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忍辱
(1) 指忍受耻辱
⒈ 同“含垢忍耻”。
引清昭槤《啸亭杂录·理藩院》:“汉唐主不能与抗,乃至和亲纳币,含垢忍辱,以求旦夕之安。”
徐迟《入峡记》:“有的还含垢忍辱,受不尽大资本家的侵吞、霸占和糟蹋。”
忍受耻辱。唐.陈子昂〈谢衣表〉:「未雪国耻,所以含垢忍辱,图死阙庭。」也作「含垢忍耻」。
【解释】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示例】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
【近义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卧薪尝胆、忍尤含诟、忍辱含垢、含垢包羞
【反义词】盛气凌人、忍无可忍、恃才傲物、坚贞不屈
【语法】含垢忍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同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