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出自
《史记》
解释:看到心术不正的人,虽然(他)富贵显赫也不尊敬他;看到行为有污点的人,虽然(他)身居高位也不会屈从(他)之下 。
赏析:此句说明对待人的态度,应该建立在对其品德和行为的尊重上,而不是仅仅基于其社会地位或名誉。
《史记》是由
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