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

出自 柳永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xiè)¹变青律²,帝里³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qǐ),香风微度。十里然¹⁰(jiàng)¹¹。鳌(áo)¹²耸,喧天箫鼓。
译文:汴京城内都是还度佳节的人群,绮罗丛中煽起阵阵香风。十里花灯如珊瑚般美丽。装饰有彩灯的假山耸立着,各种乐器声音震天响。
注释:¹嶰管:以嶰谷所生之竹而做的律本,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定声器。²青律:青帝所司之律,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青帝为司春之神,青律也就是冬去春来的意思。³帝里:指汴京。⁴阳和:暖和的阳光。⁵轻煦:微暖。⁶嘉节:指元宵节。⁷三五:正月十五。⁸九陌:汉代长安街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⁹罗绮:本为丝织品,这里指男女人群。¹⁰然:通“燃”,点燃。¹¹绛树:神话传说中仙宫树名。这里指经人工装饰的树。¹²鳌山:宋代元宵节,人们将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亦作“鰲山”。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渐天如水,素月¹当午。香径里、绝缨掷(zhì)²无数。更阑(lán)³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fù)。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译文:渐渐地天水一色,月亮正当中天。街道里,少男少女狂欢忘形。到了夜深的时候,少男少女往往在竹阴花影下谈情说爱。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和民间都欢快,百姓生活安乐富足。随处都可以举行美好的聚会。可是对着这种美景,怎么忍心独自离去呢?
注释:¹素月:洁白的月亮。²绝缨掷果:绝缨,扯断结冠的带。³更阑:夜深。⁴康阜:安乐富足。⁵随分:随便。⁶堪:可是。⁷争忍:怎么忍心。

  这首词,写都城开封元宵节盛况。开头以节令之变换,点出帝京新春和暖。接着写天气晴朗更使气候宜人.“庆嘉节、当三五”,实写具体的佳节之欢。十五元宵,实际上是灯节,“晴华灯”三句,铺写家家张灯结彩,而赏灯人之众之多,却是暗写,以“罗绮”“香风”代替男女人群。“九陌”“十里”说明其广。“十里”三句,再写灯张挂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萧鼓”在热闹场中吹打着。美丽的花灯配合着音乐演奏。上片大部分是写元宵的气候、灯景、乐器,而人只是在这环境中以衣锦飘香、若隐若现地浮动着,虚中有实,似少实多,以某些特征而代表全人,而人又是“遍九陌”之多的。

  下片以“天”接“天”,从“喧天箫鼓”过渡到“渐天如水”,一个“渐”字,拉开了时间的线索。时候不早了,“天如水”,天清而静。“素月当午”,月照正中。人自赏灯来,又转入各自寻觅所欢。“绝缨掷果无数”,用了两个典故,这里说此二艳遇故事,但已非一人之艳遇,而是“无数”之多。“更阑”二句,写景极美,写事动人。“烛影花阴”,明明暗暗,朦朦胧胧,“少年人、往往奇遇”,有多少风流韵事,然而乐而不淫,就此煞住。“太平”二句,推广开来,写当时承平气象。词的最后,对景“争忍独醒归去”,是乐而忘返了。

  这首词,以铺叙见长,气象渲染,浓淡适宜。写景则时疏时密,用典则结合时宜。人物都是在良辰美景中出现而又活跃着的,呈现出太平景象,结合起来含有欢乐常保的意义。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合肥市: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191-192页

yíngxīnchūn ·xièguǎnbiànqīng

liǔyǒng sòngdài 

xièguǎnbiànqīng yángxīn qíngjǐnghuíqīng qìngjiājié dāngsān lièhuádēng qiānménwàn biànjiǔluó xiāngfēngwēi shíránjiàngshù áoshānsǒng xuāntiānxiāo 
jiàntiānshuǐ yuèdāng xiāngjìng juéyīngzhìguǒshù gènglánzhúyǐnghuāyīnxià shàoniánrén wǎngwǎng tàipíngshí cháoduōhuānmínkāng suífènliáng kānduìjǐng zhēngrěnxǐngguī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