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心神不定,意念模糊。
引《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唐无名氏《郑德璘》:“将暮,有渔人语德璘曰:‘向者贾客巨舟,已全家殁於洞庭矣。’ 德璘大骇,神思恍惚,悲惋久之,不能排抑。”
《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申徒泰﹞一连数日,神思恍惚,坐卧不安。”
《红楼梦》第三二回:“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红楼梦.第三二回》:「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也作「神情恍惚」。
【解释】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出处】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示例】失去了亲人的打击,使她神思恍惚,一病不起。
【近义词】神魂颠倒
【反义词】泰然处之、谈笑自若
【语法】神思恍惚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神情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