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
(1) 固定的某一天日期
(2) 天数
(3) 指生活、生计
⒈ 指某日。古代纪日的一种方法。日,指某日,如初一、初二。子,指那一天的干支,如甲子、乙丑等。
引《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年月朔日子,尚书令彧告江东诸将校部曲及孙权宗亲中外。”
李周翰注:“子,发檄时也。”
《隋书·袁充传》:“今与物更新,改年仁寿,岁月日子。”
清顾炎武《日知录·年月朔日子》:“今人谓日多曰日子。日者,初一、初二之类是也;子者,甲子、乙丑之类是也……古人文字年月之下必繫以朔,必言朔之第几日,而又繫之干支,故曰‘朔日子’也。如鲁相瑛《孔子庙碑》云‘ 元嘉三年三月丙子朔廿七日壬寅’,又云‘ 永兴元年六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
⒉ 太阳的儿子。
引《北史·高丽传》:“夫餘人追之甚急, 朱蒙告水曰:‘我是日子, 河伯外孙,今追兵垂及,如何得济?’”
⒊ 时光;时日。
引《朱子语类》卷十八:“今人閒坐过了多少日子,凡事都不肯去理会。”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不是我只管要来催,因为要一总拆了修理;既是你恁説,再耽带些日子罢。”
曹禺《雷雨》第二幕:“这些日子,你特别不来看我,是怕你的父亲?”
⒋ 日期。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今日好个日子,过门者,準备下筵席, 郑恒敢待来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拣了日子,将次起行。”
丁玲《阿毛姑娘》:“这是一个非常的日子,然而也只在阿毛自己眼中才如是。 阿毛是已被决定在这天下午将嫁到她所不能想象出的地方去了。”
⒌ 指生活或生计。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胡乱去开个柴米店,撰得些利息来过日子。”
《儒林外史》第七回:“而今得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
《红旗歌谣·好不过人民当了家》:“共产党一心为人民,日子越过越称心。”
太阳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