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楼阁
(1) 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
(2) 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⒈ 后以之比喻明澈通达、虚幻的事物或空想。
引语本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朱子语类》卷一百:“问:‘ 程子谓康节(邵雍 )空中楼阁。’曰:‘是看得四通八达, 庄子比康节亦髣髴相似。’”
元侯克中《邵子无名公传》:“醉里乾坤元广元,空中楼阁更高明。”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茅盾《子夜》三:“﹝林佩瑶﹞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空中楼阁,曾经有过多少淡月清风之夜半睁了美妙的双目,玩味着她自己想象中的好梦。”
空中所见的楼台观阁。比喻脱离现实的幻想,不能实现,没有意义。
【解释】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出处】唐 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示例】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
【近义词】虚无飘渺、海市蜃楼、蜃楼海市、扑朔迷离、虚无缥缈、镜花水月
【反义词】脚踏实地
【语法】空中楼阁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