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文学_古诗词
推荐
诗文
名句
诗人
古籍
返回首页
我的
推荐名句
类型: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爱国
写雪
思念
爱情
离别
月亮
梅花
励志
荷花
写雨
友情
感恩
写风
西湖
读书
菊花
长江
黄河
竹子
哲理
泰山
边塞
柳树
写鸟
桃花
老师
母亲
伤感
田园
写云
庐山
山水
星星
荀子
孟子
论语
墨子
老子
史记
中庸
礼记
尚书
晋书
左传
论衡
管子
说苑
列子
国语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韩非子
菜根谭
红楼梦
弟子规
战国策
后汉书
淮南子
商君书
水浒传
西游记
格言联璧
围炉夜话
增广贤文
吕氏春秋
文心雕龙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幼学琼林
小窗幽记
三国演义
贞观政要
写景
咏物
写花
写山
写水
儿童
写马
地名
抒情
送别
闺怨
悼亡
写人
战争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庄子
汉书
鬼谷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了凡四训
随园诗话
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
——
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
李贽《独坐》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
李贽《独坐》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
李贽《独坐》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
李贽《独坐》
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
——
李贽《又与焦弱侯》
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
——
李贽《又与焦弱侯》
不讲虽是过,然使学者耻而不讲,以为周、程、张、朱卒如是而止,则今之讲周、程、张、朱者可诛也。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
——
李贽《又与焦弱侯》
不信故不讲。
——
李贽《又与焦弱侯》
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
——
李贽《又与焦弱侯》
黄生过此,闻其自京师往长芦抽丰,复跟长芦长官别赴新任。
——
李贽《又与焦弱侯》
至九江,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随转而北,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
——
李贽《又与焦弱侯》
既到麻城,见我言曰:我欲游嵩少,彼显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
——
李贽《又与焦弱侯》
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其言如此,其情何如?
——
李贽《又与焦弱侯》
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
——
李贽《又与焦弱侯》
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
——
李贽《又与焦弱侯》
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
——
李贽《又与焦弱侯》
今之道学,何以异此!
——
李贽《又与焦弱侯》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所谓山人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幸而能诗,则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幸而能讲良知,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
——
李贽《又与焦弱侯》
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
——
李贽《又与焦弱侯》
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
李贽《又与焦弱侯》
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
李贽《又与焦弱侯》
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
李贽《又与焦弱侯》
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安能傲然而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
——
李贽《又与焦弱侯》
今山人者,名之为商贾,则其实不持一文;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故可贱耳。
——
李贽《又与焦弱侯》
虽然,我宁无有是乎?
——
李贽《又与焦弱侯》
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
——
李贽《又与焦弱侯》
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
——
李贽《又与焦弱侯》
虽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等事,决知免矣。
——
李贽《又与焦弱侯》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
王世贞《登太白楼》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
王世贞《登太白楼》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
王世贞《忆江南·歌起处》
家在五湖东。
——
王世贞《忆江南·歌起处》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
王世贞《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
王世贞《登太白楼》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
王世贞《登太白楼》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
王世贞《忆江南·歌起处》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予未敢以为信也。
——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首页
上一页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下一页
尾页
类型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爱国
写雪
思念
爱情
离别
月亮
梅花
励志
荷花
写雨
友情
感恩
写风
西湖
读书
菊花
长江
黄河
竹子
哲理
泰山
边塞
柳树
写鸟
桃花
老师
母亲
伤感
田园
写云
庐山
山水
星星
荀子
孟子
论语
墨子
老子
史记
中庸
礼记
尚书
晋书
左传
论衡
管子
说苑
列子
国语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韩非子
菜根谭
红楼梦
弟子规
战国策
后汉书
淮南子
商君书
水浒传
西游记
格言联璧
围炉夜话
增广贤文
吕氏春秋
文心雕龙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幼学琼林
小窗幽记
三国演义
贞观政要
写景
咏物
写花
写山
写水
儿童
写马
地名
抒情
送别
闺怨
悼亡
写人
战争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庄子
汉书
鬼谷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了凡四训
随园诗话
推荐
诗文
名句
诗人
古籍
首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