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

防御fángyù

(1) 防守抵御

defense
引证解释:

⒈ 防守,抵御。

《吕氏春秋·论人》:“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明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先是贵院会同本司具题用银一万两,募山东兵三千名,到江南防御。”

⒉ 关禁。指防守抵御的设施。

《后汉书·班固传下》:“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李贤注:“防御谓关禁也。”

⒊ 防备,戒备。

清李渔《玉搔头·分任》:“此人必有异谋,不可不加防御。”
丁玲《阿毛姑娘》第一章三:“开始是囝囝的笑,抹去她所有对人的防御的心。”

⒋ 本为官名。防御使的简称。后渐成为对士绅的尊称,与员外、朝奉相似。

宋洪迈《夷坚甲志·徐防御》:“适显仁太后患目疾,访草泽医,遂获展效,补官与宅,锡賚不胜计,称为徐防御。”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那市上有个富户吴防御,妈妈潘氏,止生一子,名唤吴山。”

⒌ 清代驻防旗兵低级军官之名,设于佐领之下。

国语词典:

医生。

网络解释:

防御 (心理学词语)

  • 心理学上是指无意识的保护反映。从精神分析来看,这些机制大体上是由于“自我”要在个人冲动和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和谐。
  • 个体应付或适应挫折情境的防御方式,如文饰作用、表同作用、升华作用、压抑作用、反向作用等。作用在于保护个体免遭焦虑的侵袭和折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防御机制能使个体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面对现实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消极的防御机制则使个体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他逃避现实,甚至歪曲现实而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