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
引杨啸天《参加第九镇南京起义》:“我军既败,復重整旗鼓,联合江浙诸军,协谋进攻南京。”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我就知道你不会完蛋,定有重整旗鼓的一天。”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儂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邹韬奋《经历》五九:“我深信我们在这样挣扎苦斗中所获得的极可宝贵的经验,对于将来重振旗鼓的《生活日报》是有很大的裨益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洪承畴﹞担心智勇出众的李自成会冲破重围,侥幸逃脱,过些时又招集溃散,重振旗鼓。”
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如:「经过这次失败的教训,他们决定重整旗鼓,争取下次比赛的胜利。」也作「重振旗鼓」。
【解释】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出处】宋 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整枪旗,再装甲胄。”
【示例】至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整旗鼓,又复上台。”(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另起炉灶、重起炉灶
【反义词】偃旗息鼓、一蹶不振、背城借一、背水一战
【语法】重整旗鼓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个人、团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