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画粥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

断齑画粥duànjī-huàzhōu

(1)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湖山野录》载宋代名臣范仲淹少时贫,在僧舍读书时日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而食之。后以“断齑画粥”喻刻苦力学

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指食物精简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断;画:断开;划分。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示例】即使过着断齑画粥的日子,也不能失去民族气节。

【近义词】节衣缩食

【反义词】挥霍无度、挥金如土

【语法】断齑画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断齑画粥

  • 断齑画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uàn jī huà zhōu,解释是形容虽贫苦但努力学习。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