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
(1) 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心。比喻忠诚热切之心
⒈ 喻纯洁善良的心地。
引《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倅》:“世儒眼大如豆,又乌知村翁野老固多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人民日报》1989.4.22:“一颗多么伟大的赤子之心停止跳动了!一个多么仁义正直的人民的儿子离去了!”
如赤子般善良、纯洁、真诚的心地。
【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示例】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近义词】赤胆忠心、耿耿忠心
【反义词】蛇蝎心肠、狼心狗肺
【语法】赤子之心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报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