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
(1)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通常指帝都而言。亦专指南京
⒈ 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引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旂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清倪瑞璿《金陵怀古》诗:“石头天险壮层城,虎踞龙蟠旧有名。”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
【解释】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示例】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宋 辛弃疾《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
【近义词】龙盘虎踞
【语法】虎踞龙盘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势雄伟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