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
谓山川壮阔。
亦作:山长水阔⒈ 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
引唐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宋秦观《怀李公择学士》诗:“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元贯云石《殿前欢》曲:“山长水远,何日回归?”
亦作“山长水阔”。 宋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牋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⒉ 谓山川壮阔。
引《嘉庆重修一统志·常州府一》:“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山长水远,气秀地灵。”
形容路途艰辛遥远。宋.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词:「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最苦偏高离恨天,双泪落尊前,山长水远,愁见理行轩。」也作「山遥水远」。
【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出处】唐 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示例】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61回:“倘若老太太有一个山长水远,怎得办事?”
【近义词】天长地远
【语法】山长水远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道路遥远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