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择食
(1) 由于饥饿,顾不上挑选食物。比喻情况紧急时,顾不上考虑选择
⒈ 饿极了,不管什么都吃。常比喻急需或无奈而顾不得选择。饥,一本作“飢”。
引《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飢不择食。’”
飢,一本作“饥”。 《水浒传》第三回:“自古有几般:‘飢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那金桂原是个水性人儿,那里守得住空房,况兼天天心里想念薛蝌,便有些飢不择食的光景。”
徐迟《牡丹》六:“魏紫先还是挑好戏看,以后饥不择食,京剧、昆剧、电影、话剧……凡和舞台音乐厅有关的,她尽可能的都看了,听了。”
饿极了,不管什么都吃。比喻急需或无奈而顾不得选择。饥,通“飢”。 《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饥饿时不挑选食物的好恶,有什么吃什么。比喻急迫时不作选择、挑剔。《水浒传.第三回》:「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也作「饥不择食」。
【解释】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示例】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
【近义词】慌不择路、狼吞虎咽、寒不择衣、狼吞虎餐、饥肠辘辘、饮鸩止渴
【反义词】挑肥拣瘦
【语法】饥不择食补充式;作宾语;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