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雨打
(1) 风雨袭击
(2) 比喻外界的磨难和挫折
⒈ 谓遭受风雨的吹打。
引唐陆希声《阳羡杂咏·李径》:“一径穠芳万蕊攒,风吹雨打未摧残。”
宋辛弃疾《浣溪沙·漫兴作》词:“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黄绣球》第一回:“后边一带房屋,今年被风吹雨打,像要倾倒,官人要赶紧雇个匠人修理修理。”
陈毅《寄友》诗:“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
⒉ 比喻遭受摧残、挫折或磨难。
引元乔吉《水仙子·赠朱翠英》曲:“恐怕风吹雨打,喫惜了零落天涯。”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怎么又来了‘翻译年’呢,在并无什么了不起的翻译的时候?不是夸大和开心,它本身就太轻飘飘,禁不起风吹雨打的缘故么?”
老舍《女店员》第三幕:“凌云那孩子不像志芳、玉娥那么禁得住风吹雨打。”
遭受风雨的吹拂打击。唐.陆希声〈阳羡杂咏〉诗一九首之一六:「一径秾芳万蕊攒,风吹雨打未摧残。」宋.辛弃疾〈浣溪沙.未到山前骑马回〉词:「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也作「雨打风吹」。
【解释】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
【出处】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示例】不是夸大和开心,它本身就太轻飘,禁不起风吹雨打的缘故吗?(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非有复译不可》)
【近义词】风吹浪打、千锤百炼
【反义词】风和日丽、风平浪静
【语法】风吹雨打联合式;作宾语;常与管、怕等词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