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横,幽径曲。千亩渭滨竹。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小桥横,幽径曲。千亩渭滨竹。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快心目。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快心目。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吴藻

吴藻

吴藻(1799~1862),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字苹香,自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2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译文:刚刚在鄱阳湖大战中击败陈友谅六十五万大军,现在佩戴的宝剑还隐约留着敌人的鲜血,泛着血腥之气 。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只管 一作:只顾)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xiāo)¹问姓名。(只管 一作:只顾)
译文:山上的老僧不知道面前的英雄是谁,只是害怕的吵嚷着询问姓名。
注释:¹哓哓:因为害怕而乱嚷乱叫的声音。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垂螺(luó)¹近额,走上红裀(yīn)²初趁拍³。只恐轻飞,拟(nǐ)倩游丝惹住伊。
译文:一名梳着下垂近额角的螺形发髻的年轻舞女以轻快的脚步上场,随即按着音乐的节拍,在红地毯上翩跹起舞。这位舞女身轻如燕,急速飞转,像是要飞到天上去。真想让空中的游丝把她牵惹住。
注释: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¹垂螺:古时女子的额饰。²裀:毯子。³趁拍:合着节拍。⁴轻飞:指善飞的禽鸟。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文鸳(yuān)¹绣履(lǚ),去似杨花²尘不起。舞彻伊州³,头上宫花(chàn)未休。
译文:她穿着绣有只采鸳鸯的舞鞋在红地毯上轻快地旋转跳跃,一会儿节奏放慢,又像柳絮一样飘去,连一点灰尘也没有粘惹。一曲《伊州》奏完,舞蹈停止,而舞女头上的红花还在颤巍巍地摇晃不休。
注释:¹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²杨花:指柳絮。³伊州:曲调名,商调大曲。⁴宫花:宫中特制的花,供装饰之用。

  上阕以舞女容貌领起,接续观众的反应来呈现舞女优美的舞姿;下阕承接上文,继续把视线聚焦在舞女的整体风貌上。词的语言古朴精练,不用典故,只是如实写来,但却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古雅淳厚的美感。

  “垂螺近额,走上红褶初趁拍”,词以描写舞女起笔。“垂螺近额”描写舞女的发髻,下垂的螺形发髻已经接近额头了,而“垂螺”发型说明此舞女年龄很轻,尚作女孩妆容;“走上红锢初趁拍”,是描写舞女初上舞台的样子,这句写舞女快步走上红地毯,随着舞曲节拍翩然起舞。舞者在“红祸”上舞动出妖娆舞姿,观者在“红褶”下欣赏她曼妙的身影,不禁发出“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的叹息,只担心她轻飞起,像飞入空中一般,希望能用游丝去将她牵引住。舞女时上时下,时近时远,如空中的灵鸟,难以把握,观众被这样随性的舞姿吸引,只想用“游丝惹住伊”。词人由首句描写舞女,笔锋一转,转而去写观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舞女轻盈的姿态。

  上阕以舞女容貌领起,接续观众的反应来呈现舞女优美的舞姿;下阕承接上文,继续把视线聚焦在舞女的整体风貌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先正面描摹舞鞋,鸳鸯绣于鞋上,玲珑小巧;后以“杨花”比喻舞姿形象,跳跃旋转间,如杨花一般缥缈婀娜,不惹尘埃。其中,“尘不起”三字用得极为巧妙,以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最无章法的尘埃为比照对象,舞女在如此大幅度的舞蹈中竟能使“尘不起”,其轻盈灵巧的样子不言而喻。“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此句直接点明舞所伴之乐乃一曲《伊州》,一个“彻”字将舞女淋漓投入的姿态描画得入木三分。当音乐声息,舞步停歇后,舞女头上的宫花仍在不停颤动。“未休”一词作结,其“头上宫花颤”未停,其曼妙舞姿更加动人。

  张先近观《伊州》曲中舞女姿色,统括其貌,轻盈至极,此词此舞,精妙绝伦,喟然叹矣。年轻的舞女,飘逸的舞姿,华美的舞台,八句词间尽括其中,笔调婉约,格调清雅,宛然似“余味绕梁,三日不绝”。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38页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野幕敞(chǎng)¹(qióng)(yán)²,羌(qiāng)(róng)贺劳旋。
译文:在野外天幕下设下劳军盛宴,边疆兄弟民族都来祝贺我军凯旋。
注释:¹敞:一本作“蔽”。²琼筵:盛宴。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醉和金甲舞,雷鼓¹动山川。
译文:喝醉酒后还要和着金甲跳舞,欢腾的擂鼓声震动了周围的山川。
注释:¹雷鼓:即“擂鼓”。

  这首诗系《塞下曲》组诗之一。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四首,描写边防将士取得重大胜利后,边地兄弟民族在营帐前设宴劳军的场面,气氛热烈融洽,赞颂了边地人民和守边将士团结一心,保卫国家安宁与统一的豪迈气概。

  此诗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zhāngsàixià ·

lún tángdài 

chǎngqióngyán qiāngróngláoxuán 
zuìjīnjiǎ léidòngshānchuān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官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译文:八月十五的晚上,无论哪里的月色都很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¹
译文:不需挑剔住在茅草屋还是楼房,我居住的地方就像蓬莱岛一样。
注释:¹蓬岛:蓬莱山。
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凤咮(zhòu)¹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译文:凤咮堂前的野橘,正是果熟飘香,剑潭桥边秋意深,荷花也老了。
注释:¹凤咮堂:在杭州凤凰山下。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官月十官潮,壮观天下无。
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壮观程度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鲲鹏¹水击三千里,组练²长驱十万夫。
译文:像传说中的鹏鸟的翅膀拍击在水面上,激起三千里波涛;又像披挂出战的十万兵马不停地向前奔驰,浩浩荡荡,形成一条巨大的白练。
注释:¹鲲鹏:《庄子·逍遥游》说鲲化为鹏,从北海迁到南海,“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²组练:组甲、练袍,指武装部队。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译文:观潮人群的青色雨伞和周围的红旗相呼应,白色的浪花打在黑色的河岸上黑白颜色互相闪灭。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译文:世上机缘少,人生幸会难,这般的美景,这般的旅行,哪能两者得兼呢?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¹如立鹄(hú)²
译文:希望你听到这些之后能够从此加夜班看试卷,门外未仕的士子等着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
注释:¹白袍:指未仕的士子,宋代没有官职的人依宋制穿白袍。²立鹄:即鹄立,形容伸颈踮脚盼望的样子。

cuīshìguānkǎojiàozuò

shì sòngdài 

yuèshí yuèsuíchùhǎo 
máoyánshìlóu kuàngguānpéngdǎo 
fèngzhòutángqiánxiāng jiàntánqiáopànqiūlǎo 
yuèshícháo zhuàngguāntiānxià 
kūnpéngshuǐsānqiān liànchángshíwàn 
hóngqīnggàimíngmiè hēishābáilàngxiāngtūn 
rénshēnghuìnán jǐngxíngliǎng 
yuànjūnwéntiānzhú ménwàibáipáo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时逢三五¹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²
译文:到了十五日满月的时候,人们也就团圆了,满眼的光芒护住了玉栏。
注释:¹三五:十五日,即月半。²“满把”一句:月亮把清光遍洒在玉栏杆上,好似护着它。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¹
译文:天上的一轮明月刚刚出现,人间的百姓都已经抬头观看。
注释:¹“天上”二句: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将自己尚未显贵时作的《咏月》诗念给南唐徐铉听。念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两句,徐铉以为显露了帝王之兆,大为颂扬。贾雨村的诗仿照此作,所以甄士隐恭维他:“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

  这首寓怀七绝,进一步揭示了贾雨村这个野心勃勃的政客的内心世界。贾雨村本是“诗书仕宦之族”,只因家势败落,才浇魄潦倒。但他不甘心“久居人下”,仍然以追求功名利禄为唯一奋斗目标。“天下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就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的政治野心。他穷愁潦倒,终然寄居在葫芦庙里,但还念念不忘“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日夜都在盼望“飞黄腾达”的好时机,浑身散发着升官发财的臭气。

  贾雨村后来靠钻营贾家的门路,依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权势,官运亨通,很快便爬上了“协理军机,参赞朝政”的兵部尚书宝座。他又运用封建官府的行政司法权力,反转过来,为四大家族效劳,即所谓“满把清光护玉栏”。实际是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草菅人命,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一条恶狗。

  贾雨村的所谓“抱负”,就是一旦时机成熟踏进官场仕途,可以声威赫赫,高踞于广大百姓之上作威作福。他的政冶野心于此暴露无遗。甄士隐的先兆说法是一种民间迷信。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贾雨村以后拍马钻营,攀附“四大家族”作为“护官符”,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种种卑劣行为都是有深刻根源的。

duìyuèhuái怀

cáoxuěqín qīngdài 

shíféngsānbiàn便tuányuán mǎnqíngguānglán 
tiānshànglúncáipèngchū rénjiānwànxìngyǎngtóuk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