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
(1) 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⒈ 亦作“锋鋩毕露”。
⒉ 谓笔锋、笔势完全显露出来。
引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此则锋鋩毕露,神采如生,字存六百有餘,足为尊古斋中副本也。”
⒊ 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引夏衍《秋瑾传》第二幕:“写得不错,比她那些锋芒毕露的诗好得多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即使在担任民兵队长的那二年里头,他也不是那号伸胳膊踢腿、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
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比喻人好表现自己,不够沉稳。
如:「他说话做事总是那样锋芒毕露,从不懂得谦虚。」
【解释】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示例】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华而实《汉衣冠》二)
【近义词】锋芒逼人、盛气凌人、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反义词】不露锋芒、不露圭角、韬光养晦、养晦韬光、退避三舍、大智若愚
【语法】锋芒毕露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好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