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⒈ 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引《宋史·范纯仁传》:“纯仁乞归许养疾, 徽宗不得已许之。每见辅臣问安否,乃曰:‘ 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水浒传》第八一回:“宋江道:‘ 宿太尉旧日在华州降香,曾与宋江有一面之识。’”
《何典》第二回:“刘打鬼有个娘舅,曾与六事鬼有一面之识。”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五:“余幄奇,我无一面之识。那位‘军人’便自告奋勇,替我当了说客,而居然也就说通了。”
只见过一次面。比喻交情不深。《水浒传.第八一回》:「宿太尉旧日在华州降香,曾与宋江有一面之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的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也作「一面之交」。
【解释】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出处】《宋史·范纯仁传》:“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示例】余幄奇,我无一面之识。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
【近义词】一面之交、萍水相逢
【反义词】莫逆之交
【语法】一面之识作宾语;指一面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