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生风
(1) 原指遇事匆促,无所回避。今指好事、借题发挥、兴风作浪
⒈ 亦作“遇事生端”。
引语本《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迴避。”
颜师古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宋楼钥《送周君可宰会稽》诗:“遇事勿生风,三思庶能安。”
《东欧女豪杰》第三回:“我想他们着实和民党作对,遇事生风,或者知道了老兄到来,便要拿办,也未可定。”
《中国民间故事选·秧状元》:“他常常遇事生端,专找岔子。”
语本《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彊壮舚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指搬弄是非,兴风作浪。
【解释】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示例】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我想他们着实和民党作对,遇事生风,或者知道了老兄到来。”
【近义词】见风是雨、无事生非、遇事生端
【语法】遇事生风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