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白居易 的 《感镜》
白居易 〔唐代〕
感gǎn镜jìng--白bái居jū易yì
美měi人rén与yǔ我wǒ别bié,,留liú镜jìng在zài匣xiá中zhōng。。
自zì从cóng花huā颜yán去qù,,秋qiū水shuǐ无wú芙fú蓉róng。。
经jīng年nián不bù开kāi匣xiá,,红hóng埃āi覆fù青qīng铜tóng。。
今jīn朝cháo一yī拂fú拭shì,,自zì照zhào憔qiáo悴cuì容róng。。
照zhào罢bà重zhòng惆chóu怅chàng,,背bèi有yǒu双shuāng盘pán龙lóng。。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8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