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⒈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引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僕虽不敏,不素不能原始见终。”
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夫以明并日月,原始见终,且犹有失,不能常中,况於林宗(郭林宗 )萤烛之明,得失半解,已为不少矣。”
研究事物的起源、发展,进而推测结局。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也作「原始反终」、「原始要终」。
【解释】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出处】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三国志·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
【示例】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夫以明并日月,原始见终,且犹有失,不能常中。”
【近义词】原始反终、原始要终、因小见大、落叶知秋、见微知着、见微知著
【语法】原始见终作谓语、定语;指追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