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口
(1) 未经考虑脱口而出
⒈ 谓言语容仪不戒慎。
引《礼记·表记》:“君子不失口於人。”
郑玄注:“失谓失其容止之节也。 《玉藻》曰:‘足容重,色容庄,口容止。’”
孔颖达疏:“不失口於人者,口容须安止,不失此口之容仪,而作諂私曲媚於众人也。”
⒉ 泛指脱口而出。
引《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
《水浒传》第七回:“﹝林冲﹞看了,喫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
沈从文《贵生》:“毛伙忍不住忽然失口说:‘ 贵生,金凤快要坐花轿了。’”
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