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
(1) 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⒈ 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
引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我看最体面的事莫过于把汉家好的东西送过去,把匈奴好的东西传回来;取长补短,使两家百姓欢乐富足,这就是我们的体面。”
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
如:「大家均有优缺点,应取长补短,才能更进步。」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示例】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近义词】扬长避短、裁长补短
【反义词】故步自封
【语法】取长补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