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脂抹粉
(1) 原指女子打扮。后比喻对丑恶的东西掩饰和美化
⒈ 指妇女用脂粉装饰打扮。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记得有个京师人靠着老婆吃饭的,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许地山《无忧花》:“她洗完澡出来,坐在装台前,涂脂抹粉,足够半点钟工夫。”
⒉ 比喻对丑恶的东西掩饰美化。
引鲁迅《野草·一觉》:“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然屹立在我眼前。他们是绰约的,是纯真的。”
丹薇《绿》:“不象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训斥受害者。”
妇女盛妆打扮,后比喻对丑恶的东西加以掩饰和美化。
【解释】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梳妆打扮。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企图掩人耳目。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示例】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的魂灵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鲁迅《野草 一觉》)
【近义词】乔装打扮、文过饰非
【反义词】本来面目、真相大白
【语法】涂脂抹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