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含垢
(1) 指忍受耻辱
⒈ 含忍耻辱。
引汉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忍辱含垢,民气日靡,丛雀渊鱼,民心渐去。”
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十年的忍辱含垢,十年的卧薪尝胆,算结晶成为了自芦沟桥事变以来的神圣的雪耻战争。”
忍受羞辱。汉.班昭《女诫.卑弱》:「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也作「忍耻含垢」、「忍耻含羞」、「忍辱含羞」。
【解释】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示例】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十年的忍辱含垢,十年的卧薪尝胆,算结晶成为了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的神圣的雪耻战争。”
【近义词】忍辱负重、忍辱含羞、含垢忍辱
【语法】忍辱含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忍受耻辱。