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离死别
(1) 指很难再见面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⒈ 难以再见或永久的别离。
引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况吾生离死别,多歷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李氏与杨公两个抱住,那裡肯捨,真个是生离死别。”
《孽海花》第十六回:“我们正要替国民出身血汗,生离死别的日子多着呢。”
浩然《艳阳天》第一三〇章:“再硬的人,也很难挺住这种亲骨肉生离死别的打击。”
生时的分离与死亡时的永别。《陈书.卷二六.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红楼梦.第一一九回》:「独有王夫人和宝钗娘儿两个倒像生离死别的一般,那眼泪也不知从那里来的,直流下来,几乎失声哭出。」也作「生别死离」、「生离死绝」、「死别生离」。
【解释】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
【出处】《陈书 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示例】他们已有那样的情感,又遇着那些生离死别的事。(闻一多《冬夜评论》)
【近义词】生死永别、悲欢离合
【反义词】破镜重圆
【语法】生离死别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表现对分别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