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不可破
(1) 坚固得不可破坏
⒈ 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引唐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新唐书·李德裕传》:“於是二人权震天下,党人牢不可破矣。”
《朱子语类》卷九五:“今湖南学者往往守此説,牢不可破。”
《明史·刘健传》:“事涉于近幸贵戚,则牢不可破。”
茅盾《子夜》十:“杜竹斋的主意牢不可破。”
牢固而不能破坏动摇。形容事情或观念已固定,难以破除或改变。唐.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因五河人有个牢不可破的见识,总说但凡是个举人、进士,就和知州、知县是一个人。」也作「牢不可拔」。
【解释】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示例】我们的团结和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近义词】稳如泰山、坚不可摧、颠扑不破、固若金汤、坚如盘石、安如盘石
【反义词】溃不成军、一触即溃、不攻自破、不堪一击
【语法】牢不可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