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言不二价”。
引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
《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箇要价还价,这箇纸是言无二价的。”
老舍《四世同堂》十五:“他的小布铺,一向是言无二价,而且是尺码加一。”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
【解释】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示例】(1)他说话算数,言无二价。(2)现在某些国有商店里的商品往往言无二价。
【近义词】买卖公平、老少无欺、公平交易
【反义词】欺行霸市
【语法】言无二价动宾式;作谓语;用于说话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