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
(1) 家庭破落衰败,家人亡故离散。形容家庭遭到劫难或横祸
⒈ 家庭破产,家人死散。
引《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问:‘学人未拟归乡时如何?’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他剗地抱子携男,送的我家破人亡。”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你们不是常和姑娘説,叫他别受委屈,闹得他们家破人亡,那时将东西卷包儿一走,再配一个好姑爷:这个话是有的没有?”
洪深《贫民惨剧》第四幕:“当时姑丈肯了,你姑妈不肯,要是借给我几吊钱,何至于家破人亡,到这个这步?”
家庭破败,亲人死亡。形容家庭遭到不幸而破灭。《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那知霹空降下这场没影儿祸,弄得家破人亡,父南子北,流落至此!」《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小人们遭了土匪,大家都家破人亡,那里还有钱孝敬统领大人?」也作「家败人亡」、「人亡家破」。
【解释】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示例】朱家从朱老巩气死,朱老忠的姐姐跳河自尽,朱老忠只身闯关东,闯得家破人亡。(梁斌《红旗谱 代序》)
【近义词】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反义词】家给人足、安居乐业
【语法】家破人亡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分句;常与妻离子散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