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

语出《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北齐·魏收《魏书》:“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曹操)。

引证解释:

⒈ 语出《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北齐魏收《魏书》:“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 ( 曹操 )。

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 太祖平鄴,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 ( 袁绍 )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太祖爱其才,不咎。”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作“箭在弦上”。后用来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话不得不说的时刻。 柔石《二月》二四:“﹝陶慕侃 :﹞‘……老兄,求你不要去。’ 萧涧秋冷冷地说一句:‘箭在弦上。’”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二章:“中央和西南似乎箭在弦上的内战危机得以消除了。国共内战亦得以结束了,全国团结御侮的局面由是建立了起来。”

国语词典:

比喻事情为形势所逼,已到不能不做的地步。如:「这件事已箭在弦上,要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也作「矢在弦上」。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出处】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示例】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鲁迅书信集 致杨霁云》)

【近义词】不得不发、矢在弦上、如箭在弦

【语法】箭在弦上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情况危急。

箭在弦上

  • 《箭在弦上》是由东阳华海时代影业出品发行的一部现代抗战革命题材电视剧。由九年编剧、余明生执导,靳东、蒋欣领衔主演。讲述了承德民众以他们的方式,不屈不挠地和日寇周旋,演绎出一系列爱恨情仇,国仇家恨交织的故事。
  • 箭在弦上 (汉语词语)

  • 成语。表义:箭已搭在弦上。
  •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也形容事态紧张,一触即发。袁绍命陈琳作讨曹檄文,陈琳领命援笔立就。文章畅快淋漓,结构文辞气势无不精彩;曹操于许都正患头风,览檄毛骨悚然,一身冷汗,头风立愈。后冀州城破,陈琳被捉见操,操问:“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