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浇油
(1) 比喻使人更加恼怒或助长事态发展
⒈ 比喻于矛盾中增加激化因素,使人更加恼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
引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水浒传》第六三回:“这个秦明,又是一个性急的人,听了这话,正是炉中添炭,火上浇油,拍马向前,轮狼牙棍直奔将来。”
《红楼梦》第三三回:“贾政正要再打,一见王夫人进来,更加火上浇油。”
亦作“火上添油”、“火上加油”。 《说唐》第三九回:“罗公正在大怒,又闻此报,火上添油,即忙点兵出城。”
翟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这是一个重要的西洋古典,主上不懂得运用,而公开的说出‘自由民治’的真面目,那就一定要火上加油的更加激起匪徒的暴乱的。”
茅盾《子夜》十七:“而且少奶奶他们不在家,又使得吴荪甫火上添油地震怒起来。”
⒉ 喻暴躁。
引《红楼梦》第四五回:“还有东府里你珍大哥哥的爷爷,那纔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説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在火上添加油,会使火烧得更旺。比喻使事态愈加扩张或恶化。《三侠五义.第四一回》:「若吃此药,误用人参,犹如火上浇油,不出七天,必要命尽无常。」也作「火上添油」、「火上加油」。
【解释】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出处】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示例】这么一来,大家的情绪就象火上浇油似的。
【近义词】推波助澜、如虎添翼、挑拨离间、推涛作浪、火上加油、釜底抽薪
【反义词】釜底抽薪、排难解纷、排忧解难
【语法】火上浇油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有意扩大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