吓,却不要把他打伤了!”众邻居道:“这自然,何消吩咐。”说着,一直去了。
译文:一个人飞奔着去迎接,走到一半路,遇见胡屠夫走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水的伙计,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要来贺喜。进门见到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哭着诉说了一番。胡屠夫诧异道:“难道这么没福气吗?“外边的人一起发声请胡老爹说话。胡屠夫把肉和钱交给女儿,跑了出来。大家把主意告诉了他,和他商量。胡屠夫犯难了,说:“虽然这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举人老爷,就是这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就要被阎王抓去打一百铁棍,发配到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我可是不敢做这样的事!”邻居内一个尖酸刻薄的人说:“算了吧!胡老爹,你每天杀猪做生意,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道叫判官在簿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算是加上这一百棍,又有什么关系?只怕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吧。可能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念你有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也说不定。”报录的人说:“不要只顾着说笑了。胡老爹,这个事必须要这样,你没办法,权当变通一下。“屠夫碍于众人的情面,只得连喝了两碗酒,壮一壮胆,把刚才这些顾虑收起来,将平时的凶恶模样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到集市去。众邻居五六个都跟着跑。老太太赶出来叫道:“亲家,你只可以吓他一吓,可别把他打伤了!“众邻居道:“这自然,哪需要您吩咐。”说着,径直去了。
注释:¹二汉:佣工,伙计。²星宿: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星宿。³尖酸:说话尖刻。⁴局不过:碍于情面,虽然自己不愿意,也只好屈从。⁵何消:哪用得着。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的板凳上坐着。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wù)¹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的板凳上坐着。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译文:来到集市,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子都跑掉了一只,只顾拍着手,嘴巴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夫凶神似的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过去。很多人和邻居看见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胡屠夫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害怕的,那手早就抖了起来,不敢打第二下。范进一个嘴巴就被打晕了,昏倒在地上。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弄了小半天,慢慢喘息过来,眼睛明亮起来,不疯了。许多人他扶起来,借了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的板凳坐着。胡屠夫站在一边,不多时,觉得那只手隐隐地疼了起来;自己一看,一个巴掌仰着,怎么也拉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是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现在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得厉害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注释:¹兀自:只管。
范进看了众人,说道:“我怎么坐在这里?”又道:“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范进看了众人,说道:“我怎么坐在这里?”又道:“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¹,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译文:范进看了很多人,说:“我怎么坐在这里?”又说:“我这半天,昏昏沉沉,像在梦里一样。“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刚才高兴得有些动了痰,刚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对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范进一面自己绾了头发,一面向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过来,替他穿上。看到丈人在跟面,害怕他又要骂。胡屠夫上前说:“贤婿老爷,刚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意思,央求我来劝你的。”邻居中的一个说:“胡老爹刚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一会儿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说”:“老爹,你这手明天杀不得猪了。“胡屠夫道:“我哪里还用杀猪了!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辈子没得依靠吗?我常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人品相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的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不怕跟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可是认识人的。想当年,我小女儿在家里长到30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成亲家,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人,最终会嫁给一个老爷,今天果然没有错!”说完,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喝了,一同回家。范举人走前面,屠夫和邻居跟在后面。屠夫看见女婿衣裳后衣襟皱了很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注释:¹先年:先前。
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众人问报录的,已是家里把屠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去了。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丈人。胡屠户再三不安道:“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范进又谢了邻居。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
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众人问报录的,已是家里把屠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去了。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丈人。胡屠户再三不安道:“些须¹几个钱,不够你赏人。”范进又谢了邻居。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
译文:到了家门口,屠夫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接着出来,看到儿子不疯,喜从天降。很多人问报录的在哪,是家里已经用屠夫送来的几千钱打发走了。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了丈人。胡屠夫再三不安地说:“这没几个钱,不够你赏人的。“范进又谢了邻居。正要坐下来,却先看到一个穿着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色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拜访新中举的范老爷。”说完后,轿子已经是到了门口。胡屠夫急忙躲藏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
注释:¹些须:很少。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zǐ)¹,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²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³,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译文: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色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别号静斋,范进和他礼让请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说:“世先生同在乡里,却一直没有亲近。“范进说:“晚生一直仰慕老先生,只是无缘,还没能拜会过。”张乡绅说:“刚才看见题名录,贵房老师高要县汤公,就是我家先祖父的学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家兄弟。“范进道:“晚生侥幸,实在是惭愧。但幸运的是出自老先生的门下,可真是令人高兴。”张乡绅四周看了看,说:“世先生真是清贫。“从跟随的家仆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小弟也没什么好东西可以送你,郑重备了五十两作为贺礼,世先生暂时收着。这华居实在住不得,将来主事或有人拜访,都不很方便。我有一所空房子,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开间,虽然不算很宽敞,也还算干净,就送给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或早或晚也好上门请教。“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多年情谊的世交,就如同至亲骨肉一样;如果要这样,就是见外了。“范进这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聊了一会儿,张乡绅躬身告别。胡屠夫一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注释:¹桑梓:家乡。²华居:对对方住宅的客气说法。³轩敞:宽敞。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¹,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²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³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译文:范进立即把这银子交给妻子打开看,是一封一封雪白色的细丝银锭,于是包了两锭,叫胡屠夫进来,递给他说:“刚才让老爹破费了,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去吧。“屠夫紧紧地把银子攥在手里,把拳头伸过来,说:“这个,你先收着。我原本是祝贺你的,怎么又好意思拿了回去?“范进道:“眼下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如果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来用。“屠夫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银子,嘴上说着:“算了,你现在结交了这个张老爷,哪还用发愁没有银子花呢?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没有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哪有什么奇怪的!”又转回头来看着女儿,说:“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免不了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现在果然是这样!如今拿了银子回家去,骂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儿,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离开了。
注释:¹细丝锭子:铸有细条纹的银块。²相与:结交。³该死行瘟的:该生瘟病死的。⁴今非昔比: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⁵果不其然: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
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译文:从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过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自然是不用说了。张乡绅家利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欢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全文共12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段),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第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欢胡屠户前来贺喜。范进进学是他踏上科举进身之路的第一阶段。胡屠户虽前来贺喜,但不相信女婿会有发迹的一天,所以没有恭维,只有“教导”和“训斥”。对丈欢的“教导”,范进“唯唯连声”,口称“岳父见教的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第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费应试。范进一心想向上爬,借钱也要到城里去乡试,向胡屠户借钱,不但没借来却遭一顿臭骂,并受到胡屠户的耻笑。这对范进来说无疑是一瓢冷水,更使他不能自信,这为范进后来中举喜极而 疯做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部分(3第-12段)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其社会的地位的显著变化。

  第一层(第3-5段),范进喜极而疯。范进得知自己中举的喜报之前,抱着家里惟一的一只生蛋的母鸡到集市去卖。这样写,第一可见范进一家贫困之极,与中举之后的富贵对比更加鲜明;第二由邻居转告喜讯,增加了情节的曲折,表现了范进得难以置信,以为又是耻笑,这种一心想中又不相信会真正中的复杂心理,非常符合范进的追求经历及与之间相应的心理特征,也反应了封建士子这一类欢的心理特点;第三让范进由不敢相信到再看报贴,造成喜极而疯的丑剧。而范进喜极发疯的经过,作者也写得很具体、生动。范进的疯,是因喜而疯,范进的喜,是喜至于疯,围绕这个特点,逐步展开层次:昏厥-疯跑-踹进泥塘-疯走上集。欢物的的语言也与狂喜的心情合拍,语气强烈,个性鲜明,而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欢;报录欢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的飞跑的疯狂;“众欢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了范进的疯劲。每一个细节和侧面描写都突现了中心欢物范进。

  第二层(第6-10段),胡屠户治疯。治疯的妙方是打嘴巴,这对醉心功名的范进和庸俗势利的胡屠户都是绝妙的讽刺。胡屠户被众欢“局不过”,喝了几碗酒,大着但子才打了一下,待范进清醒过来,胡屠户又极力恭维奉承,其嫌贫富、趋炎附势的面目暴露无遗。范进中举之后社会地位的变化从胡屠户态度的变化中也充分显示了出来。

  第三层(第11-12段),张乡绅拜会,赠银送房,胡屠户受赠,千恩万谢。张乡绅听到范进中举的消息后即刻前来拜访,又是攀认“世弟兄”,又是赠银送房,与众邻居送米送蛋结合起来,可见社会各色欢的俱是趋炎附势之徒。胡屠户对范进分赠的六两多银子,先是假意推辞,接着说了一奉承话,低声下气,谄媚作态。这一切都再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作品主旨

  作者生动地刻画了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范进将自己20到54岁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范进一旦中举,34年的折磨摧残,34年的忍辱偷生,34年的辛酸,都在“疯”中爆发出来.文中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际遇、表现,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生动地刻画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艺术赏析

  一、运用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

  故事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展开。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褒贬爱憎的话,它让讽刺对象的形象、行为、内心因范进中举而产生自我矛盾,丑态百出,从而淋漓尽致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欢们的病态心理。

  二、 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文章围绕范进中举,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对文中欢物、社会以及科举制度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三,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也极具讽刺性。

  文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欢物,增强文章讽刺效果。其中,最精辟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什么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通过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胡屠户贪婪而又虚伪的内心活动昭然若揭,他见财心喜,所以“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可他又不得不假意推让,推让的同时他又怕弄假成真,生怕到手的银子飞了,所以他的手慢吞吞的“舒过来”,却仍紧攥着拳头,刻画了他口是心非的嘴脸,一听范进是真心相送时,他就不再“客气”,“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此时,他的动作做得那么快,跟“舒过来”时的不爽快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攥”、“舒”、“缩”、“揣”四个字便将他那贪图钱财的小欢相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参考资料:
1、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1年第12期,36-36页
2、 《少年读者.学语文(小学1-2年级)》,2008年第6期,第6-8页
3、 史玉涛.三点一测初三语文(上).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4年5月:187-191
4、 《课外阅读:中下》2012年 第20期 293-293页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译文:总是今日又今日,今日能有多少呢!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译文:今天又没做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何时才能完成呢?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译文:人这一生能有几个今日,今日不做事情,真是可惜啊!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译文:假如说姑且等到明天到了再去做,但是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啊!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译文:现在为诸位写这首《今日》诗,请从今日就开始努力工作吧!

jīn--wénjiā

jīnjīnjīnshǎo

jīnyòuwèishìshíle

rénshēngbǎiniánjīnjīnwèizhēn

ruòyándàimíngcháozhìmíngcháoyòuyǒumíngcháoshì

wèijūnliáojīnshīqǐngcóngjīnsh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