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hóngsháoyào--yuánzhěn

sháoyàozhànhóngxiāozhīqīngsuǒfánjīnruǐgāoyàndānghuǒ

jiǎntóngyúnpiànkāizhāngchìxiáguǒyānqīngliúfēngshānduǒ

shòuxiàngrénjiāoētuóyánzuìhòuxiǎozhuāngchéngzuò

yànyànjǐnyāoyāotáowèiqíngxiáwèisànwǎnchóujiāngduò

jiézhíběnwèishuíshǎngxīnzàicǎizhīliàngduōyōuzèngyóuguǒ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66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¹
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
注释:¹发机: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pí)¹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译文: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
注释:¹鼙: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冲波突出人齐譀(hàn)¹,跃浪争先鸟退飞。
译文: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
注释:¹譀:吼叫;叫喊。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¹归。
译文: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注释:¹锦标: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

  《竞渡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颔联采用“鼙鼓、兽头”渲染龙舟待赛的竞渡氛围,画龙点睛,以点带面;颈联采用“冲波、鸟退”衬托龙舟比赛的竞渡速度,视野开阔,以景衬人。

  诗中表面描绘龙舟竞渡的场面,实则讽刺阿谀奉承的小人。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jìngshī

zhào tángdài 

shíjiǔzhùduān guǎn驿lóuqiánkàn 
dòngshíléiyǐnyǐn shòutóulíngchùxuěwēiwēi 
chōngchūrénhàn yuèlàngzhēngxiānniǎotuì退fēi 
xiàngdàoshìlónggāngxìn guǒránduójǐnbiāoguī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碧水丹山映杖藜(lí)¹,夕阳犹在小桥西。
译文:拄着拐杖悠闲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未落山的太阳斜斜的挂在小桥的西边。
注释:¹杖藜:藜杖;拐杖。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译文:轻声低语却不小心惊飞了溪鸟,它们啼叫着飞入那乱云的深处。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

huà--shěnzhōu

shuǐdānshānyìngzhàngyángyóuzàixiǎoqiáo西

wēiyíndàojīngniǎofēiluànyúnshēnchù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zā)路亭亭艳¹,非时裛(yì)裛香²
译文:梅花开满了路边,亭亭而立,花容艳丽;未到时节就开放了,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注释:¹匝路亭亭艳:匝路,围绕着路;亭亭,昂然挺立的样子。²非时裛裛香:非时,不合时宜,农历十,一月不是开花的时节,梅花却开了,所以说“非时”;裛裛,气味郁盛的样子。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素娥(é)惟与月¹,青女²不饶霜。
译文:嫦娥与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样子;青霄玉女之冷峭胜过了严霜。
注释:¹素娥惟与月:素娥,嫦娥;惟与,只给。²青女:霜神。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赠远娥盈(yíng)¹,伤离适断肠²
译文:手中空握满把的梅花,却不知寄往何方;与梅花伤心离别的时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愤欲绝。
注释:¹赠远娥盈手:赠远,折梅寄赠远方的亲朋;娥,空;盈手,满手。²伤离适断肠:伤离,因为离别而感伤;适,正。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为谁成早秀¹,不待作年芳²
译文:梅花为了谁造成了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
注释:¹早秀:早开花。十一月中旬开的梅花,是早开的梅花。²不待作年芳:待,等待。作年芳,为迎接新年而开花芬芳。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一开头就奇峰突起,呈现异彩。裛裛,香气盛貌。虽然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无奈傍路而开,长得不是地方。虽然梅花囊哀清芬,香气沁人,可是梅花过早地在十一月中旬开放,便显得很不适时宜。这正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的感情通过咏梅来表达。作者的品格才华,恰好正像梅花的“亭亭艳”、“裛裛香”。作者牵涉到牛李党争中去,从而受到排挤,以及长期在过漂泊的游幕生活,也正是处非其地。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二句清怨凄楚,别开意境。同是月下赏梅,作者没有发出“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赞叹,把梅花比作风姿姣好的美人;也没有抒写“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一类的颂词,赞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独出,先是埋怨“素娥”的“惟与月”,继而又指责“青女”的“不饶霜”。原来在作者眼里,嫦娥让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给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没有梅花,她也会让月色皎洁的。嫦娥只是赞助月亮,并不袒佑梅花的。青女不是要使梅花显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冻来摧折梅花,所以她决不会因为梅花开放而宽恕一点,少下些霜。一种难言的怨恨,淡淡吐出,正与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写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达到饱和。突然笔锋一转,对着梅花,怀念起朋友来了:“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满把的梅花也没有什么用。连寄一枝梅花都办不到,更觉得和朋友离别的可悲,所以就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了。“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和朋友离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这就更加蕴蓄隽永。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联系到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所以受到王茂元的赏识,请他到幕府里去,把女儿嫁给他。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这就触怒了牛僧孺党。在牛党得势时,他就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贡献他的才学,这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一样。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加强了全篇的感情力量。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意思是依照事物的形貌来描绘,委婉地再现其形象;同时,也曲折地传达出内心的感情。这首诗正是这样。梅花是一定时空中盛开的梅花,移用别处不得。与之同时,又将诗人的身世从侧面描绘出来。两者融合得纹丝合缝,看不出一点拼凑的痕迹,是作者深厚功力的表现。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唐诗鉴赏辞典珍藏本 下》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1858-1859
2、 姜军.《唐诗大鉴赏》 :外文出版社,2012.04:360页

shíyuèzhōngxúnzhìfēngjièjiànméihuā--shāngyǐn

tíngtíngyànfēishíxiāng

é((éé))wéiyuèqīngráoshuāng

zèngyuǎnyíngshǒushāngshìduàncháng

wèishuíchéngzǎoxiùdàizuòniánfāng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¹。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²
译文:从咸阳径直向南眺望有大约五千里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耸入云霄的山峰。前面有剑门关横着截断去路,它背靠峰天而把大山从中间断开。上面松林的寒风发出一阵阵响声,有巴东三峡那样的猿猴啊相互哀鸣。旁边激流澎湃,穿行在群山万壑之中,浪花洒向石壁,急湍喷向剑阁,水势翻腾上涌,爆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注释:¹崔嵬:高耸貌;高大貌。²惊雷:使人震惊的雷声。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¹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译文:送好友你啊在这里告别,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归来?望着你一直望到看不见身影,我只有沉吟深思发出声声叹息。眼见碧水东流,悲叹太阳就要西落。鸿雁告别燕地到处传来秋天的声响,天上的云也为秦地遥远艰难发愁而渐渐黑暗下来。假如今晚明月从剑阁上面升起啊,我愿意与君在两地共同举起酒杯而相互怀念。
注释:¹沧波:碧波。

  《剑阁赋》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作的送别赋,一方面描写了剑阁的高峻险恶,另一方面主要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归的深情。这篇赋运用了夸张手法,正面描写了剑阁直插云间,遮断视野,倚靠峰天。然后又从侧面来写,“上则”句以松间烈风萧飒猿声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气氛,“旁则”句以飞湍汹涌声若惊雷,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运用环境烘托的方法侧面描写剑阁的峥嵘崔嵬。

  全文主要表达了一下几点思想情感:第一,不等友人离去就盼友人归来;第二,直接描写自己无尽的沉吟叹息;第三,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现自己黯淡的心情;第四,想象离别后两人对月相忆的情形。

jiàn

bái tángdài 

    xiányángzhīnán zhíwàngqiān jiànyúnfēngzhīcuīwéi qiányǒujiànhéngduàn qīngtiānérzhōngkāi shàngsōngfēngxiāo yǒuyuánxiāngāi pángfēituānzǒu shípēn xiōngyǒngérjīngléi 

    sòngjiārén shíguīlái wàngjūnān chényíntàn shìcāngzhīdōngzhū bēibáizhī西 hóng鸿biéyànqiūshēng yúnchóuqínérmíng ruòmíngyuèchūjiàn jūnliǎngxiāngduìjiǔérxiāng  (xiāngtōng xiàng )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¹
译文:风头突变,刚刚向北忽地又向南,风顺船快,转眼便由黄田过谢潭。
注释:¹黄田、谢潭:当是赣江上游的两处地名。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qiān)(wéi)¹急看紫巉(chán)²
译文:依稀之间,船外似见朦胧一山影,掀帘急看,紫色险峰已扑到眼前。
注释:¹褰帏:撩起帘幕。²巉岩:指突兀险峻的山峦。
写在疾驶的舟中所见。诗人这次赴广州,是溯赣江而上,越大庾岭入今广东境,再沿浈水至真阳、广州。开头两句,写风向由向北忽而转成向南,顺风行驶,舟行迅疾,转眼间已经由黄田到了谢潭。两句中“才”、“忽”、“转眼”等词语迭见,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瞬息变化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生动地显示出船行的迅疾与舟中人意外的喜悦及轻快感。接下来两句,写在疾驶的舟中忽然瞥见山峰的情景——“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境岩。”舟行中忽然仿佛瞥见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掀帘急看,那突兀险峻的紫色峰峦已经扑到了眼前。这里突出表现的仍是船行的迅疾。上句还是仿佛若有所见的缥缈峰影,下句却已是埃岩突兀在目,从仿佛瞥见到“褰帏急看”,不过瞬息间而已。这里利用同一物象在短时间内所引起的不同视觉感受,既透露出船行之快,也表现出旅人的突兀新奇感。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1159页

zhōuguòxiètánsānshǒu··--yángwàn

fēngtóucáiběichéngnánzhuǎnyǎnhuángtiándàoxiètán

仿fǎngfēngchuánwàiyǐngqiānwéikànchány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