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

出自 《吕氏春秋》

解释:大凡一个将要灭亡的国家,有才能的人必定早已离开,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赏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乱,国家兴衰存亡不定,有的君王采用厚禄招揽人才,礼贤下士,致使天下贤人云集于此;有的君王轻视贤才,行无道之政,致使贤人纷纷离去。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猜您喜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